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重力、航磁数据进行了延拓、求导,并反演计算了该盆地莫霍界面与磁性项、底界面,为认识盆地的断裂系统、地壳深部结构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四川盆地的人工地震与测井资料,对该盆地进行了盆地沉降史的动态模拟,模拟表明,四川盆地在65Ma以后,属于稳定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2.
闸涵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闸涵结构空间薄壁体系的构造特点,研究了箱型结构-水体耦合的求解方程,导出了可用于箱型结构、闸室、渡槽壁面、坝面的动水压力附加质量的统一算式,介绍了地震反应的求解方法。以淮安立交地涵为例,考虑了结构、水体、地基的相互作用,计算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了7度地震作用时的动力反应,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供闸涵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叙述了编制《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及设防目标,通过对县城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震害预测,提出了土地利用,场地区划、旧城改造,新建设防、避震疏散和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具体要求,对震前应急准备与震后抢救灾作出了可行对策,对《规划》实施提出了分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层建筑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结构,就如何进行体系选择和截面预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阐述,并依据承载力、变形和抗震的要求,推导了简单易行的经验公式。这些经验公式对于方案选择和初步设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经应用到设计实例中,节约了材料,缩短了设计周期,减少了计算机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震台站是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随着地震部门“国家地震速报与烈度预警工程”的实施,地震台站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地震台站运维工作面临挑战。为此,本文使用ASP.net技术开发了陕西省地震台网运维故障管理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可对地震台站发生的故障进行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具备故障诊断、故障挂单、故障查询、故障完成等全流程信息化故障管理功能,还具备故障数据收集、导出、统计分析、企业微信通知、台站地图导航等多项功能,解决了台站发生故障后无标准化处置流程、资料均为纸质化、维修记录不全、管理不精准等问题。该系统可与陕西省地震局已开发的软件良好对接与使用,满足了陕西省地震台网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幅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台站信息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地震预报经过30年的实践、理论研究及3次较大规模的科研攻关,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长足进步。该文首先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不仅总结出了成绩和水平,而且还深刻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地震预报的目标、研究体制、研究科学思路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及建议,以供专业人员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一、前言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在利用地下水(水位、水化)监测预报地震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地震观测台网,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观测到了丰富的地下水地震前兆现象,获得了一批中强以上地震震例,同时,在基础理论、地震...  相似文献   

8.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发生了5.9级地震,造成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震后开展了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将灾区划分为七个评估区,完成了66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评估系统EDLES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9.
桥梁减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桥梁延性抗震及减、隔震设计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编制的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对设置橡胶支座的一座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比较了普通延性抗城和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震特点对减、隔震桥梁的延性地震响应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镇江市地震办公室通过电视录像、知识竞赛、科普宣传周、新闻报道等形式,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该文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概况及其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宣传形式要因地、因时制宜,以通俗易懂,生活活泼,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河北怀来3井的水氡正常年变特征,分析了距井孔40m远的热水井抽水与怀来3井水温、流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后水氡年变化转变为夏高冬低型,其原因主要是受热水井抽水影响。抽水导致流量减小、水温降低和氡值下降;停止抽水后,流量、水温和氡值回升。  相似文献   

12.
对湟源地震台周边各种因素所致的地震记录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扰源主要有采石场爆破、灌溉水渠、小河、车辆干扰及各种天气及固有干扰等。根据这些干扰源的频谱特性,采用MATLAB语言,设计、编制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在震相识别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西宁地震台水氡测量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判别及排除 ,并从氡值的变化中提取异常信息 ,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two types of power supply interference encountered in the observation of geomagnetic second data:the HVDC interference and the discharge interference of electrified railway. By taking the FGM fluxgate magnetometer of Changli Seismic St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analyze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uct intensive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of electrified railway interference. Finally,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① HVDC interfer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system of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such as current size, distance or orienta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Alth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hange are not the same, the main changes are variable. ② The discharge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contact of the pantograph system or other reasons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s a factor that may cause random small interference in the geomagnetic second data at Changli Seismic Station. This study explains similar phenomena discovered in previous years and meanwhile correct previous misjudgments including unstable working systems, unstable power supply, and occasional sudden jump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be discrete.  相似文献   

15.
在地电清理攻关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电台测区的地貌、地形、水文、地质特征及介质的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台址条件有利于地电阻率的观测。同时,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大同地电台1983~1993年ρs月均值的变化特征,查明了引起变化的原因:一种是测区内埋水管,建蓄水池,抽送水时管道跑、冒、漏水等人为引起的下降变化;另一种是地下应力场的应力积累增强,引起的地震异常叠加在年度背景上的变化;叙述了排除人为干扰的方法和采用实用化攻关中的滑动富氏法消除年变,可突出异常特征的可行性;得出地震前后ρs的变化是地震前兆反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宁夏至山东电网高压线路的投入运行,对河南浚县地震台的地磁观测(FHD-2质子矢量磁力仪)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动态特征,介绍了干扰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通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利用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不同测项、附近地电场观测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相同测项对比分析,排查影响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干扰源,识别干扰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可控的干扰源有:人为抽水干扰、工厂运行干扰、农田灌溉干扰等;不可控的干扰源有:雷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等。通过对观测数据干扰形态的识别与排除,对提高地电场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艳 《山西地震》2019,(2):12-14,28
文章分析了临汾台水平摆、垂直摆两套洞体形变观测仪记录曲线的正常变化形态,讨论了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干扰的图像特征,以及山西带南部3次中等地震前典型异常图像特征,分析结果为今后观测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及异常跟踪分析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韩城台倾斜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存在的干扰源;并在排除干扰的基础上采用21点斯宾塞平滑滤波方法探讨该台资料变化与周边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