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物理学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水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664-670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回顾了过去百年中发生的重大空间物理学事件。空间物理学已成功地迈过了探索阶段 ,未来是要搞清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观测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环境预报的紧密合作 ,才能促成空间物理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强  崔芳鹏  熊晨  黄银洲  孙晨 《地学前缘》2021,28(6):256-262
国土空间类型的综合划分是其后续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石。首先,基于现有国土空间的主要类型及其深入划分的现实需求,选取空间维度、空间性质、使用用途、矿产资源价值/矿业空间规模和地下工程/空间规模作为文中对国土空间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主要依据;其次,基于上述主要依据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国土空间类型划分方案与体系,其涵盖了包括二维平面视角和三维立体视角的29类和45亚类陆域和海域国土空间;最后,简要分析了以上提出的不同类型国土空间的主要特征和规划开发要点,为其实现良性四维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空间结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变量和样品空间,由此得到因子空间,依据因子空间中变量和样品的相关性,很容易确定样品点群的成因,还讨论了因子分析中变量坐标和样品坐标的概念,指出因子得分不是样品的坐标,因而把因子得分图看作为因子空间坐标图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王水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664-670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回顾了过去百年中发生的重大空间物理学事件。空间物理学已成功地迈过了探索阶段,未来是要搞清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观测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环境预报的紧密合作,才能促成空间物理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5.
蓬勃发展的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成 《第四纪研究》2002,22(6):497-499
日地空间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场所,太阳剧烈活动引起日地空间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天气学产生的背景和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当今国际合作研究的重大计划和进展,以及空间天气学研究的未来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技园区本身作为创新空间,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其建设过程中亦出现了种种问题,很多甚至偏离了建设的初衷。以宁波科技园区规划为例,通过对园区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若干空间创新的规划理念与措施,从而为我国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斌  李迪  周志逵 《安徽地质》2004,14(4):273-276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作为数字地球更加引人关注.本文首先从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开始,介绍了元数据的定义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个基于XML的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GeoMorpheMeta,对其系统架构,模块功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元数据的存储,管理,检索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空间索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忠  凤鸣  马常杰 《地球科学》2006,31(5):653-658
嵌入式GIS的移动终端设备被有限的资源所束缚.使得需要使用合适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有限存储与大数据量之间的矛盾以及适应实时的需求.分别总结了移动终端和GIS空间数据的特点, 如移动终端的效率性和空间数据的复杂性等.将嵌入式GIS应用划分为3类: 电子地图浏览、导航系统和野外数据采集.综合描述已有的索引算法: R树、四叉树、Buddy树, 同时提出了基于主题导向的空间索引策略.实践证明, 该索引策略对已有的索引算法扬长避短, 大大提高嵌入式GIS数据存取、内存使用和CPU性能方面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空间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IS中的空间关系主要描述空间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为GIS的分析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支持。空间关系主要包括距离关系、方向关系、拓扑关系及空间关系相似性等。从空间关系的内涵来讲,空间关系模型应该能够反映目标尺度、人类认知、目标层次、现象的不确定以及随时间变化等特性对空间关系的影响;从数学角度来看,空间关系模型必须是可形式化和可推理的,以方便操作和实现;空间关系从人们认知的角度对空间现象和目标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因而在空间数据查询、检索、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场景相似性评价以及图像理解等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GIS模型主要针对二维平面的简单对象、确定的现象进行建模,因而大多数空间关系模型只描述和推理二维平面对象和确定现象的空间关系,三维空间关系、不确定空间关系、复杂目标间的多层次空间关系推理、遥感图像空间关系的抽取、描述与推理将是未来空间关系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余先川  王桂安 《地质论评》2000,46(Z1):384-387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空间知识表示和空间推理及其在地学领域的应用,提出地学多源空间信息的自动分析与综合的关键问题是模式识别与空间推理的有机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该文引入局部仿S闭空间的概念,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如局部仿S闭空间是极不连通的等价条件,局部仿S闭空间与局部仿紧、仿S闭空间、仿H(i)空间的关系、被连续开映射保持等,而且改进了陈必胜的四条定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基于外部近似索引空间距离半连接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近似索引的空间距离半连接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充分利用多重近似索引结构特征基础上,推导出在半连接处理中的距离和空间对象数量约束关系,并在距离半连接算法中利用这些约束关系进行连接处理,从而减少了进行精过滤处理空间对象的数量.通过实验分析表明,基于多重近似索引的距离半连接算法有效,并且基于多重近似索引比基于外部近似索引的距离半连接效率要高.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不仅具有长度这一非空间属性,还具有重心、方位、密度以及形状等多种空间分布属性。为了对长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坐标的空间分布统计方法。采用空间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对组成长江水系的2种有限线段(即原始数据线段和等长切分线段)进行了不放回空间随机抽样,估计了长江球面重心位置的不确定性。为了解长江水系空间数据固有的多尺度特性,还研究了长江水系不同分辨率的空间切分(1 000 m、100 m、10 m)条件下的球面重心的规律。长江球面重心的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球面线状物体球面重心的计算,也适用于球面面状物体重心的计算。研究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增加人们对长江水系的认知,为研究长江流域的经济、政治等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地理参考信息或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荣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72-1079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现状和不同地下空间设施类型的安全事故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地下空间施工、运营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因素诱发的工程事故,地下空间运营期间结构老化、外部地质环境变化引起的安全问题,地下空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并提出从管理和技术层面、监管层面、法律层面等多维度的防治建议,即:需要完善地下空间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以2000年、2001年和2002年额济纳旗统计年鉴资料为研究对象,对额济纳绿洲进行生态空间占有和生态恢复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占有需求从2000年~2002年是下降的,分别为1089.5262hm2、835.7679hm2和831.006hm2,生态空间占有供给是增加的,分别为366.296hm2、412.966hm2和414.546hm2,但生态空间占有呈亏损状态,不过亏损随年度呈下降趋势,分别亏损为,-723.2302hm2、-422.8019hm2和-416.46hm2。额济纳虽有11.4万km2的土地面积,但真正可以供人类居住的实有额济纳绿洲中的3.16万km2,只占总面积的27.57‰,在绿洲居住的人口已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其实际生态恢复空间是负值。按目前额济纳旗人均需生态空间45hm2,则绿洲的生态恢复空间在现有人口状况下,没有可恢复空间,所以在额济纳绿洲应该进行生态移民,以减少对绿洲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首次利用GIS计算机技术,编制并建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其“元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线性空间与非线性函数空间测量平差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顾及一阶泰勒项的线性平差方程,顾及地阶泰靶项的线性平差方法及非线性函数空间的平差方法对同一平差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比较其平差效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非线性函数空间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刘永生  李瑞敏 《岩矿测试》2007,26(4):331-335
从地质统计学和全域型空间自相关分析两种途径探讨浙江上虞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法得到的上虞市重金属空间变程比地质统计学法得到的空间变程更为直观和稳定;但空间分析法的准确程度依赖于空间间隔的大小,不同的空间间隔计算量有很大的不同,随着间隔的逐渐减小,计算量成倍增加。地质统计学法能快速得到空间变程,还能推测空间变异程度,用优化的拟合模型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制图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在《机械制图中》点、线、面的投影是培养空间思维的关键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几何体以及后续章节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点、线、面的投影教学。在10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学透彻了,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下面浅谈几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于  相似文献   

20.
空间尺度转换是近年来区域生态水文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研究问题。其需要主要是源于模型的输入数据与所能提供的数据空间尺度不一致以及模型所代表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与所观测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不吻合。综述了目前区域生态水文模拟研究中常用的空间尺度转换研究方法,包括向上尺度转换和向下尺度转换。详细论述了2种向下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动态模型。前者是通过将GCM大尺度数据与长期的历史观测数据比较从而建立统计学相关模型, 然后利用这个统计学经验模型进行向下的空间尺度转换. 然而动态模型并不直接对GCM数据进行向下尺度的转换,而是对与GCM进行动态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型(RCM) 的输出数据进行空间尺度转换. 通常后者所获得的数据精度要比前者高,但是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并不是全球所有的研究区域都有对应的RCM。还详细论述了2种向上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斑块模型。前者是建立一个能代表小尺度信息在大尺度上分布的密度分布概率函数, 然后利用这个函数在所需的大尺度上进行积分而求得大尺度所需的信息。而后者是根据相似性最大化原则将大尺度划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小尺度斑块,然后将计算的每个小尺度斑块的信息平均化得到大尺度所需的信息。通常在计算这种斑块化的小尺度信息的时候,对每个小尺度也会采用统计学经验模型来计算代表整个斑块小尺度的信息。建议用斑块模型与统计学经验模型相集合的方法来实现向上的空间尺度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