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燕  黄凯安  江晓南 《台湾海峡》2006,25(1):110-116
通过对1961~2001年福建前汛期降水与东亚前冬季冬季风强弱与副高强度间的相关性等统计分析表明:前冬季冬季风强(弱)年,前汛期西太平洋副高偏弱(强),福建降水偏多(少),此外,本文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旱涝年份前冬季500hPa环流形势差异.其结果显示:旱(涝)年前冬季,东亚大槽偏弱(强),冬季风减弱(增强),副热带高压偏强(弱)。  相似文献   

2.
1993年秋汛的带鱼资源密度略低于1992年同期,秋汛带鱼资源利用数量也较1992年减少,但到冬汛开捕前的资源密度将基本与1992年相近,资源仍属低下水平。预计1993年冬汛带鱼相对渔获量与1992年持平或略超过1992年水平,预报量为12±1万吨,即11~13万吨,汛期近常年。渔汛前期浙江北部渔场生产较有利。  相似文献   

3.
2020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环流呈3波型分布,西风带槽脊较常年明显偏强.位势高度距平场显示,东亚中纬度地区处于负距平区,东亚大槽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偏强.我国近海出现了 11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冷空气大风过程7次,冷空气和入海气...  相似文献   

4.
基于太平洋海面温度(SST)、大气环流及青岛降水量资料,分析并发现了青岛汛期(6—9月)降水量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存在重要联系。当PDO处于冷位相时,西北太平洋区SST偏高,北美沿岸以及热带中东太平洋区SST偏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脊线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青岛汛期降水量偏多,反之偏少。定义了一个新的太平洋SST距平指数SSTI,该指数包含了西北太平洋与热带中东太平洋SST距平反相变化的协同影响,也包含了PDO与ENSO的协同影响。与PDO指数、西北太平洋及热带中东太平洋SST相比,该指数与青岛汛期降水量相关性更好,通常SSTI正指数对应着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面积偏小、强度偏弱,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青岛汛期降水量偏多,反之偏少。SSTI指数可作为青岛汛期降水量预测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5.
对2种东亚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1种能较好地表征山东夏季降水的夏季风指数。研究了山东旱涝年以及强弱季风年500hPa高度场、850hPa风场、热带洋区OLR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异常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影响山东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海陆热力差指数是1种较适合研究山东夏季降水的东亚夏季风指标。强(弱)指数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较常年偏强(弱),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偏弱(强),walker环流偏强(弱),北半球500hPa环流形势呈EAP(负EAP)遥相关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偏南偏弱),山东夏季以多雨(少雨)年份居多;春夏季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与山东夏季降水之间存在着遥相关关系,两者遥相关的可能机制是热带强迫所激发的大尺度准定常Rossby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搞好渔业生产对支援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意义重大。渔场海况速报,是一项旨为渔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为同期渔情预报给出有关依据,是其目的之一。就海洋、水产科研等部门而言,提供准确、及时、应用方便、短期见效的海况速报,为渔业生产服务,是一个日趋重要的课题。本着改革和开拓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建立渔场海况速报网,为我省海洋渔业服务等问题,拟提出下列建议。 一、建网的必要性 浙江近海渔场地处中纬度,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南起北纬27°00′,北迄北纬31°00′,渔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浙江近海自然环境优越,渔业资源丰富,历史年产量达万吨以上的主要经济鱼类有17种;其中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的鱼种有带鱼、马面魨等。浙江近海渔场四季主要汛期有:春、夏大黄鱼汛和乌贼汛;秋、冬鲐鯵鱼汛和带鱼汛。近年冬季带鱼汛投产机帆船达2600余对,总产量近28万吨,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渔汛之一。 浙江省海洋渔业生产,春夏捕捞产卵、索饵鱼群;秋冬捕捞索饵及越冬过路鱼群。汛期的形成除受鱼虾类本身的生理特性支配外,还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故环境因子水温、盐度、潮流、饵料生物及风、气温、降水等的分布和变化,都与四季汛期进展有关。为了海洋渔业生产之需要  相似文献   

7.
春季北黄海西部冷水团强度的年际差异及其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北黄海西部的烟威渔场,在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鱼虾集群条件和渔场位置的变化,受北黄海冷水团的强弱影响很大。尤其是春季,是冷水团形成的初期,水体不稳定,其影响就更为明显。在冷水团强度强的年份,鱼群活动偏向近岸,垂直活动较差;在冷水团强度弱的年份,鱼群分散,垂直活动明显。所以,摸清冷水团强度的变化,对了解春季  相似文献   

8.
利用1949~2003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5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TC)活动的气候特征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厄尔尼诺次年TC频数较常年稍有增加;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显著偏多,增加明显的月份主要是8月和9月,拉尼娜次年,影响山东TC频数偏少.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越大,影响山东的TC频数越少;(2)影响山东的TC数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呈正相关,并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影响山东的TC多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有较强的负距平区,影响山东的TC少年,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正距平区;(3)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强度偏强.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强度明显偏弱.影响山东的TC强度厄尔尼诺年要比拉尼娜年强很多;(4)影响山东TC偏强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有较强的正距平区,影响山东TC偏弱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有较强的负距平.综上说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高低对影响山东的TC频数和强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渤海蓝点马鲛短期渔情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晟  周彬彬 《海洋学报》1988,10(2):216-221
本文报道了水文环境因子在生殖洄游群体的短期渔情预报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春汛水温、盐度、气温等因子与渔期及中心渔场的相关程度.预报的主要参考指标是:(1)利用4月上旬表层水温作为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ius(Cuvieret Valeniennes)初鱼期的预报因子,其准确率较高;(2)利用4月上旬表层水温10℃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和位置,可作为判断蓝点马鲛中心渔场的范围和位置的重要指标.生产实践证明,1972年以来的十余年的蓝点马鲛汛期预报,正确率较高,此预报方法,在群众流网渔业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取得了较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鱼山—大陈海区的环境调查,叙述了秋汛鲐、鲹鱼中心渔场与浮游动物量的变化,沿岸低盐水系与外海高盐水系消长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心渔场的形成,必须具备水系交汇区和较丰富的饵料生物环境。图4,表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1.
东海近海渔场航空测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及时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和准同步的渔场环境数据,为东海近海冬季带鱼汛捕捞作业提供海况信息速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海洋预报区台联合于1986年10—12月,在东海近海使用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式测温浮标、罗兰C导航定位仪、彩色录像机等系统设备进行了五次渔场航空测温,测温精度小于±0.5℃。依据所测数据及时对监测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常年和前一年同期温度场作了对比分析,在监测现场还发布了五期测温速报。飞行监测范围为东海冬季带鱼洄游的主要渔场,即北纬28°-32°和东经124°以西海域。所获测温数据,由于具有快速、准确、同步和传输及时的优点,在冬季带鱼汛的生产指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75—1981年东海断面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西北部海域(北纬28°—33°,东经125°以西)盐度锋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指出了该区盐度锋终年存在,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盐度锋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台湾暖流的强弱、径流量的多寡以及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盛衰,盐度锋的位置与邻近海域渔场的关系密切,中心渔场一般位于盐度锋的外海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仪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温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逐月气温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数据、NOAA提供的全球海表温度数据及美国冰雪中心的海冰数据,分析了1951—2011年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两种典型空间分布型态-全国一致型和南北相反型,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这两种分布型态均具有显著的趋势变化特征。同时,分别探讨了大气环流及外强迫因子的趋势变化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趋势变化的海温(冰)等外强迫因子与东亚大气环流系统之间的相互配置及贡献。结果表明,强的热带海温异常变化是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及冬季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外强迫因子。当热带印度洋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同时偏高(低)时,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弱(强),AO处于正(负)位相,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冬季气温呈一致偏高(低)变化;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偏高(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AO指数为负(正)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的配置时,冬季气温易呈北冷(暖)南暖(冷)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金秉福 《海洋科学》1998,22(5):70-71
1 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概况1 .1 渔场数量、面积及主要鱼类主要渔场有莱州湾、烟威、石岛、青海、海州湾、连青石等 ,总面积 5 0 0 0 0 n mile2。渔区分两个 :一个是渤海湾渔业区域 ,面积约 2 70 0 0 km2 ,各种鱼类约 10 0种 ,主要经济种类有小黄鱼、黄姑、鲅鱼、鲐鱼、带鱼、鲆鲽鱼、鱼是鱼等。另一个是黄海渔业区域 ,10~ 14m以内等深线海域面积 1400 0 0 km2 ,鱼类 2 0 0余种 ,主要经济种类有小黄鱼、大黄鱼、带鱼、叫姑、真鲷、鳗鱼、青鱼等。近岸渔场是山东省渔业生产的主要作业区。包括 :( 1)黄河口附近渔场 ,主捕小黄鱼、鳓鱼等 ;( …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9—2015年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1982—2012年青藏高原70个测站资料计算得到了地表感热通量数据,首先分析了高原低涡的统计特征和夏季地表感热通量的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青藏高原夏季低涡活动与地表感热通量强弱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79—2015年,夏季(6—8月)高原低涡生成个数大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最多达87个/a,最少为47个/a,集中在西藏那曲、青海玉树以及青海格尔木地区,且大部分低涡活动维持2~3个时次(12~18 h);青藏高原夏季地表感热通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南强北弱,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呈现出南弱北强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夏季高原低涡活动与感热异常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偏强(弱)时,低涡生成个数偏少(多)。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量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辽渔1号"在西南大西洋(57°W—60°W,41°S—47°S)的柔鱼生产调查资料,对作业渔场的渔获量和水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探讨了周产量(t/week)与各水层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周产量在70t以上的作业区域全部在60°02′W—60°40′W,44°59′S—46°04′S范围内(简称南渔场),周产量在70t以下的作业区域绝大多数集中在57°47′W—58°2′W,41°54′S—42°2′S范围内(简称北渔场);(2)南渔场渔获的表层水温在12.2℃~15.1℃,北渔场渔获的表层水温在10.0℃~12.3℃,两渔场在20~70m水体均出现了强度不等的温跃层;(3)整个作业区域,周产量与水温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8515,其中南渔场相关系数R=0.9985,北渔场相关系数R=0.9313。  相似文献   

19.
采用EOF(Emp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汛期降水的不同空间分布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印度洋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以全省一致型和东南—西北反相型两种模态为主;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主要影响福建整个汛期降水总量的多寡,当西太平洋夏季风较强(弱)时,福建整个汛期全省降水偏多(少);而印度洋夏季风则主要影响福建汛期降水量东南-西北向差异,即ISM强(弱),福建东南-西北部降水差异增大(减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以下简称ECMWF-Thin)产品和模式水平分辨率为9 km的华东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V1.0(以下简称SMS-WARMS)产品,对山东半岛2016—2017年汛期35个暴雨日(26次过程)的暴雨预报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对于降水强度,ECMWF-Thin预报偏弱导致暴雨和大暴雨漏报率偏高,大暴雨几乎全部漏报,当其预报有50mm以上降水时出现暴雨的概率达90%以上,SMS-WARMS则预报降水量偏强、空报率较高,SMSWARMS降水强度量级预报总体优于ECMWF-Thin,24 h预报能力最佳; 2)对于强降水开始时间的预报,两家模式均表现为偏晚为主,且偏晚3 h以内的概率较大,在参考其预报结论的基础上可适当提前3 h; 3)对于强降水落区,ECMWF-Thin略优于SMS-WARMS,SMS-WARMS对台风暴雨的落区预报较为精准,而其他类型暴雨的落区ECMWF-Thin预报多偏南或偏向西南1°以内,因此预报员需向偏东或东北1°范围内的区域调整; 4)对于强降水范围大小的预报,ECMWF-Thin预报暴雨范围偏小的概率较大,而SMS-WARMS预报范围偏大的概率较大,因此需综合考虑两种数值预报结论进行折中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