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地图数学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地图内容和形式数学表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图的数学定义。由于引入隐式地图和变换条件,故所有储存图信息的载体均可属于地图的范围,从而使地图定义获得了广义的解释和精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3维地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对于3维地图的定义并未统一,而对于3维地图的设计也未形成一定的标准。结合相关的文献,笔者认为扩展人类的空间认知手段和范围才是3维地图的本质目的所在,其定义应根据其是否具备超2维的感知效果来确定,而3维地图的设计原则也应从3维感受效果和新的符号视觉变量体系来考虑,同时充分利用2维地图信息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图模糊矩阵模型与制图术语表述数学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笔者在过去所研究地图模糊矩阵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地图模糊矩阵模型问题,通过矩阵运算来对地图学中有关制图综合、图象变换等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从而使概念表述数学化。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过去所研究地图模糊矩阵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地图模糊矩阵模型问题,通过矩阵运算来对地图学中有关制图综合、图象变换等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从而使概念表述数学化。  相似文献   

5.
地图图像系统为布尔代数系的证明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布尔代数的定义和充要条件,论证了地图图像系统为布尔代数系,从而为地图编绘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6.
根据布尔代数的定义和充要条件,论证了地图图像系统为布尔代数系,从而为地图编绘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7.
郭仁忠  陈业滨  马丁  赵志刚  应申 《测绘学报》2022,51(7):1108-1113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地图表达极大的自由度,地图学的复兴促进了泛地图的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地图定义的演变,适时论述了泛地图的概念,将传统的标准地图与各种创新形式的类地图纳入统一的泛地图框架下,提出并剖析了泛地图表达的标准地图、写实地图和写意地图分类体系,讨论了泛地图类型、风格化、连续性表示对泛地图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图依据特殊的数学法则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严密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在地图数学基础计算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地图数学基础计算相关软件的开发、集成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地图质量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建建立起一个计算机地图质量评判与管理系统,它克服了人工评定地图质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地图质量评定定量化、标准化。用系统对部分地形图编绘质量进行了评判,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阙维民 《地图》1994,(3):14-15
地图科学的体系,应从科学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除了地图编制外,还包括地图史、地图学史、地图分析应用、地图文献等许多组成部分。因此,地图科学的定义应该反映地图科学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地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等高线悖论与广义等高线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等高线是地图上可视化的线并与地图比例尺密切相关的条件,推出了等高线悖论,即等高线是地面上一定范围内高程相等或不相等的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提出了点元概念,推导了等高线是地面上的等高点元集在地图平面上的同胚或拓朴映射的广义等高线定义。本定义包容了传统的等高线定义并可解释制图综合规律。因此,广义等高线定义更适用于等高线可视化的地图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布尔代数是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基础,它为自动化制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学工具。本文根据论域的幂集P(X)为布尔代数且其偏序关系为包含关系的数学原理,通过改变论域而分别对地图图像系统、地图符号系统和地图数据库系统等多种地图符号系统的布尔代数结构,分别作出了有别于应用布尔代数定义和定理的简要证明。文章给出了以点的特征变换构建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和实现面状域色彩变换的实例,阐释了地图图像系统中的布尔运算;还给出了通过基础图层上地图符号的增删,构建不同图层和不同图层叠合构建不同类型地图的实例,说明以点集形式为基本元素的地图符号系统和地图数据库系统也适于布尔运算。  相似文献   

15.
模拟与虚拟地图符号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从制图区域到主体认知结构,从主体认知结构到二维平面之间存在映射的关系,给出了模拟地图符号和虚拟地图符号的定义,探讨了其演化规律,并给出了规划和预测地图的数学模型以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 ,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 ,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 ,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数学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集合论和拓扑学的有关理论,导出了点状地图符号、线状地图符号和面状地图符号的数字定义。阐述了图形和背景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在传输地理信息中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