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南极治理机制的内涵、动力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治理是国际合作与国际博弈的新议题,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治理机制是南极治理的核心,其主要来源于南极条约体系。作为一种机制复合体,南极治理机制通过"增生"与"裂变"的方式形成与发展,各个机制共享相同的核心原则与价值理念。南极治理机制背后公私混杂的价值理念构成南极治理机制的内涵。权力结构和显要规范的共同作用推进南极治理机制的演变。目前,南极治理的权力持续扩散、资源利用规范悄然兴起,南极治理机制将迎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既有南极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伟华 《极地研究》2013,25(1):90-95
以《南极条约》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南极条约体系,是南极治理的法律机制和制度基础,在既有的南极治理机制的规制下,各种行为体之间通过相互制衡,使南极权力格局达到了基本的平衡,实现了各国南极权利形式上的平等,维持了南极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和科学研究自由的状态。但是随着南极海域非法渔业捕捞活动的猖獗、南极资源开发趋势的明显和南极沿海国大陆架划界案的增多,既有的南极治理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极地研究》2021,33(3)
自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中国正式参与南极国际治理已有36年的历史。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会议是当前南极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机制,亦是中国参与南极治理的主要平台。回溯参与南极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在经历学习规则、利用规则之后,正尝试创制南极治理新规则。当前,中国面临负面言论与制度性话语权较弱等挑战。我国应综合采用各种方式,尽力减弱负面言论的影响,扭转不利态势;关注中小议题,培养相关的外交人才和专家,广泛参与到各类会间联络组,逐渐获得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南极政治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伟华 《极地研究》2009,21(2):160-166
随着各国对南极考察和研究的日益深入,南极政治作为国际政治的一个新兴领域已经形成。本文拟通过对南极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矿产资源问题和科学考察问题的研究来阐述南极政治的主要内涵,并对南极政治法律框架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对南极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金铎 《极地研究》2023,(1):95-108
《马德里议定书》的出台背景、谈判过程与晚近发展反映了环境保护目标在南极国际治理中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中心的地位变化。从《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到《马德里议定书》,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治理中的核心理念从资源利用转移至环境保护。历经六年具有“非正式外交”和“个人外交”特色的谈判,《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于1988年通过,但其因受到联合国质疑、环保组织及南极条约非协商国的多方反对等因素而无法生效。1991年,禁止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并建立了南极环境保护制度的《马德里议定书》通过,标志着南极条约体系中环境保护目标的确立。2005年《马德里议定书》附件六通过,其为南极环境保护制度设立了责任义务,大大提升了各国进行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门槛,但至今仍未生效。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南极国际治理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其核心议题与博弈工具。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与科考大国,我国应尽快出台南极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以落实条约义务,并立足科学考察优势,利用协商国地位和权利积极争取南极事务话语权,以增强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维护我国南极权益并推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南极政策研究,在充分认识其南极利益并明确了利益挑战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南极政策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南极利益及其行动目标的简要分析,结合澳大利亚在南极立法、南极管理及国际关系处理方面表现和相关活动,探讨了利益驱动下的澳大利亚南极活动图景,点明了其南极政策对维护其南极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磊磊 《极地研究》2020,32(3):373-382
2016年10月南极罗斯海保护区提案在历经5年协商谈判后得以通过。在罗斯海保护区协商谈判中,出于对地缘政治因素主导下的南极"软控制"担忧,相关国家对该提案表示关切和质疑。另外,对渔业权益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国家对该提案的态度。因此,南极权益诉求是保护区谈判经历曲折的主要原因之一。罗斯海保护区提案的通过是各方基于各自权益进行博弈并妥协的结果。未来保护区制度可能成为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南极权益,中国应汲取罗斯海保护区提案协商谈判的经验,提高对保护区制度的认识,洞悉提案背后潜在的权益纷争,提升权益诉求下的政治博弈能力,参与法律规制的构建,加强南极的科学研究,从而成长为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海冰通过其对地面反照率的作用以及对大气和海洋之间热交换的局地障碍和对世界海洋环流的作用在全球热平衡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南极海冰又因其极为显著的时空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冰的观测是海冰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综述了南极海冰观测的发展过程 ,着重介绍了卫星在探测南极海冰方面的重要进展 .  相似文献   

9.
南极大陆沿海湖泊生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大陆沿海地带是南极海、陆、冰的交集带,它同时受到来自海洋、大陆冰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成为南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环节。存在于该地带的许多湖泊,因其各自的地理环境和发育过程,以及所受诸多外部因子如气候、降水等的不同影响,不同湖泊中水体的理化因子差异很大,由此造成湖泊中生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结构的显著不同。本文报道了对南极大陆沿海维斯特福尔德丘陵和拉斯曼丘陵等地湖泊中以浮游生物为主体,各类生物的组成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考察研究的结果,并分析讨论了不同类型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营养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区域环境的影响,和制订南极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会莲  孙松  吉鹏 《极地研究》2001,13(4):231-244
1999 2 0 0 0年的南极夏季 ,在普里兹湾地区进行了南极磷虾 (Euphausiasuperba)的现场采样。采样站位共 1 5个 ,分布在由近岸到深海的三条经向断面上。采样中在 1 4个站位都有南极磷虾出现 ,但大多数站位磷虾的密度都很低。样品的组成主要是幼体后期的南极磷虾。整个调查海区南极磷虾的平均数值密度和重量密度分别为 1 6 .1 7尾 1 0 0 0m3 和 1 2 .0 2g 1 0 0 0m3 。在调查区域内除密度最大的站位在深海区外 ,其他密度较大的站位主要分布于陆坡区 ,而在陆架区的唯一的站位没有发现南极磷虾。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表明 ,陆坡区南极磷虾的生长状态好于深海区 ,但就整个调查海区来说 ,南极磷虾处于正常生长状态。对调查期间普里兹湾的环境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中三个磷虾密度较大的站位 (Ⅱ - 3 ,Ⅲ - 6 ,Ⅳ - 8)的分布似乎与 75m深处的冷水团及 2 5m深处的叶绿素低值中心和叶绿素高值中心的交汇区有关。  相似文献   

11.
罗燊  叶超 《地理学报》2023,78(1):241-255
“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指针。治理是一个反映“四个面向”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也是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焦点。围绕地理学如何应对治理这一关键问题,基于人地耦合的理念,系统梳理国内外地理学进行治理研究的轨迹与特点,从价值、思想、方法、技术4个维度发掘面向治理的地理学发展路径,紧密联系地理学发展动态及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从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育3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提升中国地理学在国际治理研究中的影响力,促进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理念应用于社会治理,增进居民福祉,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知识与空间治理——以苏州东山内圩治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尚意  苏娴  陈海明 《地理研究》2019,38(6):1333-1342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既是一项环境治理任务,也是一项空间治理工程,它涉及太湖沿岸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人类学家吉尔兹关于局外人对局内人地方性知识的语义理解为学术对话观点,以苏州东山内圩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法,寻找规划专家的科学知识与当地养殖户地方性知识的语义“原型”。研究发现:① “长度”是“合理规划养殖水塘”的语义“原型”。语义“原型”的发掘使专家在设计空间治理指标时,可采纳养殖户的地方性知识,也为养殖户理解空间治理指标、更新其地方性知识提供可能性。② 地方性知识不单由当地人创造,还在内外两类人群的互动中不断更新。在该过程中,准局外人发挥着知识对接的桥梁作用。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没有考虑宏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专家的全局视野会帮助当地人改进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13.
There has been a huge surge in interest in the preservation of Madagascar's forest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ut despite the investment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he goal remains elusive. Recent legislation has given the government the authority to enter into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ith communit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ntry's public forests, so it has become crucial to grapple with th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volv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normity of the challenge of forest governance in Madagascar in an era of decentralization. By examining several forests in one part of the country, it reveals a dizzying range of forest types and forms of use and governance within a fairly small portion of the country. These examples make it apparent that the history of forest management in Madagascar constitutes a broad-ranging experiment with forest governance. Simply monitoring the dynamics of the forest canopy is a significant technical challenge. However, this p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explaining those dynamics and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and equity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regimes. Of the forests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those where the Malagasy state has partnered with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seem to stand out, both in terms of stabilized, or even growing, forest cover, as well as a balance of interests among users.  相似文献   

14.
论乡村聚落优化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20年后,中国反贫困将转入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乡村聚落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环卫、文化、防灾减灾等功能的发展不充分和多维剥夺,是乡村相对贫困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原因,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必须从乡村聚落的整体优化出发。论文在梳理相对贫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着眼于乡村聚落与相对贫困治理的内在关联,分析乡村聚落与乡村相对贫困发生、乡村聚落优化与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建立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相对贫困治理的乡村聚落优化策略,以期为2020年后的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① 乡村相对贫困的形成与聚落要素、功能密切相关,并因区位、布局、规模、形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② 乡村聚落是缓解乡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建立的空间基础,乡村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充分发挥乡村聚落的要素支撑与空间载体功能;③ 基于相对贫困治理的乡村聚落优化策略包括振兴村落产业、优化村落空间组织、强化村落文化认同、建立绿色生态村落、促进村落多功能协同转型、坚持分类施策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shows that although a large literature has been produced on the concept of urban governance, its meaning remains ambiguous.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not to ‘prove’ that there is confusion in the concept or to rectify that confusion, but rather to consolidate, categorise, and synthesise the many meanings of urban governanc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when the concept of ‘urban governance’ is regarded as a cluster of meanings, particularly as decentralisation, entrepreneurialism, and democratisation (DED) and repositioned in a broad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framework, its full tenor can be grasped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区域治理是伴随三地协作发展的进程,从政府层面的管制转向各利益主体协调治理,从自上而下的竞争合作转向上下结合的协同合作的一系列有效应对举措。经过30多年的努力,学界和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京津冀区域治理研究成果。通过梳理自1984年以来相关区域的研究,尝试从时空维度厘清京津冀区域治理的研究脉络及其变化,剖析目前京津冀区域治理所涉及的治理模式、协调体系、以及形成的发展策略,为改进和提高京津冀区域治理效果提供参考。京津冀协同治理过程是学术界与政府的互动融合过程,其中政府的作用居主导地位。未来将在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效果评价和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协调发展方面得到深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大都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经济发展、城市远景目标和普通市民切身利益之间的矛盾,通过对纽约大都市区规划及管制程式ULURP运作案例的客观介绍,分析探讨了纽约大都市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作法。  相似文献   

18.
Ye  Chao  Chen  Mingxing  Chen  Ruishan  Liao  Chua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7):1405-1408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相似文献   

19.
空间管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类型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基于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打破行政区划,在更大区域尺度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目标。因此,从优化空间规划体系的高度,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类型区划和类型区管理,实现分区施策的精细化管治极为重要。本文首先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差异,利用空间属性双聚类的方法将京津冀划分为中部核心功能引领区、东部沿海重点发展区、南部门户功能拓展区、西部和北部生态涵养保护区等四大区域;然后以区县为最小分析单元,从现状开发强度、用地增量预测和生态保护责任等三大维度构建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并利用三维空间坐标划分方法将京津冀划分为五大类型区,即:城镇优化发展区、城镇重点拓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适度建设发展区和严格生态保护区;最后,在空间管治视角下提出京津冀区域分区管治与区域协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Ben Anderson 《Area》2007,39(2):156-165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hopes can be, and have been, placed in nanotechnology. Focusing on two recent UK government reports into the future of nanotechnology, by the DTI/OST and MoD, the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disclosure of the nanoscale as a place subject to intervention, the act that is taken to define nanotechnology, can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anticipatory knowledge practices that create futures. Because the object of such practices are virtualities, such a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he paper argues that affect is transversal to both nano-technoscience and an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conclusion, I open up a set of questions about anticipatory knowledges and argue that the ground that enables hope to be placed in nanotechnology is the event that defines nano – to simultaneously reduce 'life' to matter and to multiply 'life' into a limitless set of materi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