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筠连县岩溶泉群地质遗迹在温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具有代表性,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明文规定要保护的项目之一。通过分析筠连县岩溶泉群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保护规划,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苏宜兴是我国岩溶洞穴非常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在不到80km2的范围内共有岩溶洞穴83个,其中已开发的有善卷洞、张公洞、玉泉洞、灵谷洞、慕蠡洞、西施洞等。这些岩溶洞穴遗迹经初步研究发现,属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有1个,国家级5个,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级地质遗迹2个。它们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科普价值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芳  刘玲  李佳  徐涞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3):205-207
筠连地质遗迹景观区具有丰富的泉类、岩溶峰丛地貌等景观。其中尤以间歇潮涌泉、洞内泉类钙化沉积边石坝、石莲花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其他配套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良好。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筠连地质公园的构想和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发育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拉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岩溶地貌景观最为典型。其类型主要有落水洞、溶洞、暗河、石林、湿地、盲谷等。本文从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布、规模、数量、面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发育特征。针对该区岩溶地貌的破坏现状,结合其他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及开发旅游来保护该区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在开发中应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娘子关岩溶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中  郭志峰 《地下水》1997,19(2):65-68
本文在详细论述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注重系列的一致性,因而划分了不同时段,对全排型岩溶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良好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泉域岩溶地下水合理持久开发的原则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裂隙岩溶不资源开发和保护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建立  钱孝星 《地质学报》2000,74(4):344-352
我国由于人口多、水资源贫乏,裂隙岩溶水成为北方重要的供水不源。本文从裂隙岩溶水和裂隙岩溶含水层的水力特性出发,研究了裂隙岩溶水井的成井深度,裂隙岩溶水资源的特点,补给量和储存量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裂隙岩溶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特征和治理对策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或选厂址时如何保护裂隙岩溶水资源等问题。本文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目的,从地下水水力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北方的裂隙岩溶水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开发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6,23(4):261-265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缺水密切相关,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石漠化防治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和发展实质、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从理论上论述了岩溶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对石漠化防治的效果。指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是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目前共查明地质遗迹951处,其中重要地质遗迹518处.地质遗迹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不同类型地质遗迹空间分布各具特色,可划分为武陵山、雪峰山、南岭、罗霄山、湘中丘陵和洞庭湖平原6个特色明显的地质遗迹分布区,其中武陵山区是湖南省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区.目前省内大部分重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协调性差.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湖南省重要地质遗迹,建议科学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类型、形式和模式,并完善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岩溶峡谷演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成立于2009年8月,以岩溶峡谷、多层岩溶溶洞及十三级瀑布群地质遗迹为特色,包括白龙峡景区、黑龙峡景区、青龙峡景区、石燕寨景区及丹江源景区五大景区,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峡谷型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地质遗迹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总体有隘谷-嶂谷-峡谷(狭义)展布的规律。公园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岩石主要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组成,该岩溶峡谷景观系统的形成在秦岭具有典型性,与公园岩石地层、断裂构造、崩塌作用、新构造运动及溶蚀性径流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形成机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称之为"金丝峡模式",即岩溶峡谷谷坡崩塌式后退、平面上呈鱼鳞状扩展的峡谷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六洞山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东南灵洞乡洞源村,属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因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洞等六洞而得名,区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以幽深玫奇的溶洞和多文化古迹著称,尤其以涌雪洞地下长河蜚声省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由于对地质遗迹的科学、科普价值认识不足,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尚待开展。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它工程活动破坏了地质遗迹及相关自然环境,影响地质遗迹资源及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兴义马岭河流域位于贵州三叠纪“S”型沉积相变露头区,沉积地貌类型多样,具有优质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但是关于区域地质遗迹成景主控因素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试图分析区内不同岩相结构与溶蚀速率的关联,探讨主要的地表-地下岩溶-侵蚀地貌的发育与演化过程。受控于不同的溶蚀速率,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相露头区分别形成三类锥状岩溶石峰与两类塔状岩溶石峰,深水陆棚-斜坡带地表地貌则表现为浅-中切割山地。马岭河峡谷具典型地下洞穴伏流-地表岩溶峡谷演化特征,峡谷演化进程受溶蚀-侵蚀-崩塌-钙华堆积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影响,空间上箱型谷-嶂谷-宽缓谷依次分布。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边缘-碎屑斜坡-陆棚沉积分异是区内地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溶蚀是地质遗迹成景及成片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是桂林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梳理了桂林6区10县1市共17个区域内的312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出3大类,9类和20亚类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景观具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极高,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地质旅游价值大等7大特征,采用直接认定法与专家打分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质量进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桂林有7处世界级景观、32处国家级景观、105处省级景观、168处省级以下景观。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数量、类型、质量等级在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文章提出建立统一的保护体系、统一的管理监督机制、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和功能的认识等5大保护策略;以及保护性开发、同类景观有序性开发、特色性开发、多元性开发、不同等级景观分级开发等5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螺髻山冰川地质遗迹景观地具有丰富的资源景观,如古冰川地貌景观、温泉景观、岩溶景观、土林景观。其中尤以螺髻山上有限的范围内却保存着齐全的各类冰川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是螺髻山地区宝贵的资源。文章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螺髻山冰川构造地质公园的构想建议。本项研究旨在以开发地质资源达到保护地质遗迹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洪峰  肖敏 《湖南地质》2011,(12):54-55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岩溶洞穴景观类、地质剖面遗迹类、水体资源类。  相似文献   

15.
广西岩溶石山区生态重建中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何子平  蒙福贵 《中国岩溶》2001,20(2):117-120
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是岩溶石山地区的普遍问题,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广西是我国岩溶石山分布最广的省区之一,重建可持续发展的石山生态,是我区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独特岩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宝贵的土壤资源,将是生态重建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西部岩溶地下水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解明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2):23-25,65
根据区域内岩溶地下水供需水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岩溶地下水最新开采动态资料分析,认为邯郸市西部岩溶水区尚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并提出了解决岩溶山区(革命老区)人畜用水的可行性和拦蓄滞洪、人工补给的有效途径,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北方类似岩溶地区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萍  巴特尔 《贵州地质》2008,25(1):11-15
贵州省岩溶发育强烈,导致地表水严重漏失和石漠化加剧,岩溶石山区可供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工程性缺水尤为明显.本文分析表明,贵州地下蕴藏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有保障,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特别是对解决省内分散性居住的广大农村缺水问题.地下水的开发具有投资省、水量稳定、水质好、投资回收快、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是对地表水供水不足的有效补充,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上,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均有着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贾小军 《地下水》2009,31(4):52-54,73
岩溶水是临汾市工农业与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对临汾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大规模开发岩溶水,使得岩溶泉域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岩溶泉水流量趋势性衰减、区域岩溶水位持续下降、水质遭受污染等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通过科学划分岩溶泉保护区,合理开采岩溶水,避免水质受到污染、为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入手,探讨宣汉百里峡地质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地质构造、水流侵蚀、岩溶作用是百里峡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尤其是与褶皱构造变形关系极为密切,从这一特征来看,百里峡与长江三峡属于相同峡谷类型,在景观特征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构造地层剖面、岩溶峡谷地貌、溶洞景观是地质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并根据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保护分区规划。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地质遗迹及其开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地质遗迹的概念和重要价值,介绍了贵州的地质遗迹,提出了保护、研究和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