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整理出阿勒泰市64年各级别强度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4a来各级别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7年春季阿勒泰市共发生一般寒潮过程109.5次,强寒潮过程75.5次,特强寒潮过程37.5次;平均每年春季分别发生1.7次、1.2次和0.6次;3种级别寒潮过程发生频次占寒潮过程发生总频次的48.2%、33.3%和16.5%,阿勒泰市春季主要以一般寒潮和强寒潮为主。(2)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频数年际变化均在递减,且不显著,其中4月一般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递增,特强寒潮过程频数递增明显;一般寒潮过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在1950年代最多,强寒潮过程1970年代最多,特强寒潮过程1960年代和2000-2009年代最多。(3)一般、强和特强寒潮过程持续时间分别在1~7d、1~6d和1~5d,均以持续1~3d为主,分别占各自寒潮过程总次数的94.5%、90.8%和90.0%,其中又都以持续2d最多。(4)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10.8℃、-13.0℃和-17.3℃,一般寒潮和强寒潮降温幅度均在5月最强,特强寒潮降温幅度在3月最强。(5)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分别为-7.8℃、-12.8℃和-20.3℃,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抬升趋势。(6)1954~2017年阿勒泰市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中降温过程最低气温距平平均值分别为-5.7℃、-7.9℃和-10.5℃;三种级别寒潮过程最低气温距平为负值占该级别寒潮过程频数的比例分别为80.0%、97.4%和97.5%。  相似文献   

2.
普查1990~2003年河南寒潮资料,筛选出发生在11月上旬的全省性寒潮天气过程,对过程发生前5~10天的候图进行位势高度梯度分析及合成分析,从梯度场和合成图中找出秋季寒潮爆发前5~10天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影响北海市的寒潮天气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 《广西气象》2005,26(A02):75-75
通过对北海市1956~2003年48年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出北海市三个站达到寒潮标准的时间,用天气学原理对历史天气图和剖面图进行分类归纳,得出影响北海市的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分析和经验指标,对今后北海市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遂宁市2005年3月11—12日出现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一些指标特征量,利于今后提高类似的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5.
1996年2月中旬的寒潮对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利用EC(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历史性资料作一简单分析,希望可改善在寒潮方面的预报。1寒潮过程2月14日开始已发现500hPa上有明显低槽在贝加尔湖地区出现,而在地面上西伯利亚及蒙古地区以及中国西北地区气压不断增强。在寒潮到达澳门地区前两天,本地区出现明显的升温、升湿及降压情况。寒潮冷锋在17日晚开始接近本澳,随后是连续11天寒冷天气,整个过程到2月29日结束。2数值预报产品的比较从1996年2月份EC预报24小时最低温度及本台24小时最低温度预报中,可明显看出E…  相似文献   

6.
陈静  桑志勤 《四川气象》1996,16(1):11-15
从影响气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入手,针对中期寒潮天气的预报对象,分析与其物理过程有关的天气学因子的变化规律,建立四川盆地中期寒潮预报的概念模型,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冬半年寒潮自动预报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准确预报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盆地的开始时间,还能较准确地提供过程降温幅度预报。  相似文献   

7.
蒋倩英 《四川气象》1995,15(4):22-23
对1994年4月9-11日发生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类形势下寒潮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客观分析场,对2007年秋冬季的6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6次寒潮过程的冷空气源地及移动路径和寒潮预报关键区,得出了有指示意义的寒潮天气预报指标。总结了易于发生寒潮天气的地面形势,对发生寒潮天气的高空形势进行了天气分型。  相似文献   

9.
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修订后的寒潮标准,对广西近46a的寒潮天气进行统计,并对典型寒潮年进行环流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近46a出现了61次寒潮天气过程,其中全区性21次,桂北区域29次,桂南区域22次;广西寒潮最早出现在11月份,最迟出现在3月份,1月是寒潮出现的高峰月;出现寒潮频率的地域分布为东高西低;历年出现寒潮的总站数略呈下降趋势,并具有2年及11年左右的明显周期振荡特征。典型寒潮年环流分析表明当极涡南掉,东亚大槽加深,乌拉尔山脊维持,冬季风的加强及中纬度西风气流是导致冷空气堆积并爆发寒潮的主要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10.
以单站曲线图为主,结合天气形势,对三门峡市1957 ̄1993年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寒潮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并确定了各阶段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2.
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一种大型天气过程。过去对影响我国的寒潮过程及其预报已做过不少工作。本文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日常值班工作经验,特别是近年来的经验,对影响我国的寒潮天气过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实践表明:对于寒潮预报来说,典型的寒潮过程是不难掌握的,但有很多寒潮过程是不典型的,如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54年寒潮气候概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浙江省1951—2004年全省68个测站的信息化资料,依据寒潮标准检索出的所有个例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分别统计出全省和11个地市的寒潮、区域性寒潮和全省性寒潮等个例过程数据,得出浙江省寒潮年际变化、时空分布,以及最早初日和最迟终日分布等基本气候特征,补充和完善了浙江省寒潮气候特征分布方面的统计分析数据资料。最后列出浙江省历史上几次典型寒潮过程及其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三次A型寒潮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三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得出:三次寒潮天气过程都是发生在一槽一脊环流形势下,如此强的降温在20天左右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是在四川盆地有资料记录以来从未出现过。与从前一槽一脊寒潮预报的着眼点相比较,这三次寒潮天气过程南支槽活动、冷空气路径、冷空气补充、降水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文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供预报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库车一次寒潮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4月15—18日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库车县出现了强降水、强降温,从单站预报角度对这次寒潮天气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原气象》2021,40(2):394-402
利用ECMWF的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2月14日的寒潮冷堆增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寒潮冷堆增强过程中等熵面位涡守恒,315 K等熵面上寒潮冷堆表现为6 PVU的高位涡中心,垂直方向上寒潮冷堆区域高位涡下传到低层形成高位涡柱,冷堆的运动对应高位涡柱的运动。分析500 hPa寒潮冷堆变化发现,寒潮冷堆中存在上升运动使空气绝热冷却,导致寒潮冷堆的增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冷堆空气抬升冷却的原因,寒潮冷堆主要位于两支高空急流核的左前方,受到两支高空急流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影响,上升运动导致的绝热冷却使寒潮冷堆增强。此外在冷堆移动过程中,由于冷堆与低压中心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冷堆温度最低处绝对涡度增加,根据位涡守恒原理,气柱拉伸,冷堆的冷空气变得更加深厚,寒潮冷堆增强。  相似文献   

17.
纪玲玲  徐微  袭祝香  李旭 《吉林气象》2013,(3):21-23,46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50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吉林省50年寒潮天气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吉林省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年代变化、气候倾向及阶段性变化等特征,并对寒潮天气空间分布的地形成因做出分析,为充分认识寒潮天气过程气候变化规律,提高预报预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寒潮专家系统知识库,(简称SHZ)是通过最近30年54次寒潮天气个例的详尽分析和随机抽样10年资料进行逐日反查,并在弄清了盆地寒期天气事实、基本特征及物理基础之上,综合了诸多专家预报经验组建起来的。它包了春、秋、冬111个预报因子和239条预报规则。通过对省台寒潮专家系统知识库中因子选取和规则组建原则的介绍,指望有助于各级台站寒潮过程的研究,为完善我省寒潮预报方法和提高寒潮质量有所启发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2004.12.23”桂北寒潮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晓玲 《广西气象》2006,27(A01):5-6
将2004年12月23日桂北寒潮过程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这次寒潮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胡建军 《山西气象》2004,(1):28-30,35
本文主要分析了发源于新地岛以东洋面上的冷空气对大同市寒潮天气影响的常见的2种类型,概括了这2种类型的预报思路,对寒潮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