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和以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2.…  相似文献   

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食物网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海洋鱼类食物网是海洋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之一,从多种海洋鱼类食性类型的综合分析,阐明食物网营养级的能流途径,为改造海洋生态系统,减少食物链的环数而提高水域生产力。因此,深入研究海洋鱼类食物网,对于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国外在河口红树林群落,以残屑(detritus)为基础的食物网研究已有报道[1];对河口游泳动物食物网也发表过综合论述[2]。  相似文献   

3.
蒋国先 《海洋信息》1998,(4):22-22,29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洋鱼虾贝藻等生物品种有20278种,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的主要经济鱼类有150多种,其中优势品种20多种。我国的海洋水产品产量也在逐年上升,1996年我国海洋水产品总量达1560万吨。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尽管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海洋二、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但海洋渔业仍是海洋三次产业中最主要的产业部门。进入90年代以来,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生产结构失衡、病害严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渔...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的报告,海洋已经承担了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缓冲作用,现在看来,这种缓冲作用已经到了海洋的极限,垂死的珊瑚和海洋渔业鱼类数量的减少,预示着海洋正处在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而且,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直接后果,例如极端天气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近几年,飓风、极端暴雨洪水就是例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说:"海洋维持和保护着我们的星球,也保护着我们人类,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使我们的海洋生病。"自1970年以来,海洋一直是人类对应全球气候变暖的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FAO对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年可捕量的总体估价是,经济鱼类为1.04亿吨,经济甲壳类23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灯笼鱼类为1亿吨,南极磷虾1亿吨以上。即使不考虑南极磷虾,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年可捕量也要比目前的渔获量高出2倍以上,其中公海资源、中层鱼类可捕量1亿吨,金枪鱼25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竹荚鱼类250万吨。通过对世界各海区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资源潜力的综合分析,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仍具  相似文献   

7.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1世纪后,海洋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势必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海洋渔业是人类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产业之一,“海洋强国”战略通过“科技效应”和“环保效益”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应用双重差分法,以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对照组,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进行评价。就海洋渔业整体而言,“环保效应”大于“科技效应”,“海洋强国”战略并未推动海洋渔业产量的整体发展。进一步细分发现,“环保效应”对海洋捕捞业影响较大,而“科技效应”对海水养殖业影响较大。“海洋强国”战略抑制海洋产业的粗放式发展,对海洋产业的全面提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5年我国正式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这是我国海洋渔业管理领域一项最为重要的制度。这是主要针对近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了缓解不断增多的渔船数量以及捕捞强度过高等现象对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压力,而采取的专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是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对环渤海区域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进行专门的法律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三沙市位于中国地理最南端,海域面积辽阔。渔业在三沙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海洋渔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发海水健康养殖技术,大力推广鱼-贝-藻复合养殖和离岸养殖等海洋新生产力模式,提高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海藻养殖比例和规模,强化海洋科技和战略研究,保障三沙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战朝 《海洋测绘》2005,25(3):78-7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陆上资源日趋紧张,人类的海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目光逐渐投向海洋,沿海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海洋边界的确定不仅对各国国家主权和管辖范围内的海洋区域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这些国家在海洋渔业、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史磊  秦宏  刘龙腾 《海洋科学》2018,42(11):126-134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目前世界海洋捕捞业进入"零增长"的徘徊期。当前世界海洋捕捞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洋渔业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洋捕捞业管理制度日益严格,世界海洋捕捞业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海洋捕捞业技术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面对世界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继续发展资源养护型海洋渔业,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海洋捕捞业管理措施,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的开发,重视海洋捕捞业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是辽宁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功能区划是建设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在研究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通过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发展渔业第三产业、优化远洋捕捞产业、加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的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开发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是使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围的前提和基础。今后几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便有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渡捕捞,不仅直接使经济种鱼类濒临灭绝,同时还导致了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生境丧失等各种海洋环境危机,对于传统渔业管理的尴尬处境,海洋保护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文章阐述了传统管理体制所存在的缺陷,系统地说明了海洋保护区在渔业管理上的作用机制,并对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东海浮游动物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浮游动物生物量属于海洋次级生产力的范畴,在海洋食物链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其生产力大小的探讨,可以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潜力和开发远景,由此可以看出浮游动物生物量,是渔场调查中必要的基础资料。东海是我国海洋渔业十分重要的开发区域。这里有鲐鲹等中上层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底层鱼类。这些鱼类都有比较广泛的食性[2,3],在它们发育早期或者直到成年阶段,必须有依赖浮游动物为食的时期。因此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经济鱼类的幼鱼或成鱼的数量分布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为1971年7月至1974年6月,共历时4年,在北纬27°—32°、东经127°以西海区所进行的35个航次,1577个测站的调查资料。采集系用大型浮游动物网(口径80厘米,网目每厘米15个)由底到表垂直拖网。  相似文献   

16.
吴光宗 《海洋科学》1979,3(1):39-43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东海水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几千年来我国渔民通过捕捞实践,对栖息在近岸浅海区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鲅鱼、鲳鱼、鲐鱼、鲱、鯷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生活习性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生产经验。解放以来,新中国的海洋渔业工作者和海洋科学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也曾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和提高。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活动已逐渐向远海和外海扩展,一些大洋、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物资源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牛物,其中巳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足人们卜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纪明 《海洋科学》1983,7(6):54-54
应邀来我国访问的库欣(D.H.Cushing)博士,系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的海洋生态学家。他长期以来,从事海洋鱼类资源变动、水域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先后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并著有《渔业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的多重压力,严重地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普遍把目光转向了广阔的海洋,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作为海洋开发较早的苍南县,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潜力。为进一步发展苍南海洋经济,现就如何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韩国的渔业发展早期阶段,渔业是与农业并重的支柱产业,在出口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二十年以来,由于持续的无序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萎缩,韩国的海洋渔获量明显减少.近海渔业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从1980年的56.9%减少到了2005年的40.0%.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引起的捕捞区域缩小,使得韩国海洋渔业从近海捕捞转向远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制定了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的政策,减少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依赖性.通过对韩国海洋渔业管理的研究,得出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