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湘地区古代中医文献系统总结了历代湖湘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湖湘地区人们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古代(公元前202—1911年)湖湘中医为研究对象,《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分省医籍考·湖南省》《湖南中医源流》为主要数据来源,对湖湘中医药文献进行整理,从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思路出发,探讨湖湘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创新研究。将湖湘中医药文献的古籍文本智能化转化、智慧化利用,不仅能提高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能力和利用效率,而且对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提升中医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责任担当,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并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是每个中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医院应当加强青年医务人员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创新。中医医院青年医务人员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力量,应当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光荣任务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神话小说《西游记》提到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令人生趣。我国一些古籍则多次提到海外有个深奥莫测的无底洞,让人生疑。《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 “东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汤问》说得更玄,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竑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连天上银河的“水”流入进去都不见踪迹,不可谓不深。  相似文献   

4.
对涉及“上寒下热”理论的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探讨其证治规律。认为“上寒下热”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其病因病机包含外感寒湿阻滞气机、内生寒湿格拒化热、药食不当所生变证等;其病位非单一部位,包含胸中与丹田、肺与肾、胃与肠等;治法包含升阳入阴、升降阴阳、寒热分治、分消水热等。  相似文献   

5.
《韩氏医通》系明代四川名医韩懋所著,共二卷,包含医论、医案及处方用药,为综合性医书。韩氏精通易理,擅长以易释医;临证三因制宜,辨证施治,遵古而不泥古;重视辨证及记录诊疗信息,创新中医病案规格;药有专攻,注重炮制,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组方精当,剂型丰富,创制交泰丸、三子养亲汤等名方。此外,该书蕴含鲜明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现韩氏的独到见解。《韩氏医通》理论精湛,求真务实,其学术思想值得后世研究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中医药必须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通过论述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概念与内涵、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与条件,分析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不足与内外挑战,并从深化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理论思考、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实践创新、拓展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探讨构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路径与策略,对于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红楼梦》中包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与专业知识,是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学习基础,也为中医护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基本理论、评估方法、方药基础知识等方面探索整理《红楼梦》中的中医护理学术思想与内容,探究其深层的中医护理内涵及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方面的护理方法,期望能够在中医护理教学中援引举例提高教学效果,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培育护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治疗产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的中药处方,对其药物组成进行整理,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整理出中药复方416首,涉及中药364味。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共24味,包括当归、甘草、肉桂、人参、酒等;四气以温性为主,寒、平次之;五味以甘味为主,苦、辛次之;归经以脾经为主,心、肝经次之;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为主;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有24组,共形成5个核心类方。结论:《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治疗产后病的处方具有独特的药物使用规律,健脾养血、温经化瘀是其主要治疗法则,对当今产后病的防治仍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管理海域,18000千米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6500多座500平方米以上的、星罗棋布的岛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自古就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传承了中华民族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和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海洋精神。一首《大国海疆》唱响一曲中国海洋之歌,本作品的作者张  相似文献   

10.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博士提出的的,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翻译、商务英语、影视翻译、旅游英语和医学英语中。同时,该理论在中医英语翻译中也使用广泛。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结合中医经典古籍《伤寒论》的文本特点,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伤寒论》翻译中的运用,为中医经典古籍的国际传播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国务院批准的“908专项”是紧紧围绕沿海大开发战略展开实施的一项海洋开发利用的重大项目。为实现“908专项”的意义,使整个项目的全部数据资料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就必须做好“908专项”任务的档案整理工作。为确保“908专项”成果档案质量的优良,在“908专项”数据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档案工作者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相信“908专项”的档案工作成果必将成为我国海洋调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重要科学价值的海洋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2.
祖国母亲河长江,始于雪域高原,绵延6300余公里,由涓涓细流,汇聚180万平方公里流域径流,成磅礴之势东入大海,赓续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战略交汇区,长江口承载了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长江口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时空汇集点,承载并记录了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信息.近40多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历程,更是造就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性、叠加性、复合性的特点,探索、甄别和揭示该海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规律已成为不同学科研究者共同的追求目标.其中,长江口-浙江近海区域时空多尺度作用强烈.时间尺度上,全球变暖的长时间尺度背景下,夏、秋季台风短时间强烈扰动;空间尺度上,长江冲淡水与海洋潮波交互作用,东亚季风与黑潮暖流协同影响,陆-海-气多途径物质共同汇入.如何揭示其营养物质、溶解氧、酸化、叶绿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环境与生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极富挑战.  相似文献   

13.
1996年5月15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大海岛开发力度,促进海洋经济、海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本刊根据宋健同志的讲话,整理成文,并经审阅,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既是个大陆国家又是个海洋国家,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文章针对我国海洋文化现状,以及我国长期形成农耕文化传统和几百年来闭关锁国造成的海洋意识淡漠,提出应该确立海洋文化的应有地位,发挥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必由之路,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色食品,在我国著名医书《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古代为皇家专用贡品,在民间作为滋补养身佳品。近几年来,“黑色食品”成为现代人们追求的“热点”食品,黑米饭、黑麦面条、黑面包、黑豆腐和黑芝麻色拉,以及黑枣、黑橄榄、黑大豆、黑木耳、乌骨鸡等风靡国内外,并逐渐成为家庭食疗养生的日常家肴。“黑色食品热”的出现与其营养价值关系密切。营养学家研究证明,食品颜色愈深,其营养价值愈高;反之,颜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外用膏剂的用药规律。方法:人工查阅、整理《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膏剂,规范数据,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通过该软件进行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以及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外用膏剂的常用药物、性味归经、组方规律及潜在新方。结果:经过整理,共筛选出《医宗金鉴》中符合标准的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膏剂8首,涉及中药66味,高频药物共15味,味多苦、辛,性多温与微寒,多入肝、心、脾经,排列前5位者依次为麝香、白芷、赤芍、没药、天南星。膏剂溶媒有酒、茶清、葱汁、醋、香油与生姜汁。通过关联规则挖掘14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发现潜在新方2个。结论:《医宗金鉴》中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膏剂多用辛散咸软之品,归经于肝、心、脾经,体现出从血分论治的用药特点,药性寒温的应用视病变时间的长短与病性的变化而定,在治血的同时,参以补益之品,以求标本兼治,为现代临床辨证治疗跌打损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丝绸之路又有海陆之分,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丝绸贸易,还包括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关于“心悸”的论述,发现《伤寒论》中论治心悸的内容分散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病因各有不同,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先天亏虚为主,或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实以气机郁滞为主,气之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运行受阻,痰瘀由生,痹阻心脉。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可分为气血亏虚、阳虚水停、阴虚阳亢、阳气郁滞、肝郁气滞5个证型,在治疗上应从把握病机出发,首辨虚实,对于虚实夹杂者,辨清主次,虚者益气、补血、温阳,配伍养血安神之品;实者理气、温通、化饮,配伍重镇安神药物,辅以心理疏导,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海洋大国,但海洋文化建设却与其文明古国、海洋大国之地位极不相称。唐朝高僧西天取一次经,修成正果且不妄论,毕竟出了《西游记》这个“副产品”,世代相传,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座奇峰。明代郑和西洋送七回宝,率船200艘,统兵近3万,行程数十万里,历时20年,成为亘古开篇彪炳千秋的“超前轶后之奇举”。别说没留下相应的“文化副本”,就连航行资料也被焚毁,“以拔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