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地区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坤辉  肖子牛  刘波 《气象》2012,38(4):402-410
利用云南地区42年气候资料,使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和方差分析方法,估计了该地区季节降水量和季节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和潜在可预报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随着季节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空间上主要是由南往北减小,夏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则随着季节气温的减小而增加,空间上春、冬季由东往西减小而夏、秋季由南往北增加;冬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2)云南季降水量和季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同样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云南春季的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夏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较其他三个季节小;春、秋季降水量潜在可预报性西部大于东部,夏季北部大于南部,冬季则是南部大于北部,云南季气温除夏季外均是西部大于东部。(3)季风和冷空气活动可能对云南地区的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MM5模式的站点降水预报释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MM5模式输出产品解释应用,建立县级站点定量降水MOS预报模型。方案为将影响辽宁降水的天气模型归纳为动力诊断模型,从中构造出多个能够较全面反映降水模型特征的综合物理因子;根据站点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对偏态分布的降水量进行正态化处理,处理方案为首先将降水量划分为有雨和无雨两档,然后对有雨样本进行分级、开4次方处理,经分析对比降水量经过正态化处理后建立的预报模型优于未经处理的模型。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站点降水预报模型,该模型分为晴雨预报模块和雨量预报模块。通过2001和2002年夏季业务试运行表明,该模型对降水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较原模式预报水平有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省季降水量场(标准化)客观分析 ̄[2]的基础上,应用优化非线性方法和预报对象与因子时空尺度相匹配原则,对夏季EOFs的前6个特征场建立了与500hPa高度之间的优化非线性预报方程,经过集成可以对全省夏季标准化降水量进行长期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异常旱涝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旱涝长期预测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层递阶自回归数学模型,对泰安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定量预报,通过1988─93年的实际应用,大部分月份的降水量预报及气温预报,准确率较高。证明该模型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菏泽市6年脑梗塞疾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夏季脑梗塞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建立发病率的中、短期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大、雨日多、湿度增大、气压偏低、气压变率小时脑梗塞发病率显著增高。经检验.所建预报模式效果较好,为开展疾病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建立预报模型前, 对降水量进行一定的处理会对预报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对于降水量为0的样本, 根据对应的相对湿度情况分别赋予0或不同的负值, 并通过神经网络方法, 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213模式、德国气象局业务模式和日本气象厅业务模式相应的降水量预报结果作为预报因子, 利用2003年和2004年夏季资料分别建立了处理后降水量以及未经处理降水量的预报模型。以北京等站为例, 2005年夏季试报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通过相对湿度对降水量进行适当处理后, 预报结果从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及预报偏差来说, 不论是与不进行处理的预报结果还是与模式直接的预报结果相比都有提高, 尤其是减少了空报的情况。该处理方法简单可行, 并且对降水预报效果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优子集回归作鲁南夏季降水量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子东  奚秀芬 《山东气象》1997,17(2):15-17,36
通过普查北半球500hPa、100hPa月平均高度场与鲁南夏季降水量的相关,选取相关信度达到0.05的相关区的格点平均高度值作为预报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鲁南夏季降水量预报方程,并投入业务运用,通过与逐步回归方法比较得知,最优子集因归比逐步回归具有更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永革  王延贵 《气象》1999,25(10):35-37
用原始数据建立的多元自回归预报模型,虽然对气压,气温,绝对湿度的预报精度很高,但对月降水量的预报粗度较低,改用自典型相关因子建模,大大提高了月降水量的预报精度,对气压,气温,绝对湿度的预报亦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9.
宝丰县汛期长期天气预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站历史资料,从可能与汛期降水量、平均气温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中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制作预报。1 预报因子 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等气象要素进行逐时段计算,形成预报因子数据文件。 以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相关系数为判据,从预报因子中筛选出与预报对象密切相关的预报因子。2 预报方程及效果检验 选取宝丰县1971年至1999年6~8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为预报对象,以1999年4月30日以前的气象资料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2.1 降水量预报方程及准确率 R6、8=一 18184.72-8.3…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气候定性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EOF方法将众多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环境场预报因子和序列周期因子进行降维去噪处理,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前馈网络模型,进行了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年频数和夏季(6~8月)降水量短期气候预测的定性预报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的年频数及广西夏季降水量定性趋势具有很好的预报能力,可作为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预报配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乌鲁木齐地区天气、气候区进行划分,统计了各区气象站资料,进行气温、降水量偏差值分析,并对气温、降水各片区与市站进行相关分析和检验,最后建立回归统计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2.
长期降水量预报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锁铨  屠其璞 《气象科学》1994,14(3):233-240
本文对上海近30年(1951-1980年)降水时间序列的属性进行了分析,由此建立了旬降水量游程序列和距平势序列预报模型,并预报了未来降水量的大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舟山市污期降水量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曹美兰 《气象》2001,27(9):39-43
利用基于预测误差平方和(PRESS)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和基于残差平方和(RSS)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舟山市3个县区站汛期(5-9月)降水量的预报模型,并对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预报集成,经试报才预报检验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宝鸡地区155个县区级或乡镇级自动站的观测资料与WRF模式的输出产品,检验WRF模式对2013年夏季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WRF模式预报的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实况较为一致,对于阴天和降水情况下的气温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值较实况整体偏低。WRF模式对宝鸡地区东部晴雨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65%以上;凤县、太白最差,仅为40%左右。WRF模式预报的夏季日平均降水量与实况值在量级上较为一致,但空间分布误差较大。模式3个时次预报的逐日降水量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夏季各次降水的发生—发展—减弱过程。通过对模式预报的降水量进行分级检验发现,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空报多于漏报;WRF模式的暴雨预报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庆市2003—2017年3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逐时降水和逐时温度资料,建立了一种基于未来24 h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天气现象预报值的逐时气温预报模型。该模型通过搜寻与未来24 h预报值相似的历史天气现象下的气温时间序列,预报给定站点未来1 d的逐时气温。然后运用结合了高程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得到重庆市0.125°×0.125°分辨率逐时气温网格预报产品。2018年逐时气温预报产品的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国家级站点绝对误差≤2℃的逐时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9.73%~91.40%,均值为87.12%;10月—次年2月的准确率好于3—9月,8月较差。该模型的预报性能在无雨时稳定,有雨时在地形复杂且易出现强降水的重庆东北部地区略差。重庆西部、中部的大部以及东北部偏西地区的网格产品预报准确率较高,而偏南局地山区和偏东部分山区的准确率较低。总体上该方法预报效果较好,预报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董广涛  陈伯民  陈葆德 《高原气象》2012,31(6):1601-161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_CM1.0)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了近10年(1998-2007年)夏季回报及2010年华东夏季实时业务预报。从10年回报的模拟平均状况来看,模式基本能反映出中国东部夏季的平均状况,模式回报的夏季气温分布与实况较为相似,但回报的夏季降水量分布形态与实况有一定差异。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六级Ps评分及简化的Ps评分对模式10年回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华东地区夏季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温度和降水10年平均Ps评分分别为69.9和60.9;对华东地区南部的气温及其东南部的降水有较好的回报效果。利用该模式进行了2010年夏季实时业务预报,预报检验表明,模式预报的2010年夏季温度距平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与实况较为一致,夏季温度和降水的Ps评分分别为71.4和55.3;对影响较为严重的气候事件如江西降水极端偏多等也进行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中重建动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局地降水预测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降水时序关联维与嵌入相空间轨道的变化规律,探讨该降水时序的混沌动力学特性;接着对月降水量和气温时序进行多变量重构相空间,在相空间内搜索预报向量的k个最优近邻;最后,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相似预报模型,试验结果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数值预报释用技术,建立了西北地区短期气象要素客观预报系统。本文使用系统的客观预报资料,结合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对2006年秋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客观预报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对连续性变化气象要素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达到70%左右,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具有较明显的指导作用,而对非连续气象要素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差,预报准确率约34%。气温预报的好坏与大气的稳定程度关系较为密切,降水量预报准确率的高低与相对湿度关系较为密切。分析认为按月建立的气温预报方程,其预报准确率较按季建立的方程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证了利用古气候类比(或相似)方法预报将来气候变化的可行性,给出了前苏联五大地区1996-2005年十年的冬季气温和年降水量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福建气温、降水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黄文堂 《气象》1994,20(7):19-25
近50年福建气温呈下降趋势,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114℃。年^-^1,即大约10年下降0.11℃,气温下降趋势势沿海大于内陆,冬春季大于夏季,80年代秋季则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丰水期方要在50年代,枯水期在60年代,80年代以来春雨(2-4月)显著增多,雨季(5-6月)降水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