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杜宇 《地球》2011,(2):6-8
这是一轮力度前所未有的调控:2010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一年之内中央政府3次出台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 这是一轮任务繁重的调控:要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现实问题,必须面对房地产市场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还有复杂变幻的国内外经济运行大环境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1,(3):1-1
我曾经这样算过一笔账: 首先在“纯实验室环境一下设定一些条件,我们的面前有100个家庭,每个家庭只是小夫妻二人,小夫妻们都是独生子女。人口数量是200人。  相似文献   

3.
通过6根泡沫铝填充方钢管构件和3根方钢管构件进行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填充泡沫铝对方钢管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以及泡沫铝材料的相对密度、孔径对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的图形饱满,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出现;填充泡沫铝后,钢管的滞回曲线比空钢管的更饱满,滞回性能得到了提高,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甘-青地区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青海及周边地区(30.5°~41.0°N,94.0°~108.0°E)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以及由此演化出的地磁垂直分量逐日比方法,对位于甘-青地区的都兰、山丹、古丰、固原和中卫五个台站地磁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1自2008年以来,甘-青地区累计发生5次显著地震,其中4次地震前10个月内,出现过加卸载比成组高值异常,3次地震之前10个月内出现过逐日比成组高值异常;2甘-青地区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异常判据阈值分别为3.0、2.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大头波”或“小头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间,地震振幅比离散,与大震孕育有关的主余震地震序列振幅比仍可为过原点的直线。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在上述三类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能力分别为75%、55%—73%、90%。  相似文献   

6.
蔡静观  雷素华 《地震》1996,16(2):159-167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实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  相似文献   

7.
付虹  刘丽芳  张晓东 《地震》2005,25(1):8-14
在成组地震孕育模型的指导下, 分析研究了川滇地区M≥6.5地震成组孕育的地震学和前兆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川滇地区的M≥6.5成组地震都发生在云南强震活跃期内, 这个时期云南地区多点水汞测值出现了比正常值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变化, 比强震平静期的“异常”测值也要高得多; 成组地震前1~2年的中期阶段地震活动会出现大面积增强; 成组地震的首发地震发生时有30%以上的前兆异常持续发展, 不出现转折变化, 而单一强震和成组地震的最后1个地震, 震前有异常震后不出现转折继续发展的数量≤15%; 成组地震的首发地震前兆异常数量比结束地震多。  相似文献   

8.
1991年5月29日上午7时左右,山东省蒙阴县高都乡洪沟村西南庄稼地里,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形成圆形下陷坑,数量之多,令人震惊。大者直径达10—15米,小者也有一米左右,深达7—8米,在600×80米范围内遍地可见。现场景观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由于临沂地区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国家地震局曾于1991年初有过中期预报意见,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对地震都比较敏感。洪沟村大面积农田塌陷的现象,使许多人很快联想到,这是否地震前兆。它轰动了全区从地、县到乡、村各级领导和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地面塌陷与其它形式的异常相比,更为明显地能引起人们的震惊,在许多人的心里是个  相似文献   

9.
及俊虎 《地球》2013,(12):34-3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被列为三大改革突破口之一。该新政赢得了不少赞同的声音,认为此举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解决小产权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且有利于平抑房价;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持保留态度,  相似文献   

10.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2015年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已达56.1%.在全国整体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在全国层面上,阐述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探索驱动这些差异的内在因素,学界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以中国地级行政单位为主要研究单元,以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两个维度划分城镇化类型,将中国划分为四个类型的城镇化地区:高城镇化率稳定型、高城镇化率快速型、低城镇化率快速型和低城镇化率缓慢型地区,刻画城镇化的地区差异.进而选择了7个经济和地理指标,利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探究城镇化类间差异的驱动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些驱动因素在各类城镇化地区间的驱动作用差异.研究表明,人均GDP、各行业从业人口区位商、城乡收入比、到主要发展中心的时间距离等因素显著驱动了城镇化地区差异;同时这些因素在各类型地区内部的驱动作用强度不同,人均GDP、各行业从业人口区位商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呈边际递减的趋势,而区域内主干交通线密度对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地区前兆异常及其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地区观测到的各种异常.异常项与所有测项(或测站、台、场地、井点、泉点)之比称为异常测项(测点)比,以下类同. 地震前四川地区流动短水准观测存在中长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比为0.28,异常测项比为0.20;流动短基线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比为0.13,异常测项比为0.13;地倾斜类观测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台站比0.17,异常测项比为0.13;地下水位观测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水位井点比为0.20;温泉观测存在水温短期异常的泉点比为0.15;温泉水氡、气氡观测存在短期异常的台点比为0.08,异常测项比为0.04;井泉水质组分观测存在短期异常的台点比为0.20,异常测项比为0.04;视电阻率观测存在中期异常的台站比为0.17, 异常测项比为0.06.对同一观测台或场地有不同观测手段,分别计算了台或场地数:四川地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各类观测台或场地共有172个,存在观测异常台或场地比为0.14,其中出现中期与短期异常场地比分别是0.08和0.03;各类观测项共有335项,异常测项比为0.09,其中出现中期与短期异常测项的占比分别是0.06和0.01.可见,震前仪器微观监测台或测项多数没有观测到突出异常现象.本文中其它没有提及的观测手段或观测项的资料,经过研究没有分析检测出异常项.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19年11月5日四川地区出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现象,通过初步异常判断、仪器运行状态检查、观测资料可靠性检查、环境干扰调查、高压直流输电情况调查、磁扰活动影响分析和台站基础数据对比,综合认为该日出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的异常受外界干扰可能性很小,该日异常是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法的震例总结和预测指标,认为此次异常出现后的约6个月,阈值线附近区域存在发生MS≥5.0中强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年追踪云南地区 3~ 4 5级地震调制比图象 ,在以 0 67≤Rm <1为异常指标基础上研究了调制地震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发现 :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异常区预示了活跃期强震的危险区 ;调制比最大值出现在活跃期前 3~ 5年 ,活跃期前 1~ 2年整个云南地区无调制比异常 ;强震连发背景下的后续强震仅在震前 1年异常 ;7级地震间发生的 6 7~ 6 8级地震调制比异常幅度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周边国家天山地震目录、中国天山地震目录及USGS地震目录,对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天山地震带的强震在空间分布上有西强东弱、西密东疏且在40&#176;〈φN〈42&#176;范围出现强震的空白区并存在特殊的易发震地区。强震在南、北天山之间有往复迁移的特征,并在迁移的过程中有单发-双发-群发,但未出现过单发迁移后出现群发的过程。在时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周期特征及南、北天山交替发生的特征。在强度上,7级以上地震主要沿天山构造带分布,而6级地震不但有沿天山分布的还有沿斜切天山带的次级构造分布的,且6级以上地震出现高频地区,集中在东经77&#176;&#177;1&#176;的天山地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宁蒗─盐源地区各类地震序列在3天和7天内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前震序列的地震在垂直分量上P波初动一致,且P、S波最大振幅比值稳定,呈过原点的直线,其振幅比值较低,而早期前震序列振幅比值较高。双震型地震序列出现两组初动,第一主震的余震振幅比不稳定,但第二主震的前震振幅比仍保持呈过原点的直线,利用地震特特征可望区分第一主震的余震和第二主震的前震。主余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振幅比不稳定。应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作为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方法,可在3天和7天内对宁蒗─盐源地区的前震、双震型地震序列作出判断,在3天内对主余震序列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6.
断层活动协调比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晶  黎凯武  武艳强  李春光 《地震》2011,31(3):19-26
为了有效捕获潜在震源区前兆变化信息与断层应变积累状态, 本文应用断层活动协调比概念, 对川滇地区和首都圈地区断层活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① 丽江7.0级地震前震源区经历了至少有10多年的断层闭锁阶段, 不同观测场地协调比变化的时空差异性特征可能反映了震源区以及外围的异常演化特征; ② 断层活动协调比参数可帮助判识断层活动的性质, 当基线、 水准原始观测曲线出现显著的变化, 而协调比处于正常水平时, 断层活动即为无应变积累的自由蠕滑; ③ 断层活动协调比在大部分地震前都出现一定的离散性变化, 对分析强震前的断层活动性质和应变积累状态以及地震中长期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下水开采的负环境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三角洲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需求,使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引起各种环境负效应,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和水质污染等,严重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因地下水强烈开采而出现的一列列环境地质灾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艳娥  陈学忠  王恒信 《地震》2012,(4):113-122
本文根据Brune模式,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中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0年5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439次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给出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视应力空间分布图象,分析了四川地区、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视应力较高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地区;②2001—2006年,四川地区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突升突降型变化形态,且视应力高值点有逐渐增大的现象,从2007年初至2008年初视应力在较低水平呈缓慢下降,临近汶川地震前有小幅升高变化;③龙门山断裂带上视应力在2004年中至2005年初曾出现过较为明显的、短暂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而Δσapp值的变化则相对复杂,出现过二次上升—下降变化过程;④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在2003—2005年间,曾出现过二次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临震前,视应力出现突然上升。而Δσapp值随时间的变化则主要表现为2003—2004年的上升和其后的下降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Δσapp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19.
蓝颖春 《地球》2014,(4):58-61
中国有浓重的家庭观念,这让房子在国人眼中意义特别重大。无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多久,只有在这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似乎才在这个城市生了“根”。蜗居、蚁族、胶囊公寓……这些新生词,无一不透露着人们对房子的向往。而在城市,尤其是人口聚集的大城市,长期高涨的房价又让不少人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20.
我国1′×1′高程异常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精度地确定我国陆海任意点的似大地水准面高(或称高程异常),其基础是先建立相应区域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高程异常数字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内插软件确定.本文阐述了建立我国陆海1′×1′高程异常数字模型的数据、方法和步骤等.分别采用全国854个(一、二级网和A、B级网点)和75个(地震监测站点)高精度GPS/水准点作为外部检核点,对该数字模型进行了精度估计,结果表明:由该数字模型确定全国任意点高程异常的精度,东部地区分别为±0.18 m和±0.13 m,西部地区分别为±0.30 m和±0.22 m,全国总体精度分别为±0.23 m和±0.17 m.比规划的±0.5 m精度指标提高了1倍多.少部分区域达到了厘米级精度.由1′×1′高程异常数字模型及相应软件确定任意点结果的速度一般在2s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