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我国大多数硼砂(酸)厂都以东北硼镁矿为原料。生产硼砂的主要方法是碳碱法,其次还有加压碱解法。生产硼酸的主要方法是硼砂与硫酸进行反应的复分解法,其次有个别工厂采用盐酸法、硫酸法、碳酸法和碳氨法。经扩试证明对品位比较低的矿石效果好的有亚硫酸法。东北硼镁矿一般含13%B_2O_3,硅酸盐和镁的含量高(含 MgO35~40%)含钙量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牛顿迭代方法计算给出硼酸钾溶液中硼酸根离子的物种分布图。研究给出溶液中硼酸根离子的类型、含量以及各硼酸根离子间相互转化方程式,并简单谈论了温度和浓度对硼酸根离子类型和含量的影响。在五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硼酸根离子物种为B3O3(OH)4-,B4O5(OH)42-和B(OH)3,而B5O6(OH)4-含量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偏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离子为B(OH)4-;在高浓四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物种为B3O3(OH)4-,B4O5(OH)42-和B(OH)4-。最后用Otakar和Casteel-Amis经验方程式分别研究了硼酸钾溶液的密度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牛顿迭代方法计算给出硼酸钾溶液中硼酸根离子的物种分布图。研究给出溶液中硼酸根离子的类型、含量以及各硼酸根离子间相互转化方程式,并简单谈论了温度和浓度对硼酸根离子类型和含量的影响。在五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硼酸根离子物种为B3O3(OH)4-,B4O5(OH)42-和B(OH)3,而B5O6(OH)4-含量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偏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离子为B(OH)4-;在高浓四硼酸钾溶液中主要物种为B3O3(OH)4-,B4O5(OH)42-和B(OH)4-。最后用Otakar和Casteel-Amis经验方程式分别研究了硼酸钾溶液的密度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4.
李武  赵云惠 《盐湖研究》1995,3(3):23-27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激光散射跟踪溶液中粒子粒度在不同时间的分布,求取粒子生长速率的简便而可行的方法,得到了大柴旦盐湖卤水在硫酸酸化过程中硼酸晶体的生长速率、并提出解决酸法提硼工艺中所得硼酸晶体粒度太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爱芸  姚燕 《盐湖研究》2007,15(2):50-56
根据以往相关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含硼水溶液中硼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与总硼浓度、溶液pH值、溶液离子强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随着总硼浓度的提高,硼氧配阴离子的聚合度加大,在pH值较高或较低时,聚硼离子的含量较少,主要以H3BO3和B(OH)4-的形式存在;同时,指出含硼水溶液存在普遍的过饱和现象,我国含硼盐湖卤水中的硼物种可以用B4O72-的综合统计形式表示。总结了硼酸盐水溶液中各种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Raman和NMR的归属。  相似文献   

6.
一项具有国际先进生产水平、西部最大的硼砂厂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建成,并一次试产成功。国内用硼镁矿生产硼砂通常都是用加压分解工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通过改变碱解硼镁矿的配方,达到了常压分解硼镁矿生产硼砂的目的,从而节省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1996年6月该工艺在格尔木藏铁公司投产,并且一次试车成功。该厂原生产硼酸车间经采用本工艺改造后,年生产硼砂可达七千吨。常压碱解法生产硼砂工艺具有流程短,技术投资省,操作简鱼等特点。采用该工艺,硼镁矿的分解时间仅为两小时,经过二个月的试生产,硼镁矿平均分解率达98%以…  相似文献   

7.
A1416从选硼后母液中萃取硼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详细报道了利用A1416萃取剂选硼后母液中萃取硼酸的研究结果.A1416对硼酸选择性高,总回收率83.80%,制得了高纯度硼酸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NBSSRM 95 1硼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不同温度以及是否加入甘露醇的情况下浓缩硼酸溶液后硼的回收率和11B 10 B比值。通过分析硼回收率和11B 10 B比值随温度和甘露醇变化的趋势 ,初步得出了浓缩硼酸样品的较佳条件为 :在被浓缩样品中加入甘露醇并在 8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浓缩。  相似文献   

9.
硼酸镁晶须的制备及生长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六水氯化镁、硼砂为反应物,氯化钾作助熔剂,通过高温助熔剂法在不同镁硼配比区域制备出尺寸和形貌不同的硼酸镁晶须,直径0.5~20μm,长30~500μm。镁硼摩尔比例1∶1~1∶4之间的对比实验结果为只在n(Mg):n(B)=1∶2~1∶4时,生成烧结块表层晶须;随着硼比例的增高,底部晶须的长径比增大。这表明高硼配比对硼酸镁晶须的完全生长至关重要;并推测硼酸镁晶须的生长机理可能为SLS机理。  相似文献   

10.
硼资源主要来自沉积硼酸盐矿床,其硼同位素组成携带着丰富的成矿及蚀变信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及统计全球沉积硼酸盐矿物δ11B值,分析发现硼酸盐矿物δ11B值主要受硼源、硼酸盐结构、pH值、后期蚀变及瑞利过程影响。不同试剂合成及不同盐湖产出的硼酸盐矿物δ11B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硼源是决定δ11B值的第一要素。同一矿床及全球沉积硼酸盐矿物间δ11B值均表现出钠硼酸盐(硼砂、三方硼砂、贫水硼砂)>钠—钙硼酸盐(钠硼解石、硼钠钙石)>镁硼酸盐(多水硼镁石、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钙硼酸盐(硬硼钙石、板硼石、白硼钙石、三斜硼钙石)>钙—镁硼酸盐(砷硼镁钙石、水方硼石),这与硼酸盐矿物中BO3/BO4比值及卤水pH值有关。原始沉积硼酸盐后期埋藏过程经历的蚀变反应会改变δ11B值:(1)次生硼酸盐矿物δ11B值比原生硼酸盐矿物低2‰~4‰,这是由于脱水反应中11B倾向进入流体相;(2)次生硼酸盐矿物δ11B值比原生硼酸盐矿物高0‰~1‰,这是因为瑞利过程中10B优先进入固相造成后期沉积硼酸盐矿物δ11B值升高0.3‰~2.5‰;(3)后期流体作用会显著改变δ11B值,主要表现在硅—锶硼酸盐矿物δ11B值与原生硼酸盐矿物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与多羟基化合物络合是去除和分离溶液中微量硼的有效手段,但我们对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盐的反应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测定硼酸/硼砂与木糖醇、D-果糖、D-山梨醇和D-甘露醇在水溶液中反应的pH、电导率及Raman光谱,综合对比研究了硼酸/硼砂与四种多羟基化合物的络合反应。对于多羟基化合物/硼酸水溶液,随着多羟基化合物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值降低,电导率显著增加。对于多羟基化合物/硼砂水溶液,随着多羟基化合物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都是首先明显降低,之后缓慢降低。为使硼酸/硼砂络合完全,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的物质量的比要大于2。四种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反应后,都出现了新的Raman峰,D-甘露醇与硼酸在溶液中反应后,在1 207 cm~(-1)处出现了较强的Raman峰。在四种多羟基化合物中,D-甘露醇与硼酸/硼砂的反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碳酸铷、硼酸化学计量比混合,蒸发溶液,直至五硼酸铷RbB5O8·4H2O晶体析出。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原子吸收光谱等实验方法,确定其化学组成及结构。298.15、333.15K时测量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电导、pH),并与经验方程进行拟合,研究五硼酸铷溶液的物化性质随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文献报道的平衡常数,实验测量的pH数据,采用牛顿迭代法进一步研究五硼酸铷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硼酸根离子对类型、含量以及物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人工模拟合成B_2O_3/MgO=3的过饱和氯化镁溶液,分别在20~60℃恒温条件下,在密封、无外界扰动条件下进行水合六硼酸镁盐结晶动力学实验测定。最后分离固相,经处理后,用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法进行物相鉴定。采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给出相应的结晶动力学方程。根据硼在水盐溶液中是以多粒子形式共存这一结论,提出不同水合六硼酸镁盐的结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军  高世扬 《盐湖研究》1995,3(3):28-33
实验研究了硼氧酸盐在水溶液结晶沉淀后液固相硼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硼氧酸盐结晶固相的硼同位素组成与溶液相PH、硼浓度及析出固相后固液相硼摩尔比有关,不仅存在正的硼同位素分馏效应,而且存在负的硼同位素分馏效应。  相似文献   

15.
碳酸铷、硼酸化学计量比混合,蒸发溶液,直至五硼酸铷RbB_5O_8·4H_2O晶体析出。经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原子吸收光谱等实验方法,确定其化学组成及结构,298.15、333.15K时测量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电导、pH),并与经验方程进行拟合,研究五硼酸铷溶液的物化性质随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文献报道的平衡常数、实验测量的p H数据,采用牛顿迭代法进一步探讨了五硼酸铷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硼酸根离子物种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模型计算了KCl-K2SO4-KBO2-H2O体系及其子体系的溶解度。模型I假设溶液中只有一种硼物种B(OH)4-,模型II假设溶液中有4种硼物种,分别对应于B(OH)3、B(OH)4-、B3O3(OH)4-和B4O5(OH)42-。模型I与模型II的溶解度计算结果接近,且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采用模型II计算了上述体系溶液中的硼物种和OH-的浓度。各硼物种的浓度主要受溶液中总硼浓度的影响,而很少受KCl和K2SO4的影响。计算结果说明在计算偏硼酸钾溶液体系溶解度时,可近似认为溶液中硼物种只有B(OH)4-。模型II可用于计算含偏硼酸钾体系的pH值。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为复杂偏硼酸钾体系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溶液体系中硼的赋存形态及其化学分布规律一直以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它对深入开展硼酸盐溶液结构化学、过饱和非平衡态以及硼酸盐矿物沉积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目前拉曼光谱仪对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官能团响应信号弱、灵敏度低,不利于定量化视角阐述硼氧配阴离子间的作用机理等问题,研究了拉曼积分球光谱仪对硼酸溶液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 DOE部分因子实验设计,阐述了 NaCl、MgCl2、KCl和 MgSO4等共存盐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 B(OH)3拉曼定量分析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盐水溶液中 B(OH)3的 Raman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拉曼积分球光谱仪可显著增大硼酸溶液的拉曼光谱强度,提高信噪比,检出限为常规拉曼光谱的 70倍,在 0~6g·L-1硼酸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 0.9991,测定相对误差为 -2.5%;盐水溶液中 B(OH)3含量经回归方程校正后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 3%,可用于低浓度硼酸的准确定量分析,也为定量化探究盐卤复杂体系中多硼物种化学形态分布规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了硼氧酸盐在水溶液结晶沉淀后液固相硼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硼氧酸盐结晶固相的硼同位素组成与溶液相pH、总硼浓度及析出固相后固液相硼摩尔比有关,不仅存在正的硼同位素分馏效应,而且存在负的硼同位素分馏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物种分布图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五硼酸钾溶液中含硼物种的类型、含量和溶液浓度间关系。研究表明五硼酸钾在稀溶液中几乎全部水解为B(OH)3和B(OH)4-;在较浓溶液中主要物种为B3O3(OH)4-和B(OH)3,而B5O6(OH)4-和[B4O5(OH)42-]的含量较小。核磁共振实验研究给出了B(OH)4-, B3O3(OH)4-和B5O6(OH)4-的生成常数K1, K3, K5,研究得出B5O6(OH)4-含量很少的原因是其解聚为其它类型硼酸根离子。外加离子促进五硼酸根离子的生成,而高温条件促进B5O6(OH)4-发生解聚反应。  相似文献   

20.
沉积硼酸盐矿床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 ,主要见于南、北美和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美国和土耳其某些第三纪沉积盆地中 ,以及欧洲某些古代海相盐矿床中。为了研究其形成问题 ,从 70年代开始 ,我们利用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和泉水进行了许多模拟实验工作。从 40~ 5 0个样品中获得了大量钠硼酸盐、纳钙硼酸盐、镁硼酸盐和含氯化镁的镁硼酸盐复盐。这对于阐明表生作用条件下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证明 :1)与地热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水体是硼酸盐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2 )硼酸盐矿床可形成于Na、K、Mg//Cl、SO4 ·H2 O和Na、K//Cl、SO4 、HCO3、CO3·H2 O不同水盐平衡体系的不同富硼水体中 (盐度 :1 2 7~ 41 4% ,B2 O3含量 :0 0 5~ 2 97% ) ;3 )硼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稳定平衡条件下 ,而不是介稳平衡条件下 (蒸发过程中 ) ;4)低温条件有利于硼酸盐自水体中析出 ;5 )硼酸盐矿床的形成与水体的化学类型、pH值和硼含量有密切关系 ;6)我们实验中所获的硼酸盐反映了天然硼酸盐矿床形成的原始条件。不仅揭示了大陆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 ,也揭示了古代海相盐矿床硼酸盐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