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梅 《地理教学》2010,(4):40-41
苏州市的初级中学从2002年9月起,成为江苏省内整体进入实验的几个地级市之一。统一选用《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读本》。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每周开设3节课,另外每周再补充一节《自然地理》课。为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我校特对2008级全体高一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初中学习地理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市区部分学校的《自然地理》课安排原地理老师上,  相似文献   

2.
张孝伟 《地理教学》2011,(11):41-42
最近在省教研室网站上看了一节视频课,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以下是本节课的两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3.
课始诱导,也就是导入新课时的诱导,诱导的好,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本节课高效率的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蔡明 《地理教学》1997,(4):26-27
在“中国南方地区”一节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角色反串”,即让学生当一回“地理老师”。在课上,我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然后将“教学任务”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按小组“集体备课”,编写讲解提纲,再推出一位“地理老师”登台讲解。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当“实习老师”,教师进行启发、指导。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胡春波  潘冰冰 《地理教学》2011,(21):25-26,28
2011年9月,我市举行一次送教到帮扶学校交流展示课,地理学科由两位教师作课展示,然后与会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其中研讨的一个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再思考”。下面以人教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其中的一课时“地形复杂多样”为例,谈一谈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课型分析及教学过程:本节属于复习课,又是高中地理中较难的一节,学生在高一学习时就有很多困惑,心中不免有一些阴影,所以如何让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趣进人到课堂当中是直接影响复习效果的关键环节。为此,我经过认真的思考,首先在课的导入上引人了“妹大姐小”的事例:  相似文献   

7.
黄雷 《地理教学》2015,(1):32-34,20
一、教学立意唐代画家张彦远认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呢?"农业"一节究其本质,就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笔者起初的设想是"站在系统的高度,纳入知识的海洋"来设计本节课的。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精心创设了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建构探究活动的教学模块,培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之心,对地理思想和观点的探究之意,对地理课堂的享受之乐,是我们对本节课  相似文献   

8.
向学禹 《地理教学》2012,(19):10-10
陈尔寿先生是陈毅市长亲自委任的上海市格致中学建国后的首任校长,我是该校的地理老师。1983年,陈先生和一批地理教育专家在市教研员陪同下听我上了一节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课(自然带),这套书的主编就是陈先生。课后陈先生对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我本人都寄予极大的期望。首次见面至今已整整三十年。  相似文献   

9.
龚丽云 《地理教学》2012,(17):22-23,17
在今年的某天接到任务,要求在全区上一节展示课,以"漫游星空——名师讲坛"中的某一讲座作为"教材",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讲座的核心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使命感、责任感。当时在"漫游星空"几十个讲座中我们选中了复  相似文献   

10.
肖清 《地理教学》2007,(12):29-31
最近,在上海东昌中学观摩了一节“中国人口问题面面观”课,本节课别开生面的亮点是三位不同学科教师同进一个课堂,在地理课堂上尝试不同视角的撞击,这撞击中所展现出的教师的渊博知识、开放思维,敢于创新,使我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1.
王红霞 《地理教学》2010,(13):57-58
我一打开这张家乡地图投影,同学们立刻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哇,我找到我们乡镇了!”“我找到我们学校了!”“我还找到我们村庄了,哈哈”……我在旁边听着他们的话,突然想到这节课可以换种方式学习,于是我对学生们说:“我们这节课和以往不同,同学们可以先看图,然后提出问题,再由其他同学解答,最后老师来总结。”  相似文献   

12.
所谓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教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一课三磨”,在上公开课时,一课四磨,甚至更多,好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针对课内容份量重、知识点多的特点.我选择和设计了单刀直入提问式开讲。“同学们,你们登过黄山吗?你们游过三峡、看过桂林吗?”如果同学们回答说去过了,教师因势导入:“本节课我们大家一道,再从课本的字里行间去领略一下祖国名山秀水的魅力。”如果大部分同学回答说没去过,教师则可进一步导入说明:“本节课我们就可以一道去看看黄山、三峡和桂林。”随后放映有黄山、三峡和桂林特写镜头的录像带。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声响起,当你迈进教室,发现黑板上还残留有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的上节课的内容,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几组真实的镜头,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高中教学视导要求50岁以下的教研员视导期间上一节高三复习示范课(姑且叫研讨课),要求内容同步,借班上课,同课异构。同时提请同学科教师全员听课,其他学科教师可以观课。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说一节完整的课离不开一条贯穿课本内容的逻辑思路,那么上一节生动有效的课则需要多一条思路,即贴近学生的生活主线。一、缜密的逻辑思路逻辑思路也可以称之为知识思路,即如何根据课本内容大纲要求,设置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从内容上看结构很清晰,①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②交通运输发展方向→③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但是如何能够  相似文献   

17.
耿峰 《地理教学》2013,(9):38-39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  相似文献   

18.
李淮涛 《地理教学》2011,(13):26-27
一、解读“课标”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多种多样,而本节讲述了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人教版教师用书则对“课标”进行了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19.
沪教版本节教材没有专门讲述埃及的各种自然地理特征,而是突出了“埃及的命脉——尼罗河”和“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这两个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时思考的出发点是如何通过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自然而然得出这两个结论,因此设想通过“提问一设疑一解疑”的过程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提问”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之处,担负着落实重点和难点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说地理”,就是在地理课上课开始的三分钟时间内,由学生一人或几人说自己所最感兴趣而其它多数同学所不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趣闻等,其内容要求简明扼要,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如一句话地理新闻、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小知识介绍、地理趣闻趣事、地理小故事、当今地理发展的新动态等。“说地理”产生了以下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