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任美锷  杨宝国 《地理学报》1998,53(3):193-201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上船舶大型化与海洋货运集装箱化趋势,详细讨论了当前和21世纪初我国港口发展条件。认为社会、经济条件及人为作用对我国港口发展将起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港兴市”概念已不尽适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港口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以组合港形式组建,包括一个中心港,即上海港,两个次中心港,即北仑港和太仑港,以及若干主要的支线港和喂给港。各港应合理分  相似文献   

2.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格调高雅、环境优美的住宅区高大建筑群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大厦名称作为现代城市地名的一部分,存在着发展快、管理难的问题。这些高楼大厦的命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情况: 1.通名求大 通名的求大,是要在通名的使用上显示自身企业的规模庞大,从而在心里上占有“非我莫属”的优势。“公司”、“商店”等一般用语,在日渐膨胀的求大趋势中,似乎已失去了吸力。公司变成“集团”,这要有法律上的依据,不是谁想取就可以取的,爱大的人便找出了一个公司的译名“托拉斯”(t…  相似文献   

3.
梁国昭 《热带地理》2008,28(3):247-252
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始发港之一.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2 000多年来广州的水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历代港口码头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石门之南的兰湖古码头到今天虎门之南的南沙港码头,港口位置经历了一个大体由北而南、从西向东的迁移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对城市的空间拓展产生引导作用,对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港口腹地系统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重塑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基于港口腹地演化理论及生态学理论,根据港口腹地发展新特征,从概念界定、演化模式、演化机理等方面提出了港口腹地“大树理论”,将其分为港腹树干生长、港腹树根生长、港腹树冠生长、港腹全树形生命空间结构生成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演化模式进行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腹空间系统、经济系统、交通系统等角度对港腹全树形生命空间结构演化机理进行系统揭示。最后,以大连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验证港口腹地“大树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伟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16,71(10):1752-1766
煤炭是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资源,煤炭运输一直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港口是煤炭运输网络中的关键集散中转节点。本文以中国沿海港口为研究对象,以1973-2013年为时间尺度,刻画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重点分析港口煤炭下水与接卸的空间格局演变,归纳总结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然后,采用数理模型和指标,评价港口煤炭下水与接卸的空间集聚水平及变化;最后分析港口煤炭运输的专业化职能及空间分异格局,揭示煤炭下水港和接卸港的空间关系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沿海港口的煤炭运输格局由“南进北出”模式演变为“全进北出”模式,但接卸职能突出的港口仍然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煤炭下水港集中于渤海西岸,而环渤海地区的丹东、大连、烟台、青岛等港口由传统的煤炭下水港演变为接卸港。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交通地理和能源地理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体系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苏晗  王列辉 《地理学报》2024,(2):484-50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在沿线港口进行投资布局。在贸易保护、地缘环境动荡等背景下,分析已投资港口的供给现状对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节约港口资源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构建港口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港航数据、遥感数据,建立包含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等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港口供给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测度中国已投资港口的整体性、区域性和维度性供给水平。研究发现:(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投资港口的综合供给水平不高,多数港口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供需均衡程度低。(2) 2015年以前主要集中于投资建设供给水平较高、较为成熟的欧洲港口,2015年之后转为布局供给水平较低的战略支点港、门户港、战略通道沿线港。(3)企业—合作类型—港口供给水平等级可归纳为3种类型:码头运营商—股权收购—较高供给水平港口;工程承包商—承建—中低供给水平港口;航运公司—股权收购、特许经营权—较高、高供给水平港口。(4)分区域看,西亚、南亚、非洲、东南亚和欧洲的港口供给体系空间结构分别处于低级均衡、孤立双核、原始单核、枢纽极核和多核共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周边港口的航运网络及其临港产业的建设对推进跨区域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海南洋浦港与中国华南地区9个典型港口的航运网络特征及其临港区产业类型可以发现:(1)洋浦港目前的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少,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01.93万TEU,仅占整个华南地区10个典型港口比重的1.25%,并且仅与地区内的钦州港、新加坡港、胡志明港有较高航运频次。洋浦港在航线布局上,亟待向香港港、广州港和深圳港靠齐,提升中国在环南海区域的“近洋”布局并不断推动洲际“远洋”航线地开通;(2)洋浦港临港区域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326个增加至1461个,在区域港口中总占比由2005年0.18%提升至2015年0.47%。但各企业分布密度均较其他港区小。其中直接涉海的海运装卸业与跨境物流产业数量都较少;依存产业建设方面目前主要依托于渔业的发展,其他船舶制造业、建筑工程业也较少;与港务相关的服务业中,洋浦港提供的服务类型也较少,主要集中为零售业,缺少海运保险和海洋金融等服务业类型。因此,海南港口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从业务“多元化”向区域“基地化”实现转型发展,即要注重与华南地区典型港口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港口与临港区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互动,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沿海港口群体。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县以下小地名的通名都是“市”字。在百万分之一的湖南省地图上,就有51个含“市”的小地名,《浙江省地图册》上标有24个这样的小地名,《湖北省地名词典》收录含“市”字小地名19个,而江苏仅常熟市境内便有12个“市”字地名。这当中,最赫赫有名的要数湖南浏阳的文家市了。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领工农红军会师于此。文家市的“市”当然不是现代政区意义上的市,而是历史上草市的遗迹。宋代以来发达的商品经济,滋生了许多作为商品交易集散地的草高,至今湖北荆州、湖南衡…  相似文献   

9.
从货运量来看,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位于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三角洲河汉中,距北海33公里。有一条深度为19米(枯水期)的运河将港口与北海连接在一起,这里的潮水高度为1.8米。鹿特丹港实际上是一个完备的综合性港口,它包括河港和海港、外港、约50个船渠和碇泊场等。位于罗曾布尔特湖的上港口部分称为欧洲港口。它是城市的工业区,这里有大型冶金联合企业和石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市西郊水库位于市区西南部,为发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2003年,市地名委员会先后数次召开会议,讨论西郊水库的更名。会议讨论是十分热烈的,主要围绕是否赞同西郊水库通名改为“湖”这一观点展开。持赞同观点的人认为,只要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名的经济效益,可以把西郊水库的通名改为“湖”。由此,他门分别提出了改名为“明珠湖”、“新月湖”、“瀚海湖”、“克拉玛依西湖”等建议;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水库和湖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地理实体,水库属建筑物,湖泊是自然地理实体,西郊水库本身是一个水库,并不是湖泊,因…  相似文献   

11.
王成  王茂军  王艺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485-1498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提出,疏通了东西方经由航运往来,实现全要素“流动”的海上通道,拓展了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新型贸易之路。本文基于航运往来关系,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外整体航运网络空间结构及核心—边缘构局,结合嵌入广度、嵌入深度和网络中介功能,类比不同地区航运网络嵌入模式差异;综合考量中外港口节点的网络中心地位和现实航运能力,识别航运网络中的功能节点。研究发现:①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镐头”状空间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②过滤得到关联骨干网络和核心网络,并识别出关联广度和强度差异的海外港口特殊节点和核心节点;③港口嵌入航运网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中国和东南亚港口为代表的(广度、深度、中介功能)层级嵌入模式和以非洲、南西亚—中东、南亚和欧洲地区为代表的均质嵌入模式;④中国港口外向关联强度层级特征明显,识别出潜在复合型枢纽港、外向干线港、内向直挂港、中介支线港和边缘喂给港五种类型的港口节点,并明确分工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有效协调港口组织格局和节点功能互补共进,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港、台和国外地名的影响,在地名专名和通名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专名中出现了“洋”、“大”、“古”、“怪”的现象;在通名中出现了“山庄”、“花园”、“广场”、“城”、“别墅”等现象,成为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市针对存在的问题,起草了《上海市高层建设、住宅区和其它建筑物名称管理细则》,现已基本定稿,使建筑地名逐步走向规范和统一,对各地是有启发的。民政部有关部门领导看了上海的材料后,认为此材料很好,其做法有必要在全国推广,故建议在《中国地名》刊登。  相似文献   

13.
海南方言地名的标准化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峙字地名的标准化处理的质疑 “峙”字作为我国沿海各地岛礁通名的由来已久。在浙江、广东和海南均有含峙字之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峙字作为岛礁通名或专名的约200余处。 海南方言中,“峙”读dī音, 而作为岛屿通名时则读为du;前者为文读,后者为白读。地名学者曾庆刚先生在其《“峙”小考》文中,有:“‘峙’,其标准读音有二:一读shì,二读zhì,笔者认为,作为地名用字的标准读音应读作shì。……另外,从方言读音考之,亦可证明这个“峙”是广东和海南土生土长的。”“……故可以说,‘峙’不论读si、shì、du,都是‘小岛’的意思,是中国地名专用字之一。”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3,(4):55
最新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散货码头澳大利亚赫兰德港6月铁矿石装载量有所下跌。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元走强,以及中国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国的经济增速减缓,澳大利亚矿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然逝去,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赫兰德港每年运转世界上五分之一的铁矿石。根据赫兰德港港务局官方网站,该港口出口总量从5月的2790万吨降至6月的2770万吨,其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享—偏移(share—shift analysis)模型对近17 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状况的研究显示: ①上海港在1994—1998 年间为正偏移增长港, 而在其他两个时段均为负偏移增长港。②宁波港始终为正偏移增长 港, 且偏移增长量一直很大。③沿海港群和内河港群间的偏移增长状况较为复杂, 在总体上, 沿海港群优势不断凸 显, 而内河港群则相反。④在不同等级港口间的偏移增长中, 中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劣势地位, 大型集装箱港口 近13 年来优势明显, 小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相对优势地位。⑤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可初步划为初步发 育阶段、枢纽中心港初步形成阶段和大型深水直挂港加速成长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的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特征和作用机制。上述状况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控、港口资源条件差异、区域通达条件以及集装箱 装卸运价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区划通名中的“省”、“县”、“乡 (镇 )”等用词中指代性都是明确的,都有一个确切的含义。而通名中的“市”,它可分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等多种级别的“市”,它的跨度为省级、副省级、地级、副地级、县级等,它的功能有综合性城市、钢铁城市、煤炭城市、森林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口岸城市等,人口多则逾千万 (如上海市 ),小则七八千 (如二连浩特市等 ),不但跨越多种行政区划级别,而且其含义不仅仅是原来的“市”字,内涵模糊不清,外延大小不定,是行政区划通名中最混乱的一个称谓。   “市”,原…  相似文献   

17.
程佳佳  王成金  何嘉明 《地理研究》2016,35(7):1314-1328
长期以来,港口竞争主要发生在不同港口之间,随着港口管制的放松,许多港口陆续引入私营资本,促进了港口竞争的发展变化,并在理论上形成了新的空间模式。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港口建设最早引入外资和码头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也是中国港口管制放松和外向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码头企业进入珠江三角洲的时间路径,包括企业结构、企业数量与股权变化、港口数量等,总结其时间进入规律;基于空间视角,刻画国际码头企业的码头网络,重点包括参股港口分布、装卸能力演化、各企业投资差异等,考察国际码头企业的码头网络特征和扩张规律,并从港口建设经营、港口竞争码头化两方面分析国际码头企业进入对珠江三角洲港口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码头企业的进入路径受改革开放及政策的影响较大,目前已在珠三角码头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集中投资大型港口,呈现先投资枢纽港再进入中小型港口的市场模式;国际码头企业的进入加剧了港口内部码头或泊位利益主体分化而形成港口内部竞争,促使港口竞争形成码头化态势,和记黄埔、招商国际、珠江船务等分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码头网络,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和合作格局。研究丰富了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充实了港口研究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8.
周文德 《中国地名》2013,(10):12-15
至2009年,重庆市辖境内共有1048个政区地名,其中,区名19个、县名21个、街道名156个、镇名574个、乡名278个。不计“乡”、“镇”、“街道”、“县”、“区”等政区通称,仅对专名部分进行考察。一共有310个地名尾字,其中,通名汉字100个。这100个通名汉字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最多,52个,占了总数的52%;聚落通名11个;人工建筑地物通名31个;行政区划通名6个。  相似文献   

19.
《地理科学进展》1986,5(3):64-64
纽约港不仅是美国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整个西半球的最大港口。它位于哈得孙河广阔三角港沿岸。控制港口的特纳鲁斯海峡的深度为31米,而码头附近的深度为10.5~15.3米不等。港口的范围从西往东几乎延伸60公里,而由北往南延伸80公里。港口的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公里,其中陆面占2800多平方公里,水域约占11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动态测度及驱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城交互作用是港口城市形成、演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测定港城关系并从中揭示港城交互作用的模式是港口城市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港城关系中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港城互动关联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在RCI基础上,提出DCI的概念、内涵及其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对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港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及DCI值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测度,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港城驱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港口城市在港城相互作用方面的具体差别与联系,丰富地理学对于港城关系内在机理的认识.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12个海港城市港城关系状况可以分为港口驱动型、城市驱动型和港城稳定型三类;变动趋势可以分为持续上升型、持续下降型及波动型三类;港城交互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别.港城关系的强弱或倾向性与港口或城市规模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港口或城市发展阶段、港口与腹地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