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胡序威 《地理学报》2008,63(4):349-352
2008年将迎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传钧先生的90华诞。他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元老,新中国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学界的领路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南京中国地理研究所。吴传钧先生是在1948年获英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日,是世界人文地理学大师、中国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先生90华诞.吴传钧先生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卓越开拓者,为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中国地理科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先生90华诞,我这个在地理学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谨撰此文以示衷心景仰和庆贺.  相似文献   

4.
黄秉维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一代宗师。2013年是黄秉维先生诞辰百年。岁月易逝,先生驾鹤西去已经整整12年了。我们有幸常随先生左右,前后几十年之久。师生之情,雨露之恩,同事(上下级)之谊,耳提面命,不敢有忘。百年纪念,可思之情,可书之事,万千袭来,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5.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6.
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这是他在文化革命动乱年代发表的唯一的论文,也是他的最后一篇论文,然而却又是他最为光彩影响最大的学术论文之一。竺可桢先生在一九六六年就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初稿,并在他参加的罗马尼亚科学院一百周年纪念会上散发。回国后,他又进一步补充、修改。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报》2008,(1):112-112
2007年9月23-24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兰州召开了“纪念朱震达先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由王涛理事长主持。参加会议的60多位代表怀着对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朱震达先生的崇敬心情,回顾了朱震达先生在50年的沙漠与沙漠化科研生涯。  相似文献   

8.
郭涛 《地理学报》2012,67(2):285-285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青的学问。古老之处在于沿革地理的二千年传统。自班固《汉书·地理志》首创疆域沿革,后代史志、地理书、方志相沿成习,至今演变为政区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开辟水道沿革的研究理路,为后世所依循,在河流治理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两条主线共同推进沿革地理走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直至侯仁之先生从英国引介“历史地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这也正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年青之处,与新中国同龄。而学校的地理学教学中,疆域沿革的课程和教科书也随之成为历史。现已年届百岁的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少数的几位院士。主张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学属性,建构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行动践行理论、完善理论。先生治学严谨,知行合一,心忧学科发展,关心国家未来。本书是其60 年来研究论文的部分汇编,由先生的夫人张玮瑛女士作序,娓娓讲述了侯先生70 多年来求学、研究和生活的部分细节。共收录了38 篇论文,由三联书店于2009 年3 月出版,题名为《历史地理学的视野》。“视野”,既是先生研究历史地理的视角、心得和方法;也是读者了解和进入历史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途经,并可借此一窥先生之长风,透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轨迹。这是先生对历史地理学界的又一贡献。此书出版两年有余,尚未见专文介绍,颇感遗憾,故此推荐,以光大前贤。  相似文献   

9.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地理教育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1985年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师从先生整整三年。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的研究领域广泛,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徐霞客游记选  相似文献   

10.
黄秉维先生是国际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他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黄秉维先生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建局等院内单位,全国有关地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协系统等40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黄秉维先生的亲属、著名科学家的亲属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两院院士孙鸿烈、曾庆存、石玉林、刘昌明、李文华、童庆禧、郭应禄、郑度、孙九林、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陶澍、傅伯杰等先生参加了研讨会,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同事、助手和学生李文彦、王恩涌、邓先瑞、孙惠南、杨桂山、柳林等先生也在会上发言。会前,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年纪念文集》,编辑制作了《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杂志发表了回顾、纪念性文章。除另行发表的若干学术报告外,现根据录音,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漠》2007,27(6):F0002-F0002
2007年9月23—24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兰州召开了“纪念朱震达先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07学术年会”,会议由王涛理事长主持。参加会议的60多位代表来自全国不同单位,都是从事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学者与专家。大家怀着对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朱震达先生的崇敬心情,回顾了朱震达先生在50年的沙漠与沙漠化科研生涯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当今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领域的一代尊师。与会者一致认为,朱震达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一生为沙漠事业奋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建原中…  相似文献   

12.
泗阳张相文先生在清宣统二年首创中国地学会于天津,民国元年迁至北平,以迄于今,是会宗旨首标国防与民生二义,先生诚中国地理学之先觉也。其文字散见于地学杂志,民国十八年结集为南园丛稿,对于近年治人文地理者影响甚大。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一月十六日逝世,年六十八岁,其生平事跡,详见哲嗣星烺先生所撰泗阳张沌谷居士年谱。(载于地学杂志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本报创刊之始特请柳先生撰一别传,俾知先生晚年思想之大略焉。  相似文献   

13.
泗阳张相文先生在清宣统二年首创中国地学会于天津,民国元年迁至北平,以迄于今,是会宗旨首标国防与民生二义,先生诚中国地理学之先觉也。其文字散见于地学杂志,民国十八年结集为南园丛稿,对于近年治人文地理者影响甚大。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一月十六日逝世,年六十八岁,其生平事跡,详见哲嗣星烺先生所撰泗阳张沌谷居士年谱。(载于地学杂志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本报创刊之始特请柳先生撰一别传,俾知先生晚年思想之大略焉。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8日,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这是中国地理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黄秉维先生在地理学的科学园地中辛勤耕耘了71个春秋。自20世纪50年代起,黄秉维先生曾经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职务,在发展和繁荣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进程中,黄秉维先生禅精竭虑,成就卓著。他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土壤侵蚀与保持研究、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研究、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坡地利用与改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5.
以仁义往来,唯学问始终——黄秉维先生生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报》2001,56(2):249-252
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现代地理学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因病于 2 0 0 0年 1 2月 8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 88岁。黄秉维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综合研究 ,为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黄秉维先生于 1 91 3年 2月 1日生于广东惠阳 ,1 0岁前在惠阳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1 0岁后先后就读于淡水求慊学校、府立第二小学和广州廉伯英文学校。1 92 8年秋黄秉维先生考入中山大学预科 ,1 930年升入中山大学地理系本科 ,1 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获金质优学奖章。1 93…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3月29日,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2013年2月1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做  相似文献   

17.
编者话:知名学者于光远先生是国土经济学的倡导者和前任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国土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1992年4月曾在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瞄准2050年的中国,编辑出版《20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建设大系》的构思,意义深远,颇具卓识。现征得先生同意,披露各界,以期研讨,共襄宏业。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30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40名代表出席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著名地理学家曾昭漩先生出席了开幕式。黄秉维先生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桢同志到会祝词。会议期间,广东省高教局局长、华南师范大学的领导,曾前来看望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9.
光阴荏苒,转瞬即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世界地理学奠基人李春芬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先生从1963年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之日起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此后的30多年里,先生一直以繁荣我国世界地理学科为己任,为之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抚今追昔,令人不胜感慨,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世界地理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17日,我国著名的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学家、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吴先生1935年7月出生,浙江省浦江县人,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专修地貌学.195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室与朱震达先生等一起从事风沙地貌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沙漠的科学研究.1966年,吴正先生只身一人来到甘肃兰州工作,1971年举家迁往兰州,从此立足祖国大西北,开展中国沙漠的考察与研究.一个受江南水乡阳光雨露滋润的南方青年、清瘦的书生,毅然决然地将个人和家庭献身于中国的沙漠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