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一、分期的重要性古文水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分布规律从及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机理的科学.它是在水文地质学难以满足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情况下形成的一门分支科学.古水文地质学是从时、空领域研究地下水形成的起始条件、形成过程中的演变、直至发展到现代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祝贺王大纯教授从事地质科学与教育事业五十周年王大纯教授,博士导师,生于1915年10月,河北丰润人,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五十余年献身于地质、水文地质教学与科研事业,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原理、地下水分类、地面沉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富砷水环境中微生物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广泛存在于地质成因的高砷地下水、海洋、矿床水、温泉水、盐碱湖等水环境中。对高砷水环境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对砷的迁移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高砷水环境中微生物对砷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高砷水环境中微生物对砷的作用过程及机理,对天然高砷地下水的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地下水水文学仍存在一些科学和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水文观测及相关过程的尺度问题,水文地质的不确定性问题,随机地下水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等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著名学者叶天齐教授于2017年11月在地质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地下水水力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将地质介质中地下水流动的传统理论与随机分析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合,重点回答了随机理论在地下水水文学中的适用性以及如何用随机  相似文献   

7.
在特殊地质体中开展地质微生物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深层含氟地下水环境中开展的相关研究尚有不足.为此,选取衡水市桃城区第三含水组并采集地下水水源井样品9个,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和微生物16s RNA基因V4-V5区域测序.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偏碱性,TDS相对偏低,F-的平均含量为1.01 mg/L,水化学类型整体表现为Cl·SO4-Na与HCO3·Cl·SO4-Na型. F-含量对地下水微生物的丰度与多样性影响较为明显,高氟与低氟地下水特有菌属数量分别为39个和126个.地下水在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最为优势(47.67%~76.96%),属水平类群分散度较高,无明显优势菌属.整体上看,研究区地下水中菌群的组成对水化学过程响应灵敏且关系密切,NO3-、F-、DO与取样深度是影响微生物组成结构的主要因子,其中DO也是研究区地下水微生物丰度水平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富砷地下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原生高砷地下水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原生高砷地下水概况、砷富集环境和砷来源、分析方法和技术、砷富集机理以及高砷区水源安全保障技术等。提出了高砷地下水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含水介质中砷形态研究、微生物影响下含水层中砷的释放研究、同位素技术在高砷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高砷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哈密盆地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以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盆地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划分。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原则和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个一级地下水系统;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8个三级地下水系统;4个四级地下水系统。通过对该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划分,为新疆煤炭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提供了科学评价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光明  熊德全 《地下水》2011,33(2):49-51,104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科学的调查和评价,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农安县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出现了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分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