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矿权边界在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上的投影的准确位置是否受矿体倾角的影响,一直是广大地质工作者一个不重视或不很清楚的问题,在这里利用矿体倾角(α)、矿体走向与探矿权边界的夹角(β)、探矿权边界线投影在矿层面上的交线与矿体走向的夹角(χ)、矿权边界在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上的投影线与矿体走向线的夹角(χ′)等四个角度的空间关系和三角函数运算,为广大地质工作人员提供了探矿边界在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上的投影角度的计算公式,以方便大家在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矿脉控制点投影到工直纵投影图上的位置,是过矿脉控制点与垂直纵投影面相互垂直的直线和垂直纵投影面的交点。据此建立了求垂直纵投影面、与垂直纵投影面垂直的垂面、过矿脉控制点的水平面这3个平面的交点坐标为矿脉控制点的纵投影点坐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上是否要画坐标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学推导:当矿体(层)为非直立、非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倾向时,在垂直纵投影图上X、Y轴坐标投影线均是倾斜线。因此,在矿体(层)纵投影图上强调画坐标线,且将纵投影图上的坐标投影线均表示为铅直线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等高线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以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配合水平断面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实例为背景,对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进行研究。经实际应用发现,多种储量估算方法在矿山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综合应用不但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外,还可最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矿体资源储量的影响,使资源储量估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地质块段法是我们在进行储量计算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倾斜矿体体积时,不能用矿体水平(或垂直)投影面积乘矿体真厚度。因为矿体的实际表面面积和水平面或垂直面投影图上的面积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投影图上面积的歪曲现象,给予适当的修正,以正确地求出矿体真正体积。修正的方法很简单,即当采用水平投影图计算体积时,要用垂直厚度来代替真正厚度;反之,用垂直(纵)投影图计算时,则以水平厚度代替真正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侧伏矿体的三种布孔方法,1)倾伏线投影法:根据矿体地表产状用赤平投影等方法求出矿体延深的投影范围,然后布孔.2)矿体轴线法:先编制矿体各中段水平投影图,求出矿体轴线,然后根据该轴线下廷方向布置占孔.3)纵投影法:根掘控制孔见矿情况,在纵投影图上圈定矿体边界,用此图结合剖面图布置占孔.  相似文献   

7.
断层错动矿体产生的断层效应导致水平投影图上的矿体“重叠”或“拉开”,如不考虑此效应,进而影响储量计算的准确性。所以必须确定矿体与断层交线的水平投影位置,即“重叠”或“拉开” 的区域。矿体与断层相交的形式多样,但真正的关系类型只有两种,即相向锐角相交式和相向钝角相交式。对它们进行几何图解和数字推导得出的两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矿体与断层交线的水平投影位置,对储量计算起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矿体被后期断层切割破坏是矿区内常见的地质现象.将这些断层正确无误地表示在矿体纵(或水平)投影图上,从而准确圈定矿体并计算储量,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表示不正确的例子.如有的将斜切直立矿体的倾斜断层或斜切倾斜矿体的直立断层在矿体纵投影图上表示为铅直线;有的则在纵  相似文献   

9.
钻孔测斜资料的一般整理方法是做出井轴水平投影图和垂直投影图。实践中,我们发现此法有些缺点。做井轴水平投影图时,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在使用原始数据上有些混乱,有的用上测点的数据,有的用下测点的数据。再者,由于丈量、标定等技术原因,做出的图件略有误差,不易检查。做井轴垂直投影图时,岩层走向不好确定,且不说火成岩,就是沉积岩的产状,区域与局部、矿区与钻孔处皆有差异,而至今钻孔中测量产状的工作又很少进行,故垂直投影图就很难做出。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10.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Ⅹ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银矿化积数呈明显带状分布,集中了矿体品位与厚度的分布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矿体形态,特别是矿体的分枝情况.这对研究该区赋矿断裂的特征和勘探工程布置甚至储量计算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崇义聂都瓦窑坑白钨矿区资源储量数据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焕贵  赖华福 《中国地质》2017,44(S1):96-104
南岭是中国钨矿高度集中的地区。崇义县聂都章源钨矿(瓦窑坑白钨矿区)即位于南岭构造带之崇(义)—(大)余—(上)犹钨锡成矿区内。该矿床属于矽卡岩型钨矿。该矿区因合理规划矿山生产和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之需,委托江西省赣州市地质队在充分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矿权范围已发现矿体补充开展了部分勘查地质工作后编制了资源储量地质报告,并附有多张关于资源储量的数据表形成的数据集。数据集共包含七个数据表(.doc格式),采用国家标准对矿区白钨矿的品位、资源储量、保有储量等进行了测试与估算,精度满足资源储量估算要求。数据集可对周边同类型矿床的资源储量评估做一参考,同时对研究矿床的分型与分带情况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矿产勘查、矿山设计、生产及管理等各阶段都需要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作。地质统计学方法相对于传统储量估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在资源储量估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估值过程中单元块尺寸的合理选择对储量估算结果至关重要,然而,在以往实践中块尺寸通常根据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选择,缺乏科学依据。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及地质统计学资源储量估算经验的基础上,将块尺寸的选取问题明确地划分为勘探阶段和生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块尺寸与品位、储量、估计精度、选别开采单元的关系,为块尺寸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并以某特大型钼矿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深度解析及数据实验,得出了块尺寸不仅影响资源品位分布、矿石量而且影响开采技术经济指标的结论,综合考虑估计精度和选别开采单元,推荐该矿床选择15m×15m×15m的单元块尺寸进行储量估算。  相似文献   

14.
郑锡泉 《江苏地质》2003,27(4):242-245
将土地资产的理论与经验引进矿产资源管理,探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矿产资源市场经济制造,指出实现矿产资源性资产的市场机制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它能够通过各级政府规划或者指导对资源的形势研究,预测其供求、价格和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保护,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和创建矿产资源性资产与产权管理的新机制,其实质是采矿权人根据国家法律,按统一的技术规定、规程、标准和要求,对其占用的资源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编制相应的动态报表、年度报告和统计报表。国家根据矿种类型,通过省市县建立不同层次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进行产权管理。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统计及核查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海北部某海域海砂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GMS软件的海砂矿三维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方法.以钻孔和综合物探数据为源数据,划定了矿区内V1和V2矿体的边界,基于GMS软件系统构建了数据库,综合利用钻孔、综合物探、剖面图和海底地形控制面等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实现了海砂矿体三维可视化和体积资源量的估算.三维地质模...  相似文献   

16.
小煤窑越界开采是我国煤炭行业极为普遍的现象。由于越界开采范围、积水量等条件不明,老空水严重威胁着毗邻大型煤矿的安全采掘工作。为快速准确地探查小煤窑越界开采边界并预防老空水的威胁,运用地面定向钻孔轨迹可控、定位精确的特点,提出了以极软中厚煤层精准钻进、不同岩性钻井液配比和采空区井漏预防与封堵为主的极软中厚煤层中地面顺层孔长距离钻进技术,并提出了越界开采区老空水害防治流程。以华北型煤田某煤矿Ⅲ63采区右翼为研究区,应用越界开采区老空水害防治技术体系,通过工程示范准确查明了越界开采边界与越界开采方向,为合理留设矿界防隔水煤柱提供依据。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同类矿井的老空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并且为地面顺层孔在探查越界开采边界与极软煤层抽取瓦斯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煤矿储量估算中应用Microsoft Excel制作各种表格及计算,同时应用MAPGIS软件直接绘制储量估算图,提高图件的精度及节省绘制图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Forecasting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aims to predict the tonnages and grades that will be recovered at the time of mining. The main concern in this forecasting is the imprecision in the selection of ore/waste resulting from both the so-called information effect or information that becomes available during grade control, and the support effect or mining selectivity during mining. Existing approaches to recoverable reserve estimation account for mining selectivity; however, they largely ignore the information effects from future data becoming available through grade control practices. An application at the Morila gold deposit, Mali, i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to document a new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for recoverable reserve forecasting that incorporat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future grade control data. This accounts for the information effect as well as changes in data quantity and quality over time. In addition, the case study at the Morila mine elucidates the use of a newer, very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This direct block simulation method forecasts recoverable reserves directly into the selective mining unit (support) size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ractical 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the recoverable reserves within the deposit, so that expected inaccuracies in the selection of ore /waste can be accounted for. This allows for fully informed mining decisions to be made that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selectivity while quantify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uncertainty on the mine operation and its final economic outcome.  相似文献   

19.
贵州罗甸玉属于高档软玉,具有稀缺性和极高的经济价值,但其勘查评价方法受到矿体特殊产状和厚度薄的综合因素制约,不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通过前期勘查实践和方法研究,新提出在勘查工作中以含矿体作为基本填图单元应用于图面表达具有显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资源评价工作中采用系数调整法校正资源储量,可以解决软玉矿勘查评价难的问题,进而完善软玉矿的勘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