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球化学普查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铜-钼-银-铅-锌矿床,区带化探扫面1:5万土壤测量对矿床的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论述:①满洲里~新巴尔虎成矿带——干旱、低山丘陵景观区1:5万区带土壤测量工作方法与技术;②区带与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郑宝瑞 《福建地质》2013,32(2):112-118
上房白钨矿是武夷山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矿床,其勘查工作遵循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预查→普查→详查的顺序,白钨矿用肉眼难以识别,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找矿起到关键的作用。该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对寻找同类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阎鹏仁 《物探与化探》1990,14(5):365-373
本文根据红透山矿区的岩石、矿石的微量元素和某些常量元素的特征,以及矿床中硫同位素的分布,对矿床的原生异常和次生异常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普查和详查的化探方法。认为1:5万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可有效圈定有希望的远景区,进一步的详查可用1:1万或1:5千比例尺的土壤测量(配合自然电场法)能直接圈定矿体或矿化带。对于找盲矿体可投入原生晕方法,并与地电化学、壤中汞气测量等方法配合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依据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综合评价各异常特征所反映的地质找矿信息及其在大横路铜钴矿床找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该地区影响地球化学异常强度的各因素等加以讨论。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夏日哈木矿床是青海省近几年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床规模达超大型,在其发现及评价过程中,化探综合找矿方法起到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在系统评价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1万土壤异常特征→地质及工程验证的方法组合及应用效果基础上,研究发现: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可大致圈定找矿靶区,但相应地质工作未发现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异常的原因尚不能定性;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分解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相应地质工作发现了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但其含矿性需进一步确认;1∶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配套完成的1∶1万地质草测工作,基本查明了引起异常的原因,并详细圈定了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进一步工程验证并发现矿(化)体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研究确认其方法组合是达到最经济成本、最快发现矿体的有效方法组合,可为成矿带相似类型矿床的评价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北麓发现的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通过梳理该矿床从发现到突破近30年的找矿历程,研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与矿床相关的元素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原生异常特征,总结了该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该矿床的找矿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斑岩型钼矿化探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无论是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还是1∶1万土壤测量或钻孔岩石测量等方法,均能揭示斑岩型钼矿的指示元素,并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据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综合评价各异常特征气反映的地质找矿信息及其在大横路铜钴矿床找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该地区影响地球化学异常强度的各因素等加以讨论,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二段井铅多金属矿位于北山造山带南带,区内矿化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围绕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寻找金铅矿化最直接的标志.通过在二段井以Au、Pb为主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靶区及外围实施1:1万土壤测量、槽探、钻探工程,圈定出破碎蚀变带6条、12条铅多金属矿化体.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  相似文献   

9.
刘乃忠 《地质与勘探》2011,47(3):414-422
根据福建省北部井后、上房等新发现的钼、钨、金矿产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阐述区域矿产远景调查的异常评价,评价步骤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地质观察→地表揭露→深部钻探验证.研究认为,次生晕异常特征可反映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的组份分带,可用原生晕分带理论判断异常的含矿性与否,进而选择有较强针对性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0.
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水系沉积物异常流长偏短,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不能完全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青海省1∶2.5万地球化学测量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采用多点组合的采样方法,其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具有较好的分解和重现性,并且新圈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2.5万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更加明显、强度更高,对异常源的定位更准。通过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果洛龙洼大型金矿,按纳格、瓦勒尕中型金矿,浪木日铜镍矿点等一系列矿床点。因此,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在阿尔金、柴北缘等类似地球化学景观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系沉积物测量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又可适应多变的地质与表生环境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因此我们选择成矿有利地段,开展了1/10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扫面,其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圈出38个与内生矿床有关的异常带,与外生矿床有关的异常区带34个.对工作区主要矿床及不同地质体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找出规律,为圈定找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雪峰山以东,江南古陆南缘,属中国东部新华夏系二沉降带的范畴.新华夏系构造十分发育是本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北北  相似文献   

12.
陈家杖子金矿是通过1∶5万化探工作发现的斑岩型金多金属矿, 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可作为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标志。该矿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在此类土壤覆盖区应采用土壤测量。该金矿的发现反映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常规方法来发现新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是1976-1980年青海省物探队检查航磁M512异常时发现的。通过1:5万、1:5000地面磁法、电法、重力测量和钻探验证、勘探,目前查明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以上。鉴于尕林格矿床资料相对齐全,以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例,建立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在该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寻找类似矿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肃崖湾金矿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启明 《黄金地质》2004,10(3):32-38
崖湾金矿床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大断裂西端的分支——罗坝-礼县-高桥断裂西段,是李坝大型金矿床的外围矿床之一。矿床产于中川岩体东外接触带内,处于中石炭统与中泥盆统的接触带附近。总体受NW向断裂控制,金矿体无一例外地赋存于近EW,NW向断裂中,且与断裂产状一致,是典型的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主矿体为2号,长160~270m,厚3.01m。Ag可综合利用,含Fe较高的煌斑岩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1:1万土壤(岩石)测量和1:2000汞气及土壤多元素测量表明,矿床东部仍存在盲矿体,矿床西部矿体也未尖灭,具向西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按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规划的要求,从研究已知矿床异常模式入手,选择通化县赤柏松大型硫化铜镍矿床,进行了不同取样方法及采样技术有效性试验工作。在矿区及外围224km~2范围内,采用了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于Ⅰ号矿体附近3.4km~2内又采用了1:5千土壤测量及1:1万岩石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已知矿体异常显示良好,同时又圈出8号、3号和2号等有望异常,为本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彭强  张峰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3):286-290
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分布、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特征的研究,查明了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及围岩蚀变等.研究区实施的1:5万水系沉积物及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Au异常区4个,均为矿致异常,具良好的找矿前景,化探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沟系次生晕找矿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1/5万分散流一沟次生晕测量的基础上,放大到1/1.25万沟系生晕测量,通过对已知矿床的验证评价,证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勘查中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为在沟里地区进一步开展化探异常检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刷马地区地质构造、矿床时空演化以及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环境,认为刷马地区金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侏倭组变质石英砂岩中,严格受北西向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毒砂化和黄铜矿化,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和1∶1万土壤均显示有Au、As、Sb、Hg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Au矿矿田范围,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矿区位置,而1∶1万土壤异常与矿体展布基本一致,异常带稳定连续、规模大,异常展布受控于韧-脆性剪切带,是有利的Au成矿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其矿床类型初步判定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在干旱高山景观区,以4点/km2的采样密度,选择-20~ 120目粒级段为初加工粒级,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1:2.5万沟系土壤测量对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可达到快速、经济、准确圈定矿化范围的目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干旱高山景观区化探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