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字地球”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考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数字北京”也成为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首都经济的必然选择。1999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刘淇市长正式提出北京市将要启动数字北京工程。“数字北京”将为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3.
杨崇俊 《遥感学报》2009,13(S1):92-94
全面阐述了数字地球的内涵, 以及在政治、经济、认知、技术、社会、学科发展等方面数字地球概念出现的背景。重点分析了数字地球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应的理论技术, 并分析了中国建设数字地球的基础条件, 并对中国如何建设数字地球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4.
吴飞  杨川石 《北京测绘》2012,(3):22-24,42
北京地图网的建立是涉及北京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资源的整合,综合运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系统工程。该网站面向公众发布北京市基础地理数据成果,提供多种形式的基于位置的服务。本文主要从网站建设的总体设计、地图数据库建设、系统开发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 1月 2 9日 ,刘淇市长在“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 ,正式提出启动“数字北京”工程。“数字北京”十五期间的行动规划归结为 42 861工程 ,其中北京空间信息工程的行动规划是 3 3 44 0工程。以数字北京网站、数字绿化带、电子政务、数字西城区、数字中关村、数字奥运、4D及城市基础空间数据为例介绍了数字北京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球与数字河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数字地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讨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了“数字河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数字河南”建设的战略方针和近期及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数字地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数字河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数字河南”建设的战略方针和近期及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99北京科技周”已于5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这次科技周的主题为“环境连着你和我”。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也严重制约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北京市的环境保护问题经市政府的强化管理,污染发...  相似文献   

9.
北京环线建设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芹  马建文  陈雪 《遥感学报》2005,9(3):314-322
近年来,北京市的环线建设大大改进了北京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环线周边的商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环线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变更。在“科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和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下,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的TM数据,在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和辐射归一化校正后对其应用高精度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和利用高分辨率的航空照片验证;在分类数据和变更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频率指数模型和潜力模型分别对北京各种用地类型的频率指数和建设用地的Moran系数和Geary系数,以及城市增长的潜力指她进行计算。一系列计算显示了环线驱动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环线建设的驱动下,北京市的建设用地围绕环线呈快速增长趋势;绿地面积在四环、五环的环线一带也呈增加趋势;城市增长潜力从四环到六环呈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北京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减少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立足北京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从管理法规、机构设置、信息系统建设几个方面调研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经验,提出了北京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4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召开了《北京测绘》2019年度编委会。这次会议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和北京测绘学会主办,《北京测绘》编辑部组织承办。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重庆市勘测院、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星勘查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昌工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地理空间Metadat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管理和利用,结合国际地理空间Metadata标准规范,对数字地球建设中所需的地理空间Metadata的定义,作用,分类,内容,实现模型与实例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研究和设计,提出用于数字地球建设的地理空间Metadata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原型系统,为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建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对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地球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北京及空间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宝青  王新 《测绘科学》2003,28(1):51-53
首都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是建设“数字北京” ,目的是使城市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本文主要介绍了遥感等空间信息资源在数字北京总体框架中的地位 ,以及整合并开发北京市空间信息资源达到信息共享、服务首都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上报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助力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的专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作出批示,对北京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应用工作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全国各省市国情监测部门借鉴北京经验,主动开展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面沉降较为严重,对地面沉降进行科学及时的监测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北京市2006年~2012年第101日~110日的14个GPS站点观测资料,借助GAMIT/GLOBK高精度GPS处理软件,解算得到各个GPS站点的垂向分量.在此基础上分析2006年~2012年期间的北京地面沉降变化特征,并结合2006年~2011年北京水资源公报,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总体而言,北京市2006年~2012年期间各GPS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与所在行政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日,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提炼,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7轮大研讨,292.97万公众参与投票评选之后,北京市正式公布了“北京精神”,也就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个词既凝聚了北京这座城市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又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这里不仅是“北京城”,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更是国家的政治核心、科学技术发展的沃土、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中华儿女传承信仰的精神家园。它的方方面面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笔者对北京的地名进行归类整理之后发现,在北京的地名当中不乏很多能够充分体现北京精神的地名。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论坛”于2007年1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吸引了来自60个单位的300名嘉宾和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6日,北京中轴线实景三维测绘在先农坛启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方式,精确测定中轴线遗产点的空间位置和三维立体数据,为打造"实景三维中轴线"、服务中轴线申遗奠定数据基础,这项工作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此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了天安门地区基础设施三维立体实景信息管理平台,计算确定了北京中轴线的空间方位,并对天桥、北上门等部分已消失的遗址进行了考证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数字地球与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讨论了测绘在数字地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数字地球离不开测绘。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第二届新型基础测绘高峰论坛"在"云端"举行.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品祥作《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北京试点特色分享》报告: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北京市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