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本文根据等压面位势高度、温湿度和偏南气流等影响前汛期暴雨落区的主要因子,给定一个经验组合参数K。对1993年4月27日~6月30日逐日K场分型,统计分析各型与我国南方暴雨落区位置的关系,概括了几种与卫星云图特征吻合的暴雨落区模型,进而可为业务预报提供一种有用的24小时广东暴雨落区预报方法。对24~96小时暴雨落区也提供了有意义的统计结果。最后与TL-6数值预告提供的降水落区预告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暴雨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暴雨预报方法。该方法仿预报员的暴雨预报思路,在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环流形势场和暴雨落区之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模型,该模型的输入是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和初始环流形势场的扩展正交分解主成份分量,输出是预报区域的暴雨落区预报。2000年的汛期试验表明该客观预报方法可明显改进数值预报模式的暴雨落区预报,因此可望在业务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区前汛期4-6月造成暴雨的锋面有时不明显,给暴雨落区预报增加了一定困难。为了搞好前汛期暴雨落区预报,我们普查了1965年至1979年15年4-6月的24个大范围暴雨个例,分析了暴雨日前12小时的850毫巴和50O毫巴湿-比有效能量Amk08时形势图,得出当850毫巴与500毫巴Amk高能轴相交时,我们称之为交叉型。当出现  相似文献   

4.
引言汛期区域暴雨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是我市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天气工作者熟悉区域暴雨的气候规律是作好汛期暴雨预报服务的前题,为有利于预报和服务,将汛期分为初汛期、主汛前期、主汛后期、汛末期四个时段,根据1970至1991年22年资料划分区域暴雨雨型,结合各雨型前期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暴雨落区特征,供预报时参考。现将统计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1 预报时段的划分和气候特征我市汛期为五——九月,根据夏季风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HLAF物理量数值预报产品对河南省区域性暴雨(大暴雨)进行动力、热力诊断分析和相关普查,采用天气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24、36小时有无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及落区的预报模式和预报模型,给出预报流程和1997~1998年业务试验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盛夏西南涡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分析及暴雨落区预报着眼点的探讨,应用T106、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等产品,采用建立预报模型及相似预报,物理量场动力诊断等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用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盛夏西南涡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分析及暴雨落区预报着眼点的探讨,应用T106、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等产品,采用建立预报模型及相似预报,物理量场动力诊断等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用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湖南暴雨预报自动化业务系统,建立了1979—1986年共8年的数据库,用数据库资料对系统进行了逐月测试,测试结果历史拟合率为86%,预报暴雨成功率62%。1987年和1988年6月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59%。  相似文献   

9.
"河南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是利用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建立的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系统建立在雷达资料定量测量降水估测区域降水量和利用云图资料估测暴雨落区的基础上,并使用现有的地面资料,制作1h和3h短时暴雨落区预报.  相似文献   

10.
前言文献[1]根据1993年一年样本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个华南前汛期暴雨的物理因子统计短期预报方法。随后,文献[2]又对该方法作了改进,使其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运行,适合实时业务环境,并总结了在94.6和947华南特大暴雨过程中取得的良好预报效果。1995年该方法投入广东省前汛期预报业务试验。本文是对该方法在这次业务试验中应用的技术性总结。1业务试验试验从《月1日开始,于6月20目前汛期最后一场暴雨之后结束。每日上午9时30分前,用上一天动时(北京时,下同)天气报告资料计算出从当天08时开始的6天返回广东暴雨预报。其中前2天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 《热带气象学报》2017,33(6):812-821
根据陕南643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2010—2014年逐小时观测降水,采用百分位法确定陕南短时强降水标准。基于2010—2014年11 824站次短时强降水个例和欧洲中心(ECMWF)间隔6 h的0.25 °×0.25 °再分析格点资料,以空间最近、时间最近前1时次原则:计算并确定陕南汛期5—9月各月短时强降水36种对流参数历史概率分布特征值;考虑对流参数的显著性和适度性指标构建评价方案,利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标准差系数方法,优选出陕南5—9月各月的15种对流参数及其权重。业务运行以ECMWF细网格模式的基本预报产品,计算优选的对流参数值,结合参数历史概率分布值及其权重,建立陕南分月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模型。将模型概率预报结果升序排列后80%处对应的数值,且大于0.2作为短时强降水的临界概率,对2015年汛期降水过程进行检验,TS评分为0.59,漏报率为0.18,空报率为0.31。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冬季江西两次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每6h一次的1°×1°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12日和15日江西2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在“拉尼娜”的气候背景下,高空急流右后侧的强辐散区与中低层异常加强的西南气流辐合区耦合,形成冬季暴雨过程.在动力、水汽条件方面,冬季暴雨700 hPa高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每6 h一次的1°×l°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12日和15日江西2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在"拉尼娜"的气候背景下,高空急流右后侧的强辐散区与中低层异常加强的西南气流辐合区耦合,形成冬季暴雨过程。在动力、水汽条件方面,冬季暴雨700 hPa高度层比850 hPa高度层表现明显,暴雨落区与700 hPa高度层的水汽辐合区一致。与江西汛期暴雨过程相比,涡度、散度、垂直速度量值较小,动力条件较弱,造成逐小时降雨强度不大;850 hPa高度层的比湿值仅为汛期值的50%,低层水汽条件差,但整层水汽输送与汛期暴雨相近;对流不稳定、对称不稳定为冬季强降雨、强降雪存储了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介绍了陕西地方暴雨增数值预业务系统,并对1995年6-8月进行的降水准业务预报试验结果作了分析及Ts评分检验。结果表明:模式系统运行48h以上性能稳定,对陕西区域暴雨的预报效果较好,对日常业务预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登陆台风对黄土高原东部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刘子臣  梁生俊 《高原气象》1997,16(4):402-409
对80年代以来3次登陆台风低压外围影响黄土高原的大暴雨作了气候分析,对9608号台风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分析。这结果可为此类暴雨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合相似预报法在短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勇 《气象》1996,22(10):31-34
该文选取1961-1998年4-11月造成陕西暴雨天气的586个个例,用专家预报暴雨经验与多元相似相结合,把每个个例总一组暴雨指标,同时又做为和以相似的历史样本,在有限区域内对陕西暴雨天气进行短期预报,1989年7-8月作预报9次,其次确率达78%。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的曲面拟合法(NMOCSF)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作物理诊断,结合天气形势讨论了准静止华北高压的形成及其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连续暴雨的贡献。指出,当江淮和杭嘉湖平原处在梅雨期时,应特别注意华北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一旦构成阻塞形势,就极可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