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减少灾害性天气对野外石油勘探的不利影响,并利用气象服务辅助油气勘探工作,采用石油勘探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和气象卫星协助石油勘探选区工作的方法,建立了石油勘探气象服务系统.本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方式,为自动化的石油勘探气象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对石油勘探气象服务方式的自动化.目前石油勘探的气象服务水平还很低,并且各地发展不均衡.要建立完善的石油勘探气象服务系统,重点需要做好两点工作,即加快气象服务基础建设,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前,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所依靠的重要资源.网络环境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同时也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深入的要求,图书馆正经历着从传统服务向现代信息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设计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地球的网络地理信息集成共享服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对全球分布式、多源和异构空间信息进行集成共享服务是地理信息集成共享服务中面临的挑战.对此,本文首先设计了分布式多源地理信息集成共享服务架构;提出了全球虚拟金字塔结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源异构虚拟地球数据集成共享方法.针对网络多节点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的难点,提出了网络多级节点服务聚合的地理信息集成共享方法,最后将上述方法集成于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GeoGlobe中,并成功应用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中,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的地理信息集成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搭建基于Django框架的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过程中,为实现地震目录的快速展示,介绍了在Web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进行数据分页的方法,并实测了两者的Web响应速度。结果表明:当数据量较大时,在数据库服务层实现分页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徐敏  董旭辉  羊向东 《湖泊科学》2014,26(3):331-339
当今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影响下,作为地表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生态系统正遭受着巨大威胁,其服务功能急剧退化.如何客观地评价湖泊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并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长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过程与机理的分析,有助于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的预测.然而,现有的观测数据往往时间较短(通常小于50年).连续的湖泊沉积记录为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长期过程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列举了可反映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一些古湖沼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相对明确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将其与各项服务关联起来.最后,结合巢湖实例分析来说明这些指标在评估湖泊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当今巢湖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加是以调节服务的丧失为代价的.尽管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古湖沼学手段无疑为今后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历史状况的评估提供了途径,为古湖沼学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今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书馆的收藏、整序、服务职能,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所有职能的变化趋势,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关系的巨大变化,指出读者对馆员的依赖逐步变为对网络的依赖,馆员对读者的当面服务逐步变为网上的服务,两者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逐步从书刊文献的表面服务走向计算机网络的深层服务。  相似文献   

8.
赵国峰  李丽  马秀丹 《中国地震》2022,38(3):585-595
针对震后(特别是大震后)地震行业短信突发应用场景,在12322地震速报短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优先级策略和多线程处理模式,以解决震后速报业务人员及其他特定人员的优先服务问题和网关速率弹性扩充问题,并设计自助式交换服务框架,方便平台的运行服务工作。最后对平台服务局限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了平台近年来的运行和服务情况。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省地震局数字信息服务的沿革、数字科技信息网的建设、及对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再认识等方面,展示了山东省地震局数字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突出防震减灾和地区特色,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了更加完备的数字化信息网站,全面提升了山东省地震局数字科技信息的服务水平,以全新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测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的服务水平,构建了基于Django框架的可视化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该系统以Django框架为基础,在前端工具包Bootstrap的管理下,通过Highcharts图形库和高德地图实现了地震目录的可视化服务,为地震目录的对外服务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地磁观测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裁剪和移植技术,实现了地磁观测系统中嵌入式Linux的应用开发.采用本文技术开发的系统,既可以通过以太网对仪器系统实时远程监控,满足对地磁观测系统的实时性和网络控制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其他观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SUSELinux系统下非固定IP接入的ADSL入网方式不能直接浏览地震波形的问题,介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已在沈阳地震台和牡丹江地震台实践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SeisMIS地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建立在Linux Oracle平台上,可以提供以单个地震事件为核心的综合性地震数据服务的系统。建设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应用现有的SEED格式的地震事件数据。这篇文章阐述了SeisMIS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SeisMIS系统的数据查询、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彭朝勇  杨建思  薛兵  陈阳  朱小毅  周银兴 《地震》2012,32(3):135-141
地震仪器在长期稳定运行的过程中, 系统参数的有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地震数据采集器EDAS-24IP参数管理模型的一些问题, 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Linux字符设备的数字地震仪参数模型, 该模型在稳定性、 易用性、 实时性等方面都比原有模型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会出现由于参数文件丢失而导致系统无法重新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海底可控源电磁测量电路的Linux驱动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的水合物探测试验证明,可控源电磁法是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海底可控源电磁法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于研制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观测海底可控源电磁信号的设备.为可靠地观测海底可控源电磁场宽频带、大动态范围信号,设计了以Linux与ARM9相结合的测量电路,并开发了Linux2.4内核下的设备驱动程序.本文分别论述了采集硬件原理,Linux字符设备驱动模型,SSC和GPS对钟驱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义模块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软件系统中观测系统定义是必不可少的模块.本文论述了在Linux环境下使用QT图形可视化工具集成多种方法实现观测系统定义的过程和思路,本模块能够处理多种文件格式实现观测系统定义,还可以根据施工班报快速定义单边放炮、双边放炮、中间放炮两边接收等多种观测系统,并给出几种图形显示辅助观测系统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地震观测仪器的MiniSEED数据格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地震观测台网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数据网络资源共享的要求,研究实现了在地震观测仪器的Linux系统中直接生成MinisEED数据格式,使数据的记录、网络化传输和接收处理更为快捷、准确,适用于地震观测仪器的实时数据交换与存储.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SUSE Linux与Windows两种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互操作的方法,着重讨论了FTP、NFS、Samba、Telnet、SSH、VNC及其他远程显示等服务及其在两种平台的安装及操作,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两种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19.
Linux系统在辽宁地震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在辽宁地震信息网络CIS模式中Server端的应用,从Linux系统的安装到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配置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测震数据流服务器的性能及安全性,提出了采用LVS服务器集群技术构建测震数据流服务器集群的方案,通过选用恰当的IP负载均衡技术及连接调度技术,较好的克服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问题,同时增强了地震数据流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