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柴彦威  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62-1373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甄峰  翟青  陈刚  沈丽珍 《地理研究》2012,31(2):197-206
以信息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区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快速转型的重要动力,并持久、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社会经济及其空间结构形成的固有认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与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城市区域化的加速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一起,正将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移动信息时代。由于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重新定义,全新时空观的出现,使得以空间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地理学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方法和内容都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理论框架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的需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地理空间与网络信息空间的变化,提出了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移动社会理论框架。进而对移动信息时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运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管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甄峰  魏宗财  杨山  曹小曙 《地理研究》2009,28(5):1307-1317
信息技术在城市生产、生活与管理中的加速应用不仅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正在发生转型,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论文基于社会调查,以南京为例,考察了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行为特征的影响。总体而言,南京城市居民家庭在接入信息技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接入互联网能力迈入快速增长期。但由于各城区间、各郊区间的信息接入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必然会影响居民的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在家办公的出现减少了日常的工作出行。信息网络对居民日常出行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并出现了部分替代。城市居民家庭的交通通讯费用大幅增长,上网时间增长较快,而城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地理学报》2015,70(8):1271-1280
郊区化及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时空行为研究认为推动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日常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维度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以分析郊区居民的空间—行为互动机制。本文采用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并基于2012年在北京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GPS调查数据将郊区居民划分为“空间排斥”、“本地化”、“郊区性”、“两极化”、“城市依赖”五种日常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发现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群体在活动分布、活动频率和交通方式上存在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工作日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性别、收入、年龄和工作时长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同时郊区设施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对郊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土地混合利用、商业设施密度提高更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郊区化。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有助于分析郊区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性,为理解郊区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构建城市研究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运输地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从城市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的核心概念入手,在对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地理著作及刊物的研究进行综述基础上,对城市交通运输地理的发展进行分析,揭示城市交通运输地理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丰富和发展城市地理学及交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郊区居民汽车拥有和使用状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娜  柴彦威 《地理研究》2015,34(6):1149-1159
机动化与郊区化对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私人汽车已日渐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所有权与汽车出行快速上升及其所带来的日常行为变化已经成为中西方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西方学者对机动化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从非汇总角度对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分析汽车拥有量与汽车使用对居民整日活动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动化对居民活动空间产生深刻影响,家庭汽车所有状况与家庭汽车分配影响个体日常活动空间的分布,活动空间与是否使用小汽车出行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申悦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3,68(4):506-516
在城市快速郊区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兴建了大规模的郊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和郊区新城,形成了特有的郊区居住和日常生活空间。由于这些郊区巨型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长距离通勤,激化了北京市交通拥堵、职住空间错位等城市问题,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着人文地理学中的行为转向,时空间行为已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行为论方法中的活动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测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国内已有的活动空间研究往往基于传统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密度插值法从汇总的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居民的个体差异性。本研究利用2010 年基于GPS的北京市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以天通苑和亦庄两个郊区巨型社区为例,采用GIS 空间分析和标准置信椭圆法,从非汇总角度对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并在居民活动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其对城区空间和案例社区附近空间的利用情况,挖掘工作日居民对城区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从而透视中国大城市郊区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时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张艳  柴彦威 《地理科学》2011,31(9):1056-1064
转型期城市空间制度性及结构性变化以及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往往因忽略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而使其陷入可达性及移动性困境,从而导致城市社会不公平问题。个体日常活动行为的时空特征反映了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时空需求,是测度可达性与移动性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居住隔离的新维度。采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基于时间地理学对微观个体日常活动的分析框架,借助GIS三维可视化技术,从生活时间分配、工作与非工作活动的时空间分布格局、活动空间测度、移动性等方面,对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研究,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时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生活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上海市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不同住宅区的复杂背景和多元属性塑造了多样化的生活空间,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论文选取253个典型住宅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主、问卷调查数据为辅的研究方法,探究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的生活空间的结构模式.分析得出典型住宅区生活性活动的范围和边界、主要集聚区和...  相似文献   

10.
塔娜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7,72(10):1776-1786
既有低收入居民空间困境的研究以居住空间研究为主,关注低收入者受到的住房与社区隔离,难以刻画低收入者在整日尺度面临的时空制约。行为空间作为行为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为描述低收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移动性与可达性相关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提出利用潜在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空间共同描述居民行为空间,分析低收入居民在时空可达性和实际利用城市空间能力上的劣势。基于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居民活动与出行日志,利用路网分析、最小多边形分析等方法刻画居民每日的潜在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空间。通过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比较,发现低收入居民比其他居民的潜在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空间都要小。进一步构建模型分析潜在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发现包括收入在内的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空间属性和行为属性对潜在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空间存在影响,但是二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对行为空间的测量有利于增进对于不同群体社会分异与空间隔离的认知,对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利用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滞性”缺陷。城市更新与城市扩张过程中,中国城市中大量出现的封闭社区等新生城市空间形式改变着以往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表现出一些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房地产市场数据能够直接反映住宅供给环境的改变,并可以间接预测出城市居住分异结构及趋势。通过宏观层面对南京1998-2008 年期间新建的1075 个城市居住社区属性特征的调查研究,结合微观层面对案例社区居民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探讨南京居住空间分异过程、特征与演化机制。从南京居住分异的社会空间特征来看,新时期(1998 年至今)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居住分异过程使得城市社会空间出现新圈层结构;封闭社区的大量崛起导致城市社会空间碎片化与公共空间私有化;现代社区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加剧了社区邻里关系淡漠。通过对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揭示出新时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模型的一般范式。  相似文献   

12.
黄琴诗  刘丽艳  叶玲  宋伟轩 《地理研究》2022,41(8):2125-2141
伴随转型期中国大城市内部大幅拆建、住房市场持续分化、外来人口迅速涌入和城市居民频繁迁居等过程,城市社会阶层和居住空间不断被解构和重构。社会群体和物质空间的不断异质嬗变、杂糅组合与相互作用,构成城市居住的社会-空间分异复杂面相与耦合过程。以南京和杭州为例,在居住社会-空间二维属性及其关联耦合的认知基础上,基于城市住房市场、建成环境和手机用户画像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主成分与K均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群体与住宅空间进行聚类与匹配分析。研究发现社会群体类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消费能力与职业构成指标上,住宅空间类型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住宅价格上,社会群体与住宅空间类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由此提炼并检验城市居住社会-空间耦合的七种典型模式。本研究拓展了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理论与实践深度,并为下一步的居住社会-空间耦合的过程、机制、效应与调控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We can collect, store, and analyze a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bout human mobil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ctivities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location-enabled mobile devices under cyber physical system frameworks. The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f population data on a multi-temporal scale is required by transport planners, human geographers, social scientist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eams. In this study, we build a space-tim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o estimate grid-based (500 m × 500 m) spatial resolution at multi-temporal scale (30-min intervals) population data based on the space-time relationship among geospatially enabled person trip (PT) survey data and incorporate both mobile call (MC) and geotagged Twitter (GT) data. Since using geospatially enabled PT survey data as dependent variables enables us to acquire actual population amounts, which strongly depend on M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many grids have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PT and MC/GT, some show fewer correlation results, especially where the grids have factories, schools, and workshops in which fewer MCs are found but a large population is presented. Although GT data are sparser than MCs, people from amusement and tourist areas can be detected by GT data. The space-tim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can also estimate the different amounts of populations based on human travel behavior that changes over space and time. According to accuracy assessments, the night-time estimated results, especially between 00:00 and 06:30, strongly correlate with national census data except in places where the grids have railway and subway stations.  相似文献   

14.
马雨竹  宋伟轩  李晓丽 《热带地理》2021,41(5):1023-1033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个体与社区双层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素红  宋江宇  宋广文 《地理学报》2017,72(8):1444-1457
小汽车出行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分别关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与建成环境对小汽车出行的影响。近年来,在中国城市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空间分异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居民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与社区建成环境及社区类型间存在关系,考虑三者如何共同对小汽车出行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构建包含个体层社会经济属性和社区层建成环境与社区类型的多层Logit模型对工作日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居民个人的社会经济属性和其所居住社区建成环境同时对小汽车出行的选择起作用,且这两层因素的影响与社区类型紧密相关,出行方式差异有76.32%是由社区因素的差异造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因素方面,更高的文化水平、更高的个人月收入水平、非集体单位性质和家庭存在更多未成年孩子的居民工作日小汽车使用率较高;社区建成环境因素方面,提高建筑密度、用地混合度、商业可达性和公交站点密度会降低社区居民工作日出行使用小汽车的可能,而社区周边更高的POI密度则会增多居民对小汽车的使用。两类因素关系背后的机制在于伴随着市场力量对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影响的增强,相似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会倾向选择同一类型社区,而相同类型社区拥有相似的建成环境。这些结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城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并为通过对相同类型社区多层因素的调节来改变居民出行方式结构,进而缓解交通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付晓  陈梓丹  黄洁 《地理科学》2022,42(10):1727-1734
构建考虑多维特征的城市居民非通勤出行群体画像概念模型,提出一种按序结合相关系数矩阵与二阶聚类的方法,以进行非通勤出行群体画像。利用苏州市手机信令数据,基于非通勤出行时空规律和社会属性将城市居民出行者进行群体划分,并结合城市居民非通勤出行群体画像概念模型对不同类型非通勤出行群体进行多维度解析。结果显示:① 城市居民出行者可划分为:活跃?波动?工作日主导型群体、非活跃?稳定?均衡型群体。② 不同类型非通勤出行群体画像在多维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③ 根据群体画像标签关联分析,除显性关联外,群体画像不同标签间存在隐性关联。  相似文献   

17.
仝德  周心灿  龚咏喜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2035-2047
共享汽车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潮流,论文基于2018年上海市共享汽车运营大数据和城市POI数据,研究共享汽车用户出行的空间、时间和频次特征,并对用户开展出行模式的K均值聚类分析,以期挖掘典型出行规律,为共享汽车运营优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 工作日与休息日共享汽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工作日共享汽车出行较集中于中心城区的混合功能区,早晚通勤高峰使用量大;休息日共享汽车出行空间布局较分散,使用量更高、平均单次使用时长更短且仅存在傍晚一个使用高峰。② 上海市共享汽车出行行为可分为工作日通勤的中高频模式,工作日夜间活动的高频模式,工作日偶尔用车晚餐及返家、偶尔用车远距离通勤和夜间长距离返家的低频模式,休息日日间休闲的高频模式、休息日傍晚离家休闲的中长途低频模式、休息日傍晚在休闲地之间穿梭的远距离低频模式、休息日日间加班的低频模式等10种模式。③ 中高频用户主要使用共享汽车实现远距离通勤和周末中长距离休闲活动,空间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区域;低频用户使用共享汽车多为夜间、长距离、休息日加班等公共交通难以满足需求、出租车成本过高的情景,空间分布也比较分散。可通过对用户提供差别化用车方案、优化车辆空间调度等方式推进超大城市共享汽车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移动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全面渗透融入社会生活,导致高度压缩的时间、空间和距离,重塑了城市居民行为活动模式。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共享”的新型出行方式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方式。但既有成果对共享单车的研究尚不充分。使用摩拜单车1周的骑行数据,剖析广州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出行轨迹的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进一步探究建成环境的功能密度因素对共享单车出行的影响及程度。研究发现,共享单车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均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公共交通站点POI密度、功能混合度、机动车道密度等因素的边际作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不稳定性。研究能为共享单车企业提升运营水平和政府优化慢行交通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Detect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structure through spatial network analy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large cities is becoming ever more complex as populations grow in size, engage in more travel, and have increasing amounts of disposable income that enable them to live more diverse lifestyles. These trends have prominent and visible effects on urban activity, and cities are becoming more polycentric in their structure as new clusters and hotspots emerge and coalesce in a wider sea of urban development. Here, we apply recent methods in network science and their generalization to spatia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y hubs, centers, and borders, which are essential elements in understanding urban interactions. We use a ‘big’ data set for Singapore from the automatic smart card fare collection system, which is available for sample periods in 2010, 2011, and 2012 to show how the changing roles and influences of local areas in the overall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movement can be efficiently monitored from daily transportation.

In essence, we first construct a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from these travel records. Each node in the graph denotes an urban area, edges denote the possibility of travel between any two areas, and the weight of edges denotes the volume of travel, which is the number of trips made. We then make use of (a) the graph properties to obtain an overall view of travel demand, (b) graph centralities for detecting urban centers and hubs, and (c) graph community structures for uncovering socioeconomic clusters defined as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borders. Finally, results of this network analysis are projected back onto geographical space to reve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movements. The revealed community structure shows a clear subdivision into different areas that separate the population’s activity space into smaller neighborhoods. The generated borders are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one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3 years of data, we find that Singapore, even from such a short time series, is developing rapidly towards a polycentric urban form, where new subcenters and communities are emerging largely in line with the city’s master plan.

To summarize, our approach yields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urban phenomena generated by human movements. It represent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urban analysis, which explicitly identifies ongoing urban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20.
陈景亮  潘小焮  张冬 《热带地理》2022,42(11):1878-1889
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以W村为研究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基于“空间变换”与“农村家庭”的交叠过程,探讨农村家庭的发展。研究发现:当代农村家庭生计的空间穿梭、家庭居住的空间镶嵌,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空间效仿等实践是农村家庭“离乡不离农”的“城乡之间”发展新方式。在空间表象为农村家庭与城市互融互嵌、不分物质、不分精神的共同富裕需求。但城乡现实情境的差异,农村家庭仍表现出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的不自信,呈现出农村社会人伦与位育日渐式微的表征性空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建设“零价差”的社会政策空间,再塑村落自信的农村家庭发展外部空间,重构个体自主的农村家庭发展内部空间,据此建构回应家庭发展内生需求的城乡二元物理空间及其一元社会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