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天池火山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白山天池火山距今4105年以来至少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喷发。其最近的一次大喷发发生于公元850~1040年间。估计了这次喷发的喷发物体积和C1,F,S等的释放量。数值模拟表明,该次大喷发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最近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在该火山下面存在地壳和上地幔双层岩浆房。认为该火山现在仍是一座具潜在灾害性大喷发危险的现代活动火山。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行星大小、质量还是轨道速度等方面,金星都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自1960年代初期开始,金星一直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人类探索金星的历史,总结了对金星已有的认识,梳理了金星的主要科学问题,最后介绍了未来的国际探测计划,并建议了我国的金星探测目标.早期对金星的探测以苏联的金星计划(Венера)和美国的水手系列(Mariner)为代表,后期的探测器以欧盟、日本等国家的“金星快车(Venus Express)”、“拂晓号(Akatsuki)”为代表.这些探测结果为我们认识金星大气成分、地表地形和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金星的大气组成以CO2为主,含少量N2,与现在地球的大气组成显著不同,类似早期地球的大气组成.虽然金星地表目前没有液态水,但部分理论模拟工作表明金星地表可能曾经有液态水.一系列探测器对金星地表成分的分析表明,金星地表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在地形地貌方面,由于金星特殊的地表环境,金星表面风化作用对地表地貌影响很小.金星的地表主要受控于比较年轻的火山作用,发育了许多不同于地球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区域平原、盾状火山平原、冕状地形以及瓦片状地形等,其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或地幔对流,至今未发现与板块构造相关的地貌.现阶段金星没有太多大型的、活跃的火山热点,虽然无法估测准确的火山活动速率,但相比地球来说火山活动速率小很多.在内部结构方面,金星具有与地球类似的核幔壳结构.金星的内部组成也与地球类似,例如金星地幔很可能是与地球相似的橄榄岩成分.不存在内部磁场和缺乏板块构造是金星区别于地球的两个重要特征.关于金星为什么没有自身磁场,主流观点是金星地核缺乏对流,无法演化出磁场.而针对金星为什么没有演化出板块构造,目前认为主要有三个可能的原因:地表温度过高,没有软流圈,金星缺乏液态水,其中液态水的缺乏接受度最广.从大气组成、地表岩石组合、构造作用等角度来看,金星都与早期地球非常相似,是我们理解类地行星演化的天然实验室.研究金星和地球为什么会朝不同方向演化,是深入理解包括系外行星在内的行星的宜居性形成与演变的重要途径。因此,金星一直是优先级别最高的深空探测目标之一.近几年,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分别针对金星目前主要的科学问题,例如金星是否存在早期海洋、金星的宜居性以及结构和重力场等,先后提出各自的金星探测计划.我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应该、也必然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地震电话     
由于新的技术和老的横跨大洋的海底电缆,不久会有更多的地震监测器覆盖地球的洋底。由水下地震台组成的一全球台网会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探测海底火山喷发和其它地震活动,研制更好的预报破坏性海啸的警报系统。在一项计划中,科学家们打算把地震仪与一些横跨世界大洋的电信电缆连接在一起。一些电话公司在安装大容量纤维光学电缆时,撤  相似文献   

4.
尽管火山喷发有声响,并在广大地区很容易发现,但是,有些火山喷发仍未发现。德国一个科学家小组就此提出了证据,证明1982年1月上旬在非洲中部或者北太平洋上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未发现的”火山喷发。其证据是通过观测平流层里光散物质的数量获取的。慕尼黑附近弗劳霍费尔大气环境研究所的这个小组用激光雷达进行了测量。1982年2月初由莱特(R.Reiter)博士领导的这个小组在欧洲上空十五公里高处探测到了一个由火山喷发的颗粒构成的密集的云状物。1980年5月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5.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许多特征与地球类似,但在地质特征方面与地球差异较大.本文简单回顾金星探测的主要科学成果,重点综述金星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金星表面的地形构造、重力场分布、内部结构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金星地质认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主要有金星表面地形的成因问题、表面年龄及表面更新问题、内部结构模型及内部散热等问题,认为这些都是未来金星探测需要考虑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颗气象卫星上的摄影机拍到了苏联某一边远岛屿上发生的一事件,看上去很像是火山喷发。可是,按照当今的构造学理论来说,这一地区是没有火山活动的。1983年2月18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美国国家气象局的科学家们从气象卫星 NOAA-6照常规做出的红外摄影图像上,第一次发现了那条同火山柱一样的烟柱。它从贝尼特岛东北角上腾空而起,该岛位于西伯利亚大陆以北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杂志1980年6月27日第208卷4451期在“研究消息”栏刊登了克尔(Richard A.Kerr)写的题为:《圣海伦斯火山:一种不可预测的危害物》的文章,指出,“虽然科学家们曾盼望在多数预料中的即将发生的较大火山喷发之前能发现某些信息,但却遭到了火山的意外的猛烈袭击而没有发出警报,”然而,“尽管他们未能事先预测到这次火山喷发所造成的破坏,但科学家们有理由感到自豪的是他们已能给出一般警报”,并事后通过总结使他们对此次喷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说明了火山喷发的征兆是多样性的。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要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法新社巴黎1983年1月5日电:今年,欧洲的科学家们根据一项规模庞大称为“地球横面”的新计划,开始了一条从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到突尼斯北部的剖面上的岩层勘查工作。看来也许奇怪,科学家们对月球的表面或行星火星的表面比对行星地球的表面要知道的更多。  相似文献   

9.
日本气象厅1986年1月28日称,日本一科学家利用计算机化的设备已成功地预报了火山喷发,其准确率几乎为90%。负责领导由政府指定的火山喷发预报专家小组的小鹤大辅教授说,“他是第一个成功者,并且向建立预报火山喷发系统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日本气象厅的一位发言人介绍说,该报告是由京都大学加茂幸介教授在1月27日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所做的。加茂说,他于1985年12月在1,100米高的樱岛火山进行了观测,该火山是日本九州岛端部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他的专家小组通过利用计算机化的测量,能够预报了该火山于1985年12月3日至29日发生的39次中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位科学家于1982年6月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会议上宣布了产生地震光的一种可能的机制。正在加利福尼亚和同事们一起工作的拜尔利(James D.Byerlee)曾提出过地震板块相互磨擦所产生的热足以使该断层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水发生汽化而产生一种电荷。由此引起的这种电荷场与雷暴中的相似,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使得在离震中70英里的地方都能看见地光。拜尔利解释说,这种机制与火山喷发时常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对之后30年火山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喷发,这一事件令科学家和大众惊叹不已。巨大的山体滑坡、气浪以及随之而来的柱状喷发(高达25km,持续时间长达9hr)等影像记录震惊全世界,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此次火山喷发事件研究的兴趣(图1)。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中朝边界的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具有潜在灾害性喷发的大型近代活动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喷发事件,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发生在公元946年的大喷发,就规模和猛烈程度而言,属于全球近2000年以来最大的爆炸喷发之一。鉴于此,"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等几家单位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并进行了以地震活动、形变、地球化学变化为主的固定、流动台网监测研究工作,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较系统地梳理了针对长白山火山区开展的地球物理观测和探测研究情况,概述了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探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即长白山火山下方地壳和上地幔中存在与火山岩浆系统相关的低速低阻体,长白山火山在成因机制上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深入探测研究方面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中国和朝鲜半岛开展联合探测研究,火山岩浆囊三维分布和流变性的多学科精细探测研究,以及长白山火山潜在喷发危险的科学评估和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塔斯社报道,火山喷发在本世纪80年代夺去了人类生命的数量多于过去70年的总和。仅埃尔奇康(墨西哥,1982年)和鲁易斯(哥伦比亚,1985年)两座火山喷发,就造成24000多人丧生,而在此之前,本世纪已发生过的全部此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约13000人。这些数字,是地质和社会学家罗伯特·奇林格1989年1月18日在美国科学发展促进会的会议上发言时提到的。上述消息是美联社报道的。地球上每年平均在300座火山中有50座爆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海事当局1984年6月20日报道,日本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可能有助于预报地震的更准确计算行星运动的理论。科学家们说,此方法也可用来从太空轨道实验室记录一些地球陆块的运动。此理论是日本水文研究所和东京气象观测台的科学家们通过7年的研究,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来的,而不是根据以前作为计算行星运动基础的牛顿物理学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10)
<正>火山灾害是地球上最剧烈、最极端的自然灾害之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不仅会极大地改变火山周围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地貌,其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还能够进入大气平流层,可能在短时间改变局部或者大半个地球的气候状况。受火山喷发的物理过程控制,火山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来势汹汹的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石流灾害,也有慢慢悠悠的火山熔岩流灾害,还有统治范围更广的火山灰灾害,更有"间谍"型的火山气体灾害。  相似文献   

17.
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观测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洪洲  吴雪娟 《地震地质》2003,25(3):491-500
存于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的五大连池火山喷发满文史料 (由吴雪娟发现并译成汉文 ) ,详细记载了五大连池火山在 172 0年 1月 14日至 172 1年 3月 18日喷发形成老黑山、172 1年 4月 2 6日至 172 1年 5月 2 8日喷发形成火烧山的全部过程 ,记述了这 2座火山的喷发时间、地点、喷发状态和火山堰塞湖形成以及参加观测的人员情况等各种史实。这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对火山喷发仅有的一次有组织的观测活动 ,这些记录为火山观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火山观测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以往认为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的时间为公元1719— 172 1年 ,实际应为公元 172 0— 172 1年  相似文献   

18.
由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担任主编和由另外13人组成的编委会编著的英文版《地震预报和警报》(Earthquake Forecastingand Warning),作为“地球和行星科学发展丛书”(Developments in 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s)之三,于1982年由日本东京学术出版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Publications ofJapan/Tokyo)和德·赖德尔(D.Reidel)出版公司联合出版。本书为大32开,全书共400页。力武常次在本书的前言中说:“有关对地球和行星及其周围环境一道进行研究是现代科学家们所非常关注的。由板块构造所表征的全球地球动力学现在已成为我们研究地震、火山  相似文献   

19.
<正>1研究背景跨越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亚洲乃至全球庞大且极具危险性的复合型活火山之一,备受全球关注。圣海伦斯火山(St. Helens)是北美喀斯喀特火山链上的一座大型层状火山,1980年大喷发是全球火山喷发研究最详细的一次喷发(Lipman et al,1981),其火山喷发活动反映了复杂的岩浆作用过程(Bailey et al,1983)。不同构造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火山,不同类型的火山具有不同的喷发方式,会造成不同类型与不同程度的灾害。  相似文献   

20.
行星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Planetary geology and geophysics,PG&G)是研究太阳系岩体和冰体表面与内部起源、结构和进化的科学.在过去几年中,加拿大地球科学家讨论并参与了一系列的行星科学研究,如对月球、火星和其他星体的研究,及参与探测宇宙飞船等研究.为此,《加拿大地球科学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发表特刊介绍加拿大科学家对行星地球科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