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利用沿海滩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农林水利、水产盐业、环保旅游、财政金融等部门都应把开发利用滩涂作为自己的一大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加以综合研究。海州湾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初显成效,今后应在综合开发的基础上把握发展方向,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1.滩涂资源的基本特点滩涂的发育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潮差,二是泥沙供应量。凡潮大,泥沙供应丰富的地区,滩涂发育就宽广。当泥沙供应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胁迫,近年来海州湾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为了解海州湾鱼类β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根据2013?2017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S?renson相异性指数等方法计算了调查站位间以及海州湾海域整体的鱼类β多样性,并将β多样性分解为周转和嵌套两个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赣榆县位于海州湾渔场腹地,东临黄海,西接沂蒙,南靠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北与山东省接壤。全县海岸线长62.5公里,滩涂面积23万亩,近海10米等深线浅水域108万亩,近海渔场7000平方公里。海州湾生物种类繁多,海洋资源丰富,为我县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赣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95年全县水产品总量10.6万吨,实现产值12.4亿元(现行价),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2.2%。水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八五”期间的努力,全县海洋开发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海州湾地区的电力供应十分紧张,日趋成为海州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开发海州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全面开发海州湾,就必须先行开发海州湾的能源资源。一、丰富的能源资源海州湾地区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主要有风能、海洋能、太阳能以及大陆架的石油和天然气等。风能资源。海州湾是全国四大风带最佳区之一。由于受太平洋高压产生的东南季风和蒙古寒流南下而形成地形风的特点,风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渔业资源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州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共采集96种鱼类,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选取其中的58种鱼类(其生物量之和占所有鱼类总生物量的95%以上),依据适温类型、产卵类型、摄食类型和洄游类型四个方面,对生态类群进行划分和研究。研究表明,从适温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暖温性鱼类的生物量和种类数均超过总数的40%,占首位,其次是暖水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从产卵类型来看,海州湾鱼类以浮性卵鱼类和黏着沉性卵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8.17%和31.19%。从摄食类型来看,海州湾各季节均以底栖生物食性鱼类为主,其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55.17%和65.42%。从洄游类型来看,海州湾洄游鱼类(包括长距离洄游和短距离洄游)的种类数和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7.25%和57.11%。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其变化规律与生态类群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浙江省测绘局等单位协作,于1984年4月4日至22日,在杭州湾进行了一次航空遥感飞行。这次飞行是根据“遥感技术在海岸带滩涂资源综合调查及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攻关课题的计划而按排的。其目的在于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岸线、滩涂面积量算及滩涂分类、评价、开发利用的研究,以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尽快发挥遥感技术在海岸带滩涂资源综合调查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州湾重点工业项目的前提,就是把海州湾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宏观经济布局中去考察。从海州湾的客观条件和战略地位出发,临海州湾沿岸具有发展大规模重化工业的综合必备条件。本文结合开发海州湾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重点工业项目布点问题,作些具体说明和超前研究。一、建立港口煤电基地海州湾电力工业的现状是以装机容量8.6万kw的新海电厂为主力,东山电厂装机容量为1.2万kw,加上热电,总装机容量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食物网的功能、营养动力和能量转化过程。本文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以及胃含物分析数据,基于11个拓扑网络指数,构建了海州湾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的结构与复杂性。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海州湾食物网物种数S为93,连接数L为1 021,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L/S为10.98,连接性L/S2为0.12;顶级物种、中间物种、基础物种的比例分别为29%、69%和2%;食物网的杂食性指数为87%,连接复杂性指数SC为22.20,特征路径长度ChPath为2.11,聚类系数CC为0.23。通过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和连接性的研究显示,L/S和L/S2的值都处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海州湾食物网的复杂性仍保持较高水平。通过物种比例、杂食性指数、连接复杂性指数、特征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对食物网结构分析,发现海州湾食物网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环境的扰动,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通过对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将为今后海州湾食物网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海州湾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海州湾短蛸(Octopus ocellatus)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年和2013—2019年春季海州湾短蛸的渔业资源和栖息环境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F)模型构建了海州湾春季短蛸的空间分布模型,并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了在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区、分布重心及相对资源量的变化。研究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86,截距为0.25,模型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分析表明,对短蛸空间分布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其次是底层盐度、水深,影响最小的是离岸距离;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的高值区将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重心将向海州湾北部和东部迁移,相对资源量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城市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做好利用滩涂发展海水蔬菜这篇文章,培植、发展和壮大盐城市的海水蔬菜产业,走出具有独特优势的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新路子?最近,我们就此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并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州湾资源环境和渔业生产的现状着手,提出加强海州湾渔业资源恢复、环境保护以及探索渔业生产新路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内外建设人工鱼礁的经验,分析了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和条件,对建设海州湾人工鱼礁提出了基本思路、设想及有关可行性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1年及2013?2018年春、秋两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该海域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和饵料生物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模型(普通GAM模型和PCA-GAM模型)对其资源分布的预测效果,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及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CA-GAM模型的拟合度及预测效果均优于普通GAM模型。春、秋两季海州湾短吻红舌鳎资源丰度均呈现南高北低、近岸浅水区大于深水区的分布特征,因为海州湾南部近岸海域较高的水温利于春、秋季短吻红舌鳎产卵群体性腺发育,较低的盐度利于其鱼卵及仔鱼的生长发育,同时,近岸海域丰富的饵料资源为产卵后的亲体提供大量食物供给。分别应用两种模型预测了2018年春季和秋季短吻红舌鳎在海州湾的资源分布,结果显示,PCA-GAM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的结果更为吻合,预测效果要优于普通GAM模型。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渔业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江苏滩涂开发利用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江苏滩涂开发成就、开发潜力和制约因素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加快滩涂开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浙北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益澄  徐永健  韦玮 《海洋科学》2005,29(11):44-47
在调查浙江北部沿海地区滩涂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近陆-滩涂-近海”污染物质入海通量,评价目前区域内的滩涂质量状况,提出滩涂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及滩涂生态脆弱带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 (EwE)软件构建由26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对现阶段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相互关系和系统总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为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19,其中鱼类营养级范围较广,为3.22~4.19;浮游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受初级生产者和捕食者的双重作用,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7.096,总初级生产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为56.866,系统的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29和0.204,说明该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研究,解析了该海域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将为海州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滩涂地貌演变遥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香  张鹰  姜杰 《海洋技术学报》2004,23(4):130-133,139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岸带资源调查的有效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规划、防灾减灾、滩涂开发利用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海岸带资源调查中,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感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为海岸带资源调查和地貌演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手段。文章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江苏省安台线(海安、东台之间海域界线)勘界工作中的运用,采用较新的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工作底图,同时利用1988—2003年之间不同时相的七景影像监测滩涂的演变,在提供了准确的滩涂地形、地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潮沟的变化推断出滩涂的演变,为海域勘界工作提供了有力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生态等价值,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结合最新的江苏"908"调查成果,分析江苏沿海滩涂的数量及空间分布,在历史资料调查基础之上,通过总结江苏沿海滩涂自11世纪以来的开发历史、开发模式,指出当前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滩涂开发层次低、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滩涂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及科技拉动不足。最后针对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江苏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的5项对策建议:多元资金投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科技兴滩,转变滩涂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之路,海涂开发与保护并重;理顺机制,强化滩涂资源综合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单位配合,于1983年12月,对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委托的“遥感技术在海岸带滩涂资源调查及开发中的应用”攻关项目试验点之一——深圳市海岸带,首次用航空遥感方法进行了飞行实验研究。并且在海上,对海洋要素,滩涂及海岸植被等进行了同步观测。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用遥感手段对深圳市海岸带进行岸线、滩涂面积量算,滩涂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为开发利用和经济特区的建设提供资料。飞行试验结束后,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  相似文献   

19.
滩涂开发事业人才先天不足,一直是滩涂开发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兹将结果作如下简述。人才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某县107万亩滩涂,有24个县属开发单位,58个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商品产值近亿元,创汇200多万美元。然而,在全县滩涂开发部门中仅有中专以上人员65人,占滩涂总人口的0.104%,低于内地乡  相似文献   

20.
盐城滩涂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1999年对盐城滩涂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的调查,对盐城滩涂的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农业资源,盐业资源,港口资源及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盐城滩涂不同地域的资源特征进行评价,针对目前盐城滩涂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盐城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这可为合理利用盐城滩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