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窑街矿区的生产实践回顾,论述窑街矿区CO2无机源中白云岩热解论未曾解决的问题,完善白云岩热解理论体系,建立了窑街矿区高纯度CO2的生成、储存、运移、再储存的模型,对窑街矿区防治CO2气体突出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红霞 《西北地质》2015,(1):191-195
窑街煤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窑街组,煤炭资源较丰富。由于多年开采,资源面临枯竭,解决资源接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通过对区内主要控煤构造F19断层的特征和煤系地层层序的研究,推断F19断层可能是煤系沉积过程形成的同沉积断裂,对煤层赋存起控制作用,预测研究区F19断裂带以东有可采煤层存在。通过研究窑街矿区沉积特征、聚煤规律和构造控煤因素,认为研究区与窑街矿区应属同一山间聚煤坳陷,成煤环境为河湖沼泽相,岩相旋回以河流相开始,泛湖相结束,煤层位于旋回中上部,其厚度大,含煤性好,资源潜力大。根据已知矿区地质条件,结合以往地质工作,提出在窑街矿区东部的散马池—阳洼一带开展找煤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窑街煤矿采空地面塌陷的实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采空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其发育规律,对窑街煤矿采空塌陷区的稳定性做出了评价,在窑街矿区的地面塌陷治理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的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合分析了煤矿区地震、滑坡、地面沉陷与塌陷、煤与瓦斯突出及突水等主要地质灾害。通过对各类灾害特征、成生机理及危害的研究,认为(1)煤矿地质灾害严重地危害着矿山正常生产和人民生活;(2)煤矿矿震生成主要是脆硬-软地层结构、褶皱构造、构造活化区及地下水突变、采煤卸载等内外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3)煤矿滑坡、地面沉陷及塌陷、煤与瓦斯突出和突水等地质灾害是矿区工程活动破坏了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山体原始平衡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地质灾害链和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窑街矿区的含煤地层是中侏罗统窑街组,在F_(19)断层以西(下盘)已探明煤炭资源7.18亿t。由于开采多年,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为解决窑街矿区的煤炭资源接续问题,对窑街煤田的沉积环境及控煤构造——F_(19)断层的特征进行分析,预测F_(19)断层以东(上盘)有可采煤层赋存。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有利于探获到埋深适宜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圭山煤矿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矿区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和控制着井下瓦斯含量、瓦斯百分比浓度、瓦斯的不均匀性分布,极容易诱发瓦斯灾害的发生。这些地质影响因素包括煤层的结构、煤层的地质构造、煤矿的变质程度、矿井煤层的产状等,其中矿区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矿井中瓦斯在不同地段分布上的差异,划分出低瓦斯分布区和高瓦斯分布区域,建议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和上山浸水技术降解瓦斯,构建瓦斯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瓦斯地质研究表明,煤矿瓦斯的赋存与地质构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煤矿生产的角度考察,我国现行煤矿生产是以矿井或矿区为单位进行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掌握一个矿井(指矿井或矿区,下同)的瓦斯赋存情况,对以采煤为目的、把防治瓦斯灾害作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矿井来说,具有战略上的意义。矿并边界的划分,除了人为因素外,主要是以自然的地质边界,而其中又多以构造为边界。褶皱和断层都是划分矿井边界的构造,本文仅就断层作为矿井的边界,讨论有利于煤矿瓦斯赋存的几个断裂构造组合型式。   相似文献   

8.
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突水灾害是仅次于顶板、瓦斯的第三大灾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是科学确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突水危险性的手段,以大量的勘查、矿井开采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受采掘影响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老窑积水及其危害性、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矿井水文地质分类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民区主要为简单类型,神木北部矿区以中等类型为主,榆神矿区以复杂类型为主的科学分类,为榆神府矿区煤矿防治水、保水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淮北煤田五沟煤矿位于童亭背斜西翼中段,为一向斜为主的复式褶皱构造组合,向斜的轴部呈反S形且被断层切割。在系统分析煤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探讨了构造发育特征、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认为:①五沟矿区可以划分为北部断裂构造复杂区、中部褶皱叠加区和南部构造复杂区3个构造分区,断裂构造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入"字型、"Y"型、堑垒式及阶梯式。②矿区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印支期NS向构造挤压作用形成了近EW向的五沟断层,末期形成五沟复向斜构造;燕山期NW—SE向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区内最为显著的NE向断裂及褶皱构造;喜马拉雅期的构造伸展作用造成拉张性构造发育,同时也使区内大、中型主控断裂转变为正断层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70%以上的矿井灾害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沿着灾害矿井周边向其他矿井"扩散"。这种"扩散"既包括同类事故,也包括不同类型灾害;有些灾害事故还伴随周边地震活动。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灾害事故孤立发生。这些现象显示矿井灾害事故似乎存在一定规律,如果能够掌握并加以利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各矿区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释放应力,制定更全面的卸压方案;(2)对于矿井密集的地区,每个矿区要了解周边邻近县市煤矿采掘点、构造应力场、区域应力场情况,在制定开采方案过程中,除了保证自身卸压需要,还要保证整个大区的应力平衡;(3)各煤矿大区需建立灾害通报机制,进行灾害预警,提前防范。彼此掌握大区灾害情况,以利于煤矿生产防灾、减灾。最后,文章提出了开展中场、近场地压监测的设想,并就地压监测与煤矿生产运行进行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11.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F0、F1、F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甘肃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的窑街组中伴生有石油。储层主要是窑四段,其次为窑五段,属低孔渗至中低孔渗储层,未形成工业性油流。伴生石油在煤层开采时将产生不利影响,应对化害为利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构造域的火山释放CO_2气体的方式、机制和规模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定量化研究不同类型火山区CO_2气体的释放通量、模拟及计算火山气体的来源演化,对于估算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增加的贡献,以及理解地球的深部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球火山区CO_2气体释放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定量研究火山区CO_2气体释放通量的方法、气体源区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判定以及不同构造背景的火山区CO_2气体释放特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综述了不同构造域火山区CO_2气体释放研究的最新成果,详细介绍了我国新生代典型火山地热区的CO_2气体释放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开展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划分是提高采煤沉陷预计精度的有效途径。将影响采煤沉陷地质因素总结为构造介质、构造界面、构造形态和构造应力4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的内涵,确定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分类的指标。认为煤矿区构造环境突出采煤沉陷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反映着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按照构造介质的不同,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浅埋介质型和深埋介质型;按照构造界面的不同,将其分为连续型、似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按照构造形态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近水平型、倾斜型和褶皱型;按照煤矿区构造应力的性质,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自重应力型、挤压构造型和拉张构造型。以铜川矿区为例,对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做了划分,铜川矿区以A型构造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收集整理资料入手,利用地质力学观点,阐述了舒兰街煤矿的构造型式与构造特征,即构造型式为一入字型构造,主要特征是分支断裂越靠近主干断裂落差越大,远离主干断层落差逐渐变小直至尖灭,断层也都为压扭性高角度正断层,断层面(带)断层泥发育,有糜棱岩化、硅化现象,紧闭程度高,具有隔水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金矿床周围气晕的成因类型。在两个矿区进行的壤中CO_2气体测量表明,其异常可圈定含矿或导矿构造,为找金矿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应用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海域断裂组合样式进行详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O_2气(藏)分布与断裂组合样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渤海地区存在4大类断裂组合样式:伸展断裂及其组合样式、走滑断裂及其组合样式、反转构造及其组合样式和伸展-走滑复合组合样式。其中具有Y字形似花状构造的断裂CO_2气聚集的风险性最高,负花状构造及铲式断层风险次之,反转构造风险性最低。结合莫霍面特征可知,在莫霍面上拱区的具有Y字形似花状构造区域是CO_2聚集的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泰宁何宝山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何宝山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北东向的断裂为导矿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控矿断裂为2组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群,具有明显的剪性特征,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对南北向的控矿断裂构造具有破坏作用。金矿化蚀变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明显受断裂控制。而金矿化程度与蚀变强弱、断裂的规模、破碎程度有直接相关。结合地质类比法,通过构造分析法及矿区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F3断裂及弧形的拐弯处、F2-4断裂深部为矿体产出有利部位,矿区北部在断裂构造收敛部位、帚状构造砥柱边缘为寻找矿体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娄邵地区煤矿地质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和平 《湖南地质》1999,18(1):57-60
本文对娄邵地区煤矿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灾害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煤矿开采与抽水使矿区构造应力场变化和重新分配,是产生地质灾害的基因,同时,提出了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西珊城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构造带的地质构造、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形变相变、构造地球化学、X光岩组及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力学性质转化及其控岩控矿作用。本文着重指出,在珊城多金属成矿区,沙坊源断裂与南瓜山-冷水坑断裂斜接构成的"入"字型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NNW向构造是该区重要的赋矿构造,目前探明的多金属矿体均沿此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