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EMD进行GNSS-MR潮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瑞芳 《测绘通报》2020,(10):114-117
GNSS-MR是一种新兴的遥感手段,可利用多路径效应探测地表环境。该方法已应用于潮位探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针对该方法存在的信号混杂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信噪比中的海水信号,避免了噪声信号及海岸反射信号的影响,并以布设在美国华盛顿州Friday Harbor海港的SC02测站为例,对比分析了利用EMD方法及传统方法反演得到的潮位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LSP结果的RMSE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升了5.36%,可用于提取较为纯净的海面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路高墩桥梁立柱垂直度检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无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采集桥梁垂直度观测数据,并采用稳健最小二乘法计算桥梁垂直度参数,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工程实际应用案例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好,为快速解决高墩桥梁垂直度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地基GNSS气象学和掩星探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前景,对PWV以及SWV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水汽层析的方法作了讨论。对掩星事件反演的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成像光谱仪影像的专题分析,介绍了沿用常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时的原理和新的算法,提出了影像融合方法的应用,说明了这些方法在学术思想上的归属,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原子钟信号噪声的特点,引入了小波分析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小波分析函数的数学模型和滤波器构建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卫星钟的钟差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allan方差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减弱了原子钟信号噪声,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综述了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中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领域和应用情况,并作了简单评述,最后,展望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地图复制技术进入了多媒体的时代。本文与传统复制方法相对照,阐述了当今技术条件下,复制原图的特点和复制方法以及各种复制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轨检仪检定规程中尚不明确的部分,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检测轨检仪实际测量精度的方法。介绍了测量检测场地轨道基础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对轨检仪轨道测量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最后以某惯导型轨检仪的实际检测为例,对比了本文方法与检定规程方法的差异,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所检测轨检仪的实际轨道测量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可为惯导型轨检仪的检测方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动态监测方法评述与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地动态监测理论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章具体分析了动态监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原理,并汇总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图斑的变化监测精度定量评价方法。在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后,指出在土地利用中遥感动态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受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直接使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的地表质量变化反演结果呈现严重条带噪声,必须采用滤波消除。本文对不同滤波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以信噪比最大为准则,确定了不同滤波方法的最优滤波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时变重力场模型球谐系数误差特性,结合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和均方根滤波特点,对精度较高的低次项系数采用较大权重以保留更多有效信号,而对精度较差的高次项系数采用较小权重以压制噪声。不同于传统的两步法组合滤波,该方法仅需进行一步滤波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组合滤波方法计算步骤简单,能够有效消除条带噪声;与单一滤波和传统两步法组合滤波方法相比,提高了反演结果信噪比,保留了更多真实信号。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数字水深模型(DDM)正向滚动球变换应用局限的基础上,根据高保真DDM多尺度表达评价标准中对水深值准确性、严密有序性及地形信息等级嵌套性的要求,从顾及"保真性"原则的DDM多尺度表达需要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滚动球变换的DDM多尺度表达算法。分析了海底地貌特征点在DDM双向滚动球变换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根据DDM正向滚动球变换的尺度依赖特性,计算出了一定尺度下海底地貌的横向分布范围与纵向分布高度,建立了DDM多尺度表达中细部(骨架)地貌的判定准则。通过保留给定尺度下DDM中的骨架地貌,使海底地形的整体变化趋势得到了保持,满足了DDM多尺度表达对水深值准确性的要求;论证了DDM单值曲面等距离面变换的水深序同构特性,通过对给定尺度下的细部地貌进行DDM双向滚动球变换的等距离面提取,使海底地形的局部起伏形态得到了保持,满足了DDM多尺度表达对水深值严密有序性的要求;从满足DDM多尺度表达对地形信息等级嵌套性的要求出发,分析了DDM双向滚动球变换中尺度因子与地形信息等级单元逻辑包含关系的不相关性,论证了任意尺度因子条件下具有的相应等级地形信息范围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DDM正向滚动球变换存在的无法保留负向骨架地貌和保持海底局部地形起伏形态等不足,可有效保留DDM中骨架地貌并综合细部地貌,满足顾及"保真性"原则的DDM多尺度表达要求。  相似文献   

12.
航海用DDM向非航海用转换时的整体偏差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向非航海用转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整体偏差值补偿来提高转换精度的方法。首先建立航海用DDM整体性偏差值与海底地形复杂因子、海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其次依据上述关系预先推算航海用DDM的整体偏差值;最后将整体偏差值补偿到转换前的航海用DDM的模型点上,以提高转换后的非航海用DDM精度。试验证明:①所提的方法可行,可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精度;②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精度提高的程度与海底地形复杂因子和海图比例尺有关。  相似文献   

13.
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法估算非航海用DDM网格的地形描述不确定度,进而合成建模点的综合不确定度;基于模型网格双线性法构建非航海用DDM的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并推估模型内任一点的水深不确定度,以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以满足舰船的安全航海需求。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遥感数字图像分类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近年来,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神经网络技术日益成为遥感数字图像分类处理的有效手段,并有逐步取代最大似然法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国外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研究中应用效果显着或应用前景广阔的一些神经网络方法。最后讨论了有关上述方法在遥感数据分类处理中实际应用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顾及不确定度的数字水深模型内插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顾及不确定度的数字水深模型(DDM)内插方法.计算数据来源不同的水深不确定度,构建水深数据权重配赋中加入不确定度的数据内插模型,实现水深内插点的不确定度估计.试验证明,所提方法提高了DDM的构建质量,并可评估内插水深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Lake morphometry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and limnetic ecosystems. For reservoirs that receive high sediment loads, frequent morphometric mapping is necessary to define both the effective life of the reservoir and its water storage capacity for irrigation, power generation, flood control and domestic water supply. The current study presents a methodology for updating the digital depth model (DDM) of lakes and reservoirs with wide intra and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 of water levels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 time series of Terra MODIS satellite images was used to map shorelines formed during the annual water level change cycle, and were validated with concurrent Landsat ETM+ satellite images. The shorelines were connected with in-situ observation of water levels and were treated as elevation contours to produce the DDM using spatial interpol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digitized shorelines is within the mapping accuracy of the satellite images, while the resulting DDM is validated using in-situ elevation measurements. Two versions of the DDM were produc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seasonal water fluctuation. Finally,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Lake Kerkini (Greece) to produce an updated DDM,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the last available bathymetric survey (1991) and revealed changes in sediment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lake.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确保所建模型的深度保证率满足航海安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拟构模型面调控水深模型点选取的航海数字水深模型(digital depth model,DDM)构建方法。定义了已选、待选、拟选水深点以及拟构模型面的概念,并利用待选水深点来定量评估模型面的深度保证率与表达度,实现了水深自动选取过程中的DDM质量动态监控。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水深选取中的质量评估综合算子,利用该算子来定量调控水深点的选取,确保所构DDM的深度保证率能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实验结果表明:(1)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确保所建模型的保证率满足航海安全要求;(2)对于深度保证率均能满足航海安全要求的水深点,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在此处的表达度。  相似文献   

18.
非量测数码相机的畸变差检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数字畸变模型和附加参数的光束法平差对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差的测定。分别运用两种检校方法对UAVRS Ⅱ无人机遥感系统机载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检校实验,并采用统一比例尺的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校精度接近,证明了该面阵数码相机的畸变基本符合系统畸变规律,只存在极少量的随机畸变,也进一步证明了利用数字畸变模型纠正数码相机畸变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形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参数。研究表明,时延和多普勒间隔越小,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度越高;当时延间隔取1/16个GPS L1 C/A码元、多普勒间隔取50 Hz时,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几乎完全吻合,二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时延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的影响远大于对峰值信噪比的影响;而多普勒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与信噪比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形图的编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成图方式已被广泛采用。以纸质地形图为资料底图的传统编绘方法已不适应时代需求,基于数字地形图的机助编绘方法势在必行。自动制图综合是一国际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年研究,但普遍认为沿无实质性突破。文中从当前实际出了,介绍一种高效,实用的人机交互编绘方法及其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