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实测光谱估测密云水库水体叶绿素a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叶绿素a浓度是衡量水体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程度的最基本的指标。利用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密云水库水体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并同步采集水样。通过分析叶绿素a浓度与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叶绿素a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单波段光谱反射率、光谱比值指数或微分光谱比值能够可靠反演叶绿素a浓度;但微分光谱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更高,更适用于密云水库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反演。  相似文献   

2.
利用细分光谱仪数据分析水体泥土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水中泥土含量对水体光谱特征的影响。对利用水体的光谱反射率计算水体中泥土含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用于泥土含量计算的最佳波段。该方法对今后的利用高光谱遥感图像计算河流和海水中的泥沙含量及估算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因素的沿岸水域叶绿素遥感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英  陈晓翔 《遥感学报》2005,9(4):446-451
海洋叶绿素的调查一直是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遥感技术是海洋叶绿素调查的有力工具。利用遥感光谱信号探测海水叶绿素在大洋水体(一类水体)中十分成功,但在沿岸水体(二类水体)的精度却不高,主要是由于悬浮泥沙、黄色物质等的干扰太大。从叶绿素的生存条件入手,提出了利用海水叶绿素环境生存因子作为辅助因素的方法建立叶绿素遥感探测模型。并以珠江口海域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因子的引用,使模型的误差从32·48%降为17·96%,精度大大提高,从而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肖青  闻建光  柳钦火  周艺 《遥感学报》2006,10(4):559-567
遥感监测水体叶绿素含量是水质遥感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叶绿素含量水体反射率的光谱特征,确定了提取叶绿素a含量的最佳特征波段,建立了太湖水体叶绿素a的混合光谱模型。研究发现,混合光谱模型提取的水体叶绿素a百分比浓度与同步采样分析的叶绿素a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基于TM和HEPERION图像利用此模型生成了叶绿索a浓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光谱分解模型可以作为遥感监测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体藻类叶绿素浓度与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09,自引:6,他引:103  
通过研究内陆水体反射光谱特征与藻类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藻类叶绿素高光谱定量遥感模型。在实验地太湖地区,采用高分辨率地物光谱仪实地测量了湖水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00-1100nm)的反射光谱曲线,并且同时采样分析叶绿素、总悬浮固体物质浓度等水质参数。研究发现在叶绿素浓度较高时(〉5μg/L),水体光谱反射比R705nm/R675nm、叶绿素在700nm附近反射峰的位置等与叶绿素浓度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水色光谱分析与多成分反演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军武  田国良 《遥感学报》1997,1(4):252-256
影响水体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因素除大气候正外,主要是对水体(海洋)光谱与水体所含物质成分之间的作用机理了解得不够。由于水体光谱的机理与陆地地物波谱的机理有很大的差别,共光谱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也不一样。该文首先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地叶绿素、悬浮泥沙、黄色物质为主要水体成分的水色机理,以及遥感反射率与各成分散射与吸收的关系,确定了进行水体光谱分析所必须的关键参数,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快局域水体的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实测光谱数据和水深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泥沙浓度在水深遥感中具有重要意义。泥沙含量决定水体光谱反射率与 水深的相关性方向: 泥沙含量较少的清水区,光谱反射率与水深呈负线性相关; 而在泥沙含量较高的浊水区,光谱反射率与水深 数据呈正线性相关。以此为依据,对水体进行清/浊水体的光谱分别处理,可提高水深的光谱反演精度。同时,结合实测水体光谱 进行不同光谱分辨率的模拟分析,发现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将有助于提高水深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测光谱估测太湖梅梁湾附近水体叶绿素浓度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遥感方法测定水体中叶绿素含量的核心问题是建立遥感数据和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关系;利用太湖梅梁湾附近水体的实测光谱和水质采样实验室分析,从数量上揭示了位于682nm附近和706nm附近对叶绿素含量估测最重要的两个光谱特征,分别通过比值(R706/R682、R706/R572)、微分、面积、峰高、峰谷距离以及反射峰位置等建立与叶绿素浓度的线性或非线性相关回归模型,通过R2、平均误差以及RMS误差等的分析对比,认为比值和反射峰位置对叶绿素浓度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是估测太湖梅梁湾附近水体叶绿素浓度的最好方法,其中与反射峰位置的指数关系R2达0.9199,与R706/R682的直接线性关系R2达0.9038。相对于706nm附近的峰谷距离、峰高以及反射峰面积而言,反射峰的位置是指示叶绿素浓度最敏感的变量;572nm附近、682nm附近以及706nm附近等三个波段对探测叶绿素a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光谱遥感反射比的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旨在寻找叶绿素a的高光谱遥感敏感波段并建立其定量估算模型。通过对太湖水体的连续监测,获得了从2004年6月到8月3个月的太湖水体高光谱数据和水质化学分析数据。利用实测的高光谱数据分析计算太湖水体的离水辐亮度和遥感反射比;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寻找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敏感波段,进而建立反演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遥感定量估算模型,并用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研究发现,水体的遥感反射比光谱在719nm和725nm存在两个峰,其中719nm处的峰更明显且稳定。通过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用这两个峰值处的遥感反射比参与建模可以提高叶绿素a的估算精度;并且认为由反射比比值变量R719/R670所建立的线性模型对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精度最理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际测量试验区的积水沉陷区水深值,了解水体光学特性随水深不同而引起的衰减特征变化,建立水深与光谱特性响应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获取水深信息的最佳波谱范围;揭示了叶绿素、悬浮物质、CDOM等水体组分与水体光谱特征变化的关系,探讨因水体各主要组分变化而引起的水体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海岸悬浮泥沙定量化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及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研究的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简单分类、对比分析得出其优缺点,并针对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不足和目前遥感技术在悬浮泥沙定量反演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肤浅见解。  相似文献   

12.
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   总被引:69,自引:5,他引:64  
利用地面光谱仪的测量数据 ,进行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的机理性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鲜叶片 7种化学组分含量与其光谱特性的统计关系 ,分别建立了反射率 ρ及其变化式 1/ρ、logρ和ρ的一阶导数Kρ 与化学组分含量的统计方程 ,并对这 4个指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由叶片的精细光谱特征较好地反映出化学组分含量 ;特别是利用Kρ 作为因子 ,使置信水平提高到 99% ,尤以对粗蛋白质、N、K含量反映最好 ,R2 均达到 0 8以上 ,粗蛋白质可达 0 95 6 4,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在中国利用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牛铮  赵春江 《遥感学报》2000,4(2):125-130
利用地面光谱仪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学组分的机理性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鲜叶片7种化学组分含量与其光谱特性的关系,分别建立的反射率ρ及其变化式1/ρ、logρ和ρ的一阶导数Kρ与化学组分含量的统计方程,并对这4个指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了评价。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由叶片的精细光谱特征较好地反映出化学组分含量;特别是利用Kρ作为因子,使置信水平提高到99%,尤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高光谱数据光谱的波段宽度逐渐变窄,如何从海量的光谱数据中找到最优的光谱波段反演叶绿素含量,成为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在测量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6种主要树种的光谱数据和叶绿素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叶绿素指数(CI)和回归方法反演叶绿素含量,并分析了波段宽度对反演叶绿素含量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波段宽度会影响到叶绿素反演的精度,当波段宽度为30nm时,叶绿素含量与"红边"区域(700nm-730nm)和近红外区域(770nm-800nm)叶绿素指标(CI)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决定系数可达到77.62%,均方根误差为10.6ug/cm2。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水体光谱特性及悬沙浓度遥感估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黄河口含沙水体野外遥感光谱反射率的观测实验,探讨了黄河口水体表观光谱特性,分析了悬浮体中有机颗粒含量和悬沙粒度对光谱特性的影响。针对Landsat TM/ETM^+影像波段特性,对黄河口含沙水体在其可见光至近红外4个波段的光谱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结合表观光谱观测数据建立了经验回归函数,以估测不同时相黄河口水体表层悬沙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河口表层悬浮泥沙气象卫星遥感定量模式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李四海  恽才兴 《遥感学报》2001,5(2):154-160
根据多时相NOAA AVHRR卫星遥感数据和准同步实测表层含沙量资料,分别利用经暗像元大气校正的遥感图像灰度值、R1-R2相关关系曲线的斜率,以及泥沙指数等参数,建立泥沙遥感定量模式(灰度法、斜率法和泥沙指数法),并对3种模式的效果和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灰度法由于只用了单个波段的光谱信息,模式的相关性较差;斜率法通过计算R1-R2关系曲线的斜率,达到大气校正的目的。但由于在泥沙浓度交界面存在斜率值跃变现象,会影响最终效果;泥沙指数法综合运用了Ch1,Ch2波段的光谱信息,模式的相关性较好,可获得层次丰富泥沙图像。  相似文献   

17.
基于Hyperion影像的水稻冠层生化参量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小区实验与大田应用相结合的方法, 依据扬州实验小区地面实测拔节期、抽穗期及灌浆期的水稻叶片、冠层光谱及氮和叶绿素含量, 采用光谱吸收特征和植被指数分析方法, 得到估算水稻氮和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光谱特征参数; 结合覆盖江苏姜堰地区大田的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 建立反演水稻冠层氮和叶绿素含量的模型, 对研究区大田水稻冠层氮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反演及制图。结果表明: 经波深中心归一化方法分析, 发现以670nm为中心的光谱吸收特征面积与水稻氮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基于反转归一化光谱, 结合560nm和670nm两个波段, 建立的植被指数NDVI560_670能很好地反演水稻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植物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遥感探测方法, 首先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遥感的基本情况、荧光光谱特征和应用, 接着介绍了日光诱导荧光遥感研究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包括植被指数法和Fraunhofer线提取法, 以及日光诱导荧光在植物胁迫探测中的一些应用。最后, 对叶绿素荧光遥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