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关平差法是J.M铁斯特拉(Tienstra)于1947年首先提出,并在1956年作了系统的阐述,此后有关这类问题的文献相继出现。我国1964年发表的文献〔2〕,是从多元正态变量的联合分布密度出发导出了广义最小二乘原理和广义平差法(即相关平差法),这篇文章虽与铁斯特拉从线性变换理论出发的途径不同,但两者的平差公式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序贯平差抗差估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推导了参数平差模型序贯平差在参数可变情形下的M-M抗差及M-LS抗差解式,讨论了相应的影响函数及验后协方差。固定参数序贯平差抗差解为其特例。模拟计算表明,抗差序贯平差能有效地抵制粗差干扰。  相似文献   

3.
粗差估值型抗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量数据处理中,解差受到观测空间和设计空间的双重影响。本导出了粗差估值与解差的关系,进而得出了以粗差估值表示的LS估计的影响函数。  相似文献   

4.
在测量数据处理中,解差受到观测空间和设计空间的双重影响。本文导出了粗差估值与解差的关系,进而得出了以粗差估值表示的LS估计的影响函数。通过对粗差估值加以限制,根据等价权原理,实现LS估计对观测空间和设计空间的抗差性。算例表明,粗差估值型抗差估计对观测空间和设计空间均具有良好的抗差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抗差估计原理分别导出了几种不同类型测量平差抗差模型。讨论了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抗差估计在粗差探测及平差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的粗差深测技术,不仅辅助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将粗差探测与平差计算分两步进行。本文根据抗差估计原理,通过对观测值附加粗差的办法,制订不同的方案,分别进行抗差估计和LS估计。  相似文献   

7.
从1991年至1997年,我国先后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的布测,该网覆盖了整个中国大陆,通过该网的平差,建立了我国高精度的GPS参考框架,在全国GPS网平差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新的相关GPS基线向量抗差估计方案,并应用了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测站点坐标估计值的内外符合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基于相同的数学模型和平差方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独立开发了两套软件系统:“GPS平差之星2000”和“VECADJ”,并进行了相互比对,在自由网平差中,两套软件解算的所有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1毫米;引入某些GIS站固定基准后,其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6毫米。最终点的均方误差大约为8.6厘米,所有GPS点位的均方误差均值约为1.2厘米。  相似文献   

8.
探讨水准标尺的零点差之差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粗差修正与粗差剔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粗差修正与粗差剔除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的基本措施。本文基于均值漂移模型论证了粗差剔除与粗差修正估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粗差修正和粗差剔除均基于同一均值漂移模型时,二者求得的参数估值及残差二次型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0.
Helmert很早前提出的方差估值理论,近年来已被用于平差中确定观测值的正确权(如〔1〕、〔3〕、〔4〕等)。本文给出形式较简且收敛较快的严密公式,列举了应用实例,可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抗差秩亏自由网平差在GPS网平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博  王晓梅  丁传庭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19-120,123,2
在讨论抗差估计与秩亏自由网平差2个模型的基础上,将抗差估计与秩亏自由网联合,建立抗差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并且将此模型应用于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经过实际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此模型能有效地抑制粗差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条件平差、混合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件平差、混合平差模型的抗差最小二乘解杨元喜条件平差模型、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和附有条件的参数平差模型与参数平差模型不同,它们均涉及条件极值问题。相应地,观测值受异常污染的抗差估计也涉及抗差条件极值问题。本讲座仍基于等价权原理介绍这三种模型的抗差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信息的观点出发,讨论了测量平差的抗差性和优效性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抗差估计理论和经典估计理论的本质区别。提出了测量平差抗差化的基本原则,并对几种估计的抗差能力和效率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赵财福 《浙江测绘》1988,(2):20-20,42
本文从理论上说明,简单地只根据平差后观测值改正数是很难正确发现观测值的粗差的,观测值粗差在平差改正数中的反映总是小于(最多等于)原始的粗差量,并且随多余观测数的增加,方差因子对观测值粗差有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坐标平差     
自从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测量平差之后,坐标平差就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为什么这个大家熟悉的方法,又来重提呢?阐述它的目的,是想把这方法改进一下,使它更方便,更有普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多维平差问题粗差的局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个水准网说明了依据改正数进行粗差处理可能导致错误,而且粗差能够被正确处理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局部分析法。局部分析法从多维平差问题的函数模型出发,根据设计矩阵得到一个被观测量的多个独立观测,包括被观测量的观测值和其他观测值的函数,并且给出了根据平差问题的设计矩阵搜索这些函数的方法。根据独立观测的数目即可判断被观测量的观测值能否容忍粗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真误差判断被观测量的独立观测所涉及到的观测值是否含有粗差的方法。最后用一个测角网说明局部分析法和粗差探测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大规模三角网和多点交会的平差,一般采用以坐标为未知数的间接平差,即坐标平差法。坐标平差又分为按角度坐标平差和按方向坐标平差两种,对于方向观测,本应按方向平差,但为了减少工作量,常常采用角度平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