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部湾海洋动物的石油烃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中报道北部湾东北和东南部水域32种鱼类,2种头足类,1种双壳类和1种甲壳类动物的总石油烃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7.18,19.6,9.27和23.4μg/g干重。两水域鱼类样品的总石油烃含量水平相似。鱼类的总石油含量与其栖息水层和食性有密切关系。所测样品劳光光谱特征与轻燃料油和机油的相近。北部湾鱼类的石油烃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文中报道北部湾东北和东南部水域32种鱼类,2种头足类,1种双壳类和1种甲壳类动物的总石油烃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7.18,19.6,9.27和23.4μg/g干重。两水域鱼类样品的总石油烃含量水平相似。鱼类的总石油烃含量与其栖息水层和食性有密切关系。所测样品的荧光光谱特征与轻燃料油和机油的相近。北部湾鱼类的石油烃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海洋鱼类个体石油烃含量的频率和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的石油污染概况,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的频率分布和区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石油烃的检出率为100%,石油烃含量的频率特性表现为F分布,其中近90%的鱼类石油烃含量为1-15μg·g^-1(干重);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p〈0.05)和红海湾(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台湾浅  相似文献   

4.
三都湾网箱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福建三都湾网箱养殖区的3种主要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结果表明:三都湾3种网箱养殖鱼类大黄鱼、鮸鱼和鲈鱼体中石油烃含量的范围是(0.69~7.48)×10-6(m/m,湿重,下同),总平均值3.63×10-6(m/m).3种网箱养殖鱼类体石油烃含量水平为大黄鱼>鲈鱼体>鮸鱼.养殖鱼类石油烃含量明显低于养殖贝类的含量,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对养殖鱼类石油烃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还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其它海域鱼类石油烃含量水平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的石油污染概况,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的频率分布和区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石油烃的检出率为100%,石油烃含量的频率特性表现为F分布,其中近90%的鱼类石油烃含量为l-15pg·g-'(干重);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尸<0.05)和红海湾(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台湾浅滩(尸<0.01),其余的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对非洲鲫鱼血清电解质和胆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勤  王桂兰 《海洋通报》1997,16(1):35-38
本文通过分析非洲鲫鱼血清电解质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石油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石油对血清电解质没有影响;(2)石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3)石油对非洲鲫血清胆固醇产生作用的浓度阈值小于0.24mg/L,认为血清胆固醇可以作为石油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石油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沈竑  张勤  徐韧  王桂兰 《海洋学报》1998,20(4):60-64
本文通过分析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石油对鱼类的致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能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石油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产生作用的浓度阈值为0.05mg/dm3.分析鱼类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为诊断石油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台湾浅滩西部水域鱼类、虾类和软体头足类动物的总石油烃含量,分析了主3类动物样品的荧光光谱特征,并将本文数据与南海其他水域海洋动物的石油烃含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河北黄骅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北黄骅沿海1995年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1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污梁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黄骅沿海1995年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1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油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在俄罗斯海洋陆架上有3个工业油气田准备开采 ,即施托克曼诺夫天然气和凝析气田、普利拉兹洛姆石油凝析气田和北库页岛石油凝析气区。在巴伦支海中 ,施托克曼诺夫气田和连接它与科拉半岛沿岸企业的交通线占据了相当大的海区 ,在其中进行着繁忙的捕鱼工作。在石油外溢、钻孔泥浆抛出、石油和凝析气运输的情况下 ,首先影响到浮游鱼类 ,增大其死亡率。在氧化作用下 ,石油形成妨碍光合作用的聚合物薄膜。石油污染破坏浮游植物的正常发育 ,当石油浓度大时它们就完全停止发育。石油化合物对浮游动物也有同样的影响。沉淀的烃类重组分和随着生物的…  相似文献   

12.
思源 《海洋世界》2011,(10):16-19
20世纪孛刀,陆上石油开采已经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在美国,各大石油公司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能留给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具有常识的石油商人都相信,大量石油埋藏在海底等待着他们去开发。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优势种,并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春、秋季鱼类质量密度分别为210.50 kg/km2和829.06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8.08×103 ind/km2和165.94×103 ind/km2。春季鱼类资源密度在调查海域的西北部较高,东部较低,而秋季鱼类资源密度在东部海域较高,西北部海域较低。两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秋季为细条天竺鲷、日本发光鲷(Acropom japonicum)。鱼类种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但是都以西部以及西北部靠近近岸岛屿的海域种类数较高,大部分鱼类栖息在50~80 m水深海域。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底层温度、表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鱼生长激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登  双宝  陈荣忠  杨丰 《台湾海峡》2001,20(Z1):85-90
鱼生长激素是鱼类脑垂体中分泌的促进生长的单一亚基的蛋白激素.它参与鱼的生长代谢,能够加速蛋白质合成和脂类降解等生理功能.鱼生长激素能够大大地加快鱼类的生长,在鱼类的水产养殖领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阶段鱼生长激素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育种和鱼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表达两个方面,且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 T. & S.)是鲱亚日(Clupeoidei)鳀科(Engrau1idae)的一种近海中上层小型鱼类,太平洋西北海区,如我国、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水域均有分布。鳀类可供制鱼粉、鱼酱、鱼干或提炼鱼油等。近十多年中,全球渔业捕捞产量增加最大的是鳀科鱼类;最突出的是秘鲁鳀鱼(E. ringens) 其产量曾跃居世界第一位。 各国学者对鳀鱼类作了不少研究,尤其是欧洲学者对欧洲鳀鱼(E. encrasicholus) ,日本学者对鳀鱼,在繁殖习性、种群、洄游、分布和生产预报等方面作了不少研究。我国对这种鱼类过去注意得很少。根据捕捞经验,水产部门、科技工作者及渔民都认为,这种鱼类资源潜力不小,因而把它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但由于研究不够充分,捕捞加工技术也未完全解决,目前这种鱼类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石油很多吗?这个问题不是地质的,而是经济的,更正确地说是政治的。不管科学家、经济学家,还是开采石油的人们(通过经营石油而获得垄断性巨大收入)讨论石油数量有多少,都表现出一定的忧虑:这个原料还能开采多少年?是否到了过渡到另一种可选择性燃料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黄海海域生物质量调查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自山东日照至长江口范围内江苏黄海海域18个站位的野生鱼类和甲壳类经济动物体内的污染物水平,监测项目包括:重金属Cu,Pb,Cr,Cd,Hg,总As和石油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污染负荷评价。从地域分布来看长江口和吕四港的整体污染水平较高,污染负荷指数为0.35;海州湾和东沙污染水平相当,污染负荷指数为0.25;东沙Cd污染较突出。从生物种类来看鱼类和甲壳类的总As含量较高;大部分生物均发现中度石油烃污染;甲壳类生物体内Cd含量濒临超标限;其余各类生物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标准值。  相似文献   

18.
摘 要:为了解天津近海鱼类群落结构和食性功能群结构的组成,于2018年4月、6—11月采用底拖网采样对该海域鱼类资源进行调查,以阐明天津近海鱼类资源群落结构和食性功能群结构现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23种,隶属于6目14科20属,其中鲱形目6种,胡瓜鱼目1种,鲉形目1种,鲻形目1种,鲈形目12种,鲽形目2种。月间优势种以小型鱼类为主,其中矛尾鰕虎鱼为各月共有优势种。根据鱼类栖所类型划分,大陆架浅水底层鱼类9种,大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7种,大陆架浅水中底层鱼类共4种,大陆架岩礁性鱼类2种,大陆架大洋洄游性中上层鱼类1种。根据鱼类适温类型划分,暖温性鱼类15种,暖水性鱼类6种,冷温性鱼类2种。据月间CLUSTER聚类和MDS分析结果可知,天津海域月间鱼类群落结构分为3个群组,其中6—9月为一组,10、11月为一组,4月为一组。根据各鱼种食物组成的出现频率百分比组成进行聚类分析,天津近海鱼类群落由6个功能群组成,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 广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鱼食性功能群和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研究表明,天津近海鱼类种类较少,且以小型鱼类为主,以杂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和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为主要功能群。  相似文献   

19.
东山湾鱼类食物网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85种经济鱼类的食物关系,结果表明,东山湾鱼类的食性类型可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食性;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食性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等6种,这些鱼类可分为4个营养级:(1)杂食性鱼类;(2)低级肉食性鱼类;(3)中级肉食性鱼类;(4)高级肉食性鱼类,其中低级肉食性鱼类占优势。东山湾 鱼类食物网的能量流动可简要归纳为6种途径,小公  相似文献   

20.
鱼类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病毒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宿主几乎遍及所有养殖鱼类。近年来,鱼虾病毒性病害给鱼类增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鱼类特定的水生环境特点,使得鱼类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他陆生动物更加困难。目前还没有控制鱼类病毒的有效药物,因而,对付鱼类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感染,而监测健康鱼以及对病毒携带者的有效检测和鉴定是有效预防的基础。本文简要综述应用于鱼类病毒检测和鉴定的主要技术。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强有力的武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最多,成效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