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优秀的基础地质教程——评《构造地质学》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构造地质学》一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宋鸿林教授主编,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出版以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2.
生物地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地质学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生物地质学1生物地质学的意义生物地质学是研究生物圈与地球其它层圈相互影响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科学中,数、理、化、天均已与地学结合,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数学地质、地球...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大学环工学院国际科研合作进展朱敬毅(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抓住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地质科研与教育机构的联系,通过互派、互访、考察、进修等多种渠道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温霞  曾佐勋 《地学前缘》1998,5(1):142-142
岩石流变性质定量研究的构造地质学方法赵温霞曾佐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定量研究岩石流变性质的构造地质学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有下面四种方法。1应变折射方法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在顺层稳态剪切条件下,对于牛顿流体和幂律流体,在两种材...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海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一鸣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9-132
一种新的海进模式龚一鸣(中国地质大学地史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4)关键词海进,地层,沉积,模式一、实例和问题海进又名海侵,是地质学中基本的地质现象和过程。自Walther(1894)从理性角度赋予海进概念的地层学和沉积学意义以来,它就以人们广泛...  相似文献   

6.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5,34(1):130-130
获奖论文:《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2013年第5期)王永锋,男,1978年6月出生。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2008年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地质系Harry Green教授构造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地幔和  相似文献   

7.
贵州巴金区三叠系极低级变质岩系构造解析索书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是当代地质学前沿研究课题之一,国际地科联特设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工作组指导该领域的研究。对此项研究已经召开过多次国际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资助,由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和主办的“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讨会”于2007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举办。国内外专家共做了25场次的学术报告,其中参会的美方专家共15人,进行了16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获奖论文:《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2013年第5期)王永锋,男,1978年6月出生。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2008年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地质系Harry Green教授构造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地幔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21世纪地学研究中心"概况为培养跨世纪科技英才,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促进地学与新兴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推动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经学校领导研究批准,于1994年6月14日正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21...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07,34(11):34-34
2007年10月10日,“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它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工业大学美国国家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以及普渡大学联合共同成立的一个以非开挖工程及地下基础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中美联合学术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和美国普渡大学教授TomIseley博士为中心成立揭牌。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唐辉明教授任该中心主任,原国际非开挖协会主席Sterling博士、美国非开挖领域的创始人和开拓者Iseley博士以及美国德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炭系碳酸盐岩石区研究何镜宇,余素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由于沉积岩石和岩层中最大量地储存着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乃至地球发展的信息,在与沉积有关的诸如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分析以及储岩成岩作用等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13.
窦斌  罗群 《探矿工程》2005,32(11):47-47
2005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专业五十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100多位该专业校友、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1995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本系目前设置的专业有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偏重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制4年。专业内容上体现了地球科学类与材料科学类的渗透和交叉...  相似文献   

15.
全国"数学地质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研讨会"报道本次会议于1994年11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这次会上讨论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数学地质分组的有关筹备工作,交流了近年来各行业、部门数学地质工作的成就和学术成果,展望了21世纪数学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信息系统科研工作新进展吕建军张巧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于2008年10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发起和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报工作成效显著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揭晓,中国地质大学共有32项获资助,资助总金额357.5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18项,资助金额187.5万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14项,资...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12,(11):50-50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和无锡金帆钻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IDS-8000型智能化多功能钻进实验台研制成功,并通过工厂验收。该实验台将用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钻探试验室。  相似文献   

20.
《岩土力学》2006,27(8):1292-1292
2006年6月5日,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中国铁路工程协会、中国公路协会、浙江大学协办。刘光鼎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家映教授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