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资深大地测量学家胡明城同志近期完成的“跨世纪的大地测量”是继“现代大地测量”的一部新著,全书约二十万字,包括总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的监测,重力测量和地球重力场,地球自转,海洋大地测量和海面变化等六章。该书总结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直到1994年初的成就,特别强调它在减灾、环境监测和矿产资料开发中的作用,预测它在世纪之交将要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是该书第一章总论部分,提纲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卫星大地测量发展的概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今后的设想。其中包括利用VLBI、SLR研究整个地球板块运动和监测地球自转运动;利用GPS建立全国三维大地网;以及传统地面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快速推进,江西测绘基准迈向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江西省测绘基准体系不断完善,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天文大地测量布网方式全面转变为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布网。1.江西省现代大地基准完善启动江西省现代大地基准完善项目,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大地测量的高新技术手段,在江西省原有的平面资料、高程资料、重力资料等传统测绘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新建和复测等途径,按照统一规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矩雷达干涉测量(ISAR)是最新局长起来的一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笔者对此已在文献2中作了初步报导。由于这一技术最近有了新的进展,所以在前文基础上继续报导。本文特别强调国外利用这一技术最近在我国西藏地区获得的成果,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浙江测绘》1982,(4):62-64
1.空间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 主要内容: (1)在我国开展空间大地测量方向的探讨和工作经验交流; (2)关于多普勒定位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研究空间VLBI在大地测量等领域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空间VLBI的观测量类型、观测模型及其涉及的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参数;并采用1980~2004年的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对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几种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海洋导航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领海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空间基准和位置服务应该覆盖陆地和海洋。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2000国家重力基准为代表,我国已在陆地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地测量基准。然而,现有国家空间基准和重力基准未能有效覆盖海洋,海洋大地测量基准和海洋导航技术已严重滞后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国防战略需求。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海洋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我国海洋大地测量基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近期及未来我国自主发展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海洋导航技术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空间VLBI对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可估计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深空探测备受关注的背景,探讨了空间VLBI技术对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可估性,重点分析了不同参考系下的坐标转换问题和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估计结果,为解算月球大地测量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重力探测技术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发展水平两方面综合评述了大地测量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介绍了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旨在对今后我国现代大地测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的空间大地测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付平  赵铭 《测绘学报》1997,26(4):283-288
本文讨论了用空间大利测量地壳运动预测量(基线变化率、站速度)检测冰期后地壳加弹运动的方法和结果。通过最近获得的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观测结果与最新冰期后地壳回弹模型ICE-4G的估计值的比较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高达0.80 ̄0.90,说明目前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已能够检测出1 ̄10mm/a量级的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但实测结果比ICE-4G估计值在绝对值上总体偏大约1.5倍,有可  相似文献   

11.
姜卫平  李昭  魏娜  刘经南 《测绘学报》2022,51(7):1259-1270
坐标框架是描述地球形状及变化、表达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也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其建立全球或区域坐标框架成为当前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研究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21世纪的学科目标和重要挑战。本文以当前建立理论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为例,描述了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坐标框架建立方法,阐述了全球及区域地心坐标框架建设的最新进展及局限性,最后针对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了在新技术支持下测绘学现代发展趋势,漫谈了测绘学信息化发展方向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侧重于大地测量,兼谈对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一点认识,最后为我国大地测量近期为应对数字地球挑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空间大地测量的生力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新出现的卫星成像技术,可以得出地面位移场完整的密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图像,用于地震研究,、火山活动监测以及冰川和冰流运动的研究。这一技术的出现,为空间大地测量添加了一支生力军。本文介绍它原理、测量地面位移的方法以及用于地震研究的实测,并提出了开展这一新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前 言矿区大地测量是在采矿企业的特定生产条件下,作为全部矿山测量工作基础的一种控制测量;它的工作内容虽然和一般的大地测量基本上相同,但是,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按照一般大地测量的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获得的成果,实际上很难完全满足采矿企业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研究空间VLBI在大地测量等领域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空间VLBI的观测量类型、观测模型及其涉及的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参数;并采用1980~2004年的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对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几种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和提供高科技发展的一个基础地理平台,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大地基准进行了更新和现代化。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人卫激光测距(SLR)、甚长基线干涉(VLBI)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各自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18日至23日在武昌举行了空间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来自11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出版、情报及管理工作的26个单位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方俊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学术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检阅我国空间大地测量的学术成果,交流工作经验,探讨今后我国空间大地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宋紫春 《测绘科技通讯》1994,17(2):22-24,21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瑞士在空间大地测量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其中主要介绍了卫星多普勒测量和GPS测量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浙江测绘》1990,(1):13-13
一、改造传统测绘技术 1.综合应用新技术成果,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流程,以加强和改造平面大地控制网,复测精密高程控制网和更新地形图。 2.空间大地测量网布设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SAR)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笔者对此已在文献[2]中作了初步报导。由于这一技术最近有了新的进展,所以在前文基础上继续报导。本文特别强调国外利用这一技术最近在我国西藏地区获得的成果,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