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貌形态、古滑坡特征调查、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和滑坡变形监测分析,认为许家洞斜坡原来为一古滑坡;并基于此进行了滑带土抗剪强度的试验分析和滑坡稳定性对地下水位的敏感性分析,提出了滑坡治理设计的优选方案,经工程实践证明达到了降低工程造价和确保治理效果等目的,也可为类似滑坡的调查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人机的滑坡地形快速重建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滑坡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化调查评价可以为滑坡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航摄系统以其机动灵活、响应迅速等特点,日益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可靠手段。以册亨平庆组滑坡为例,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滑坡的调查中,总结出一套基于轻型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边坡快速调查与定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多种软件建立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使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对滑坡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Global mapper、Pix4Dmapper、Rhinoceros等软件对无人机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特点;(2)以无人机航摄为核心的滑坡调查评价,能将传统地质的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为后续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数据支撑;(3)册亨平庆组滑坡是在降雨条件下由坡体自重应力作用引发的蠕滑-拉裂式滑坡,调查时滑坡已启动,地面裂缝有加速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库岸、公路等工程建设中,滑坡灾害始终制约着工程的发展,给工程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提高滑坡的勘查和治理水平,本文在分析滑坡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设计经验,从滑坡调查、可行性调查阶段、设计阶段勘查、施工阶段勘查等角度对滑坡进行治理设计,以确保滑坡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为相关工程的滑坡灾害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晴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成果为依据,在对滑坡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认为,第四系厚层坡积物及堆积物、软弱结构面发育的岩土体结构为滑坡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结构条件;不利的地形地貌为滑坡的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集中降水是本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这对该类滑坡灾害的认识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书选取自20世纪以来发生在我国的19个灾难性滑坡为典型实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深入系统研究,针对每个滑坡的具体特点,着重从滑坡过程实录、滑坡基本特征、滑坡成因机制以及滑坡稳定性和整治处理措施等方面,对各滑坡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平缓红砂岩滑坡特征及警示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袁从华  王荣彪  周健  施伟忠 《岩土力学》2006,27(11):2050-2055
通过调查研究朝阳坡平缓泥质粉砂岩滑坡,对其滑坡产生的地质条件、软弱夹层与斜坡和冲沟的关系、软弱夹层的强度指标、裂缝的发展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对红砂岩滑坡规律的认识,及时在滑坡发展阶段撤离该地区居民,避免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平缓红砂岩滑坡的内在因素是软弱夹层及其临空,外在因素是强降雨使其抗剪强度降低。通过实例加深了对滑坡机制的认识,为从事类似滑坡调查和相关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王治华 《现代地质》2005,19(2):157-164
“数字滑坡”技术,就是以遥感(RS)和空间定位方法为主,结合其他勘探、试验、调查手段获取数字形式的、与地理坐标配准的滑坡基本信息;并利用GIS技术存贮和管理这些数字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滑坡地学原理进行空间分析,研制各类模型,并服务于滑坡调查、监测、研究、滑坡灾害评价、危险预测、灾情评估、滑坡防治等。通过金龙山三维数字模型,卫星监测易贡滑坡、三峡库区重点城镇滑坡及千将坪滑坡等地的遥感调查说明数字滑坡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万州区荆竹屋基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荆竹屋基滑坡的野外调查、应急抢险工作,对滑坡发生前后变形特点、滑坡形成机制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荆竹屋基滑坡属大型基岩顺层、先牵引后推移混合型滑坡,滑坡具有变形快、裂缝、声响、掉块局部垮塌等前兆现象特征明显的特点。调查和分析发现,滑坡前缘不合理采石活动是荆竹屋基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增强全社民地质灾害防灾意识、科学判断快速反应、应急预案中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和岩质顺向坡的危害性等是未来万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滇西北区域地质灾害频发,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对该区域进行滑坡类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是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传统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手段较为单一,且依赖大量的人力,调查效率较低。利用WordView2、Sentinel-1A、ALOS-2几种遥感卫星数据,进行Stacking-InSAR等技术的处理,得到多种光学卫星影像和InSAR处理的地表形变图,建立滇西北区域潜在滑坡与老滑坡的光学解译标志和InSAR识别标志,并进行多次目视解译和人工交互式解译。依据解译、识别成果,总结识别方法并进行野外调查验证。共识别潜在滑坡与老滑坡696处,为今后滇西北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提供新的调查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宝鸡渭河北岸大型深层黄土滑坡基本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宝鸡渭河北岸杨家村大型深层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地质详细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和高密度直流电阻率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基本查明了杨家村滑坡的特征和稳定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家村滑坡属于深层多级旋转型黄土滑坡,滑面总体呈圆弧形,渭河北缘断裂从杨家村滑坡滑体中部通过,对滑坡结构具有控制性作用,新近纪三门组粘土层的变形破坏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内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杨家村滑坡目前总体处于稳定状态,需关注前缘局部失稳,研究结果可为杨家村滑坡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