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管理学是随着生产高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其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分合、反馈、封闭、能级、弹性和动力等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杜会行政、工矿企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同样也适用于气象工作管理。现结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管理学认为,人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人既是管理内容,又是管理主体。现代管理十分重视对人的管理,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人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因此,加强对干部考核和管理,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办公自动化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它以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又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其基本要素包括:办公人员、办公机构、办公设备、办公信息、办公环境等,它是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对现代生产、流通和行政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气象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业务现代化系统建设整体效益的重要保证.是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重要前提。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九五”以至21世纪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在档案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处理检索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又广泛的革命。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水平的必然要求。日本把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称作是现代文明的三鼎足是有道理的。很难想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建立在小生产为特征的家长式的管理上面。  相似文献   

6.
1引言办公自动化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它以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又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其基本要素包括:办公人员、办公机构。办公设备、办公信息、办公环境等。它是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对现代生产、流通和行政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气象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业务现代化系统建设整体效益的重要保证,是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重要前提。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九五”…  相似文献   

7.
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微机检索系统郭松珍(甘肃省气候资料中心兰州7300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的要求,甘肃省气候资料中心对现有台站档案进行...  相似文献   

8.
艰苦气象台站的管理问题是困扰基层艰苦地区气象事业发展的难点,基层艰苦台站工作好坏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大局,没有基层现代化,就没有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统筹集约发展的需求,也是建设"一流台站",推进现代气象业务向基层延伸的需要。本文结合沱沱河气象站实际,分析了当前沱沱河气象站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并从提出了加强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优化基层台站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上下形成共同推进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和台站运行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当今的计算机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它带来的是一种社会技术 ,一种工作方式 ,甚至是一种文化。计算机技术在机关档案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已不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因此 ,文书立卷改革正是档案工作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件为基本单位 ,即文书归档时不立卷 ,按文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这一方法作为文书立卷改革的方向 ,是档案专家们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讨 ,确定的较为先进、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法 ,它能满足微机管理过程中的“一一对应”要求 ,根据使用者提供的信息 ,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气象》2012,29(3):F0002-F0002
2012年9月26—27日,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召开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议。进一步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2012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黑龙江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强调要以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推进气象科学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在档案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处理检索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电子计算机用于档案、资料、情报检索的技术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2.
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方法探讨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代化管理的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测评法和模式识别法的优点,结合气象现代业务效益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的方法-APFP评价法,并应用APFP评价法,分析和评价了气象现代化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省气象现代化发展规划已经审定通过,正在开始组织实施。规划把“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列为战略重点,并且在奋斗目标中具体规定七年后各类科技人员和县站、科级以上管理干部要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同时要培养出一批能独挡一面,胜任主持大型和复杂科研任务和业务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和学科带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新疆农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带动农业产业化。党的十六大报  相似文献   

15.
三年多以前,新疆气象部门在机构改革后,即开始有领导地认真思考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通过深入而广泛的论证,提出了实现新疆气象事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管理、革新挖潜、重点建设、协调发展.”并指出“气象现代化不仅是业务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气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这几年在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作了四件大事:一是提出了全局的四项奋斗目标,二是按系统  相似文献   

16.
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钛仁 《气象》1998,24(1):7-12
依据现代经管理中的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测评法和模式识别法的优点,结合气象现代化业务将效益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的方法-APFP评价法,并应用APFP评价法,分析和评价了气象现代化短期天气预报服务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是我国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使气象事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抓住时机,继续加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不断改进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和通信技术,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此,我们于1992年下半年专门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国家局、省局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规划为依据,结合我市的实际,对“八五”业务现代化建设进行规划和攻关,拟定了《湖州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八五”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于1993年6月通过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论证.规划重点建设二网八站,即远程计算机通信网、市局微机局域网等二网和通信交互信息处理、图形图像显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地面观测、卫星接收、服务、管理等八个工作站;从而形成一个省、市、  相似文献   

18.
专业气象服务自1985年开展以来 ,十几年中呈现波浪式前进 ,即有它发展的高峰期 ,又有不景气的时候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专业气象服务必将以它特有的优势 ,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是 ,气象科技服务与科技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气象科技服务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 ,气象科技产业中的雷电防护工作的专业化和现代化问题 ,气象影视工作面对电视传媒改革将出现的专业化、多样化、精品化和分众化等问题。由此可见 ,管理就更需要现代化。本文就气象科技服务与科技产业的现代化管理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在气象部门的广泛应用,使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气象部门依靠微机网络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同地和异地之间信息交换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气象系统微机网络是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一个上连省台下接县局的微机网络和以该网络为基础的微柳:业务体系是杭州市气象局“八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杭州市气象业务体系和微机网络建设项目(简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省级气象部门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级气象部门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李本厚前言现代化管理包括领导体制、管理组织、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所组成。管理的内容是管理思想现代化、领导体制专业化、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自动化,其特点是系统化和信息化。正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