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王莹  熊先孝 《矿床地质》2022,41(5):939-951
硼矿是重要的化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玻璃工业、陶瓷工业、洗涤剂和农用化肥。2014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全面总结了中国硼矿的资源特征和成矿规律。文章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总结了中国硼矿的成矿规律,圈定了硼矿找矿远景区,对未来硼矿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详细解剖工作,分别建立了现代盐湖型和沉积变质型典型硼矿床的预测模型。中国硼矿床的主要类型包括现代盐湖型、沉积变质型、地下卤水型、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目前,中国共发现硼矿的矿产地216处,查明资源储量7575.69万t(B2O3),分布在辽宁、西藏、青海、湖北等14个省(市、自治区)。在成矿时代上,中国硼矿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古元古代和中生代。在空间上,中国硼矿可划分为14个Ⅲ级成矿区带和11个矿集区。根据硼矿成矿预测成果,本文圈定了10个硼矿找矿远景区和8个优先勘查区,其中优先勘查区主要集中在青海油泉子(地下卤水型),昆特依(现代盐湖型),辽宁夹皮沟-红石砬子、吉林高台沟(沉积变质型),西藏扎布耶茶卡、依布茶卡、麻米错、班戈错(现代盐湖型)等地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砬子沟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小砬子沟硼矿区硼矿床的成因为层控火山沉积变质再造式矿床,严格受辽河群里尔峪岩组一段含硼蛇纹岩的控制,并受褶皱构造的影响.野外地质和物化探工作表明,该矿区具有成矿的层控性和再造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东部的翁泉沟硼矿是一个超大型硼矿床,B2O3矿物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4以上,利用1∶5万航磁、1∶20万区域化探和区域重力等资料,对翁泉沟硼矿周边地区硼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新实测的1∶5万航磁异常与已知矿床(体)具有非常良好的对应关系。除已知矿床(体)的航磁异常外,在区域化探硼元素异常所指示的含硼岩系分布区还有一批航磁异常分布,而且这些航磁异常与剩余布格重力异常相互套合,说明这些异常是由强磁性、高密度地质体引起的。通过对航磁异常进行反演计算,结合研究区各类岩石物性资料,认为研究区硼矿找矿潜力巨大,具备发现新的大型以上硼矿床的条件。合理部署勘查工作,有望大幅提升该区硼矿资源量。开展硼矿找矿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以往关注度不高的条痕状花岗岩出露区内航磁异常的硼矿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义山地区硼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华  黄良模 《湖南地质》1997,16(4):239-244,279
本文从赋硼地质体入手,研究了大义山地区硼矿床的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碳,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硼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并结合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总结了成矿地球化学模式,指出了两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翁泉沟铁硼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所处区域、矿区地球化学特征所作的分析及总结,初步建成了翁泉沟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硼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为层位稳定且变质程度较高的含硼建造,岩浆活动强烈且构造形迹比较复杂;翁泉沟铁硼矿及其相似地质背景发育区主要出现B、MgO、Fe2O3的异常组合,各个单元素高值区内的浓集中心显著,但各异常元素间的组分分带性不明显;在矿床周边地区B和Fe2O3异常以较好套合的组合出现作为本区寻找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相对而言B和MgO伴生出现的情况相对要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寻找同类型矿床而开展的预测远景区圈定、找矿靶区挑选、资源量估算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水沟—大树脚锌铜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厂老矿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勘查区,文章通过对该区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与规模、矿石矿物组分、控矿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行了找矿潜力预测,这对老矿区开展"探边摸底"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火山-沉积硼矿找矿的新发现与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绵平  陈文西  齐文 《地球学报》2016,37(4):407-418
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火山-沉积硼矿找矿的新成果,首次发现和确认在青藏高原存在富硼的火山-沉积二元结构的地层,其构造位置、岩石地层组合和时代与同一成矿带西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大型火山-沉积硼矿床都一致,且地层的稀碱金属元素含量高正异常,并已发现有团块或条带状的钠硼解石和硼砂等硼酸盐矿物,局部硼含量达边界品位。说明雄巴盆地具备形成火山-沉积硼矿床的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先决条件,具有形成大型火山-沉积硼矿的潜力。该发现是我国突破大型火山-沉积硼矿的先导性成果,为在青藏高原找寻该类型硼矿床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复顶  李任时  张红红 《地质通报》2014,33(12):1992-1998
通过对吉林夹皮沟金矿带自然重砂矿物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成矿带内自然重砂异常的分布特征,优选出具有重要找矿指示作用的重砂矿物,并确定标型矿物组合,结合地质特征建立夹皮沟成矿带的自然重砂找矿模式,为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宽甸砖庙硼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砖庙硼矿区野外地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等深入研究,提出了研究区硼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和变质-混合岩化改造成矿作用两个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改造型硼矿床.本次研究工作查明了该区硼矿体总体向西侧伏的规律和北北东向断层为倾角小于40°的逆断层,并以此为指导,在逆断层下盘找到了栾家沟硼矿、花园沟硼矿、二人沟硼矿3个大型隐伏硼矿床,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齐永生  王旭  黄斌 《吉林地质》2009,28(3):50-51,55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铁力-通河地区硼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硼矿与地层的关系、与侵入岩的关系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硼矿体的矿化、蚀变和品位变化情况,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的发展也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为摸清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地质现状提出了必然要求。本文在系统整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区内存在的重点地质问题和研究存在的问题,根据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发展,结合国内相关地区的调查经验,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内区域地质调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地质取样和测试分析进行综合地质环境调查的建议,并对具体采用的调查技术和调查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矿产地质调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智能矿产地质调查方法,指出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生态系统是与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相关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应用、用户、标准、规范、智能地质调查云平台等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构成的完整系统。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包括:智能数据分析、重点工作区圈定、矿产地质数据采集、重点区野外工作、智能找矿预测等。提出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找矿预测方法,集成了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特征匹配找矿预测的方法和基于知识图谱的找矿预测方法。设计和基本实现了智能矿产地质调查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应用特征匹配找矿预测方法在甘肃大桥-崖湾地区圈定了5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字填图系统(RGMAP)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成为今后工作的必须手段.针对15万矿调中路线地质矿产调查、化探异常查证、矿(化)点踏查和检查评价等传统的矿产调查工作内容,就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填图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型与"3S"技术平台,提高矿调工作效率与精度,结合野外数据采集与室内数据综合应用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新进展及业务发展方向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础地质调查是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按照科技引领、统筹部署、突出重点、拓展领域的原则进行部署,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果,基础地质认知水平显著提升,找矿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创新与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持续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向现代化迈进。提出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创新地质调查方式、建立现代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是下一步基础地质调查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2):467-474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从无人机航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质信息,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了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进行地质宏观分析的思路以及基于三维彩色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地质点、线、面、体等信息获取的工作流程,同时形成了一套利用无人机进行辅助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法。通过在滑坡灾害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验证了基于无人机辅助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该方法对如何基于无人机航空地质测绘进行全面系统地质资料的有效获取和地质综合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川1∶25万阿坝县幅区调,在三叠系多重划分对比与沉积盆地演化、新近—第四纪阿坝盆地演化、主要断裂带的断裂结构及其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编制了一期工程区带状地质图、引水线路评价剖面图,提出了引水线路优选方案,为区域地质调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验,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对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适宜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流程与方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成果报告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超岭 《新疆地质》2003,21(Z1):1-6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研发的,用来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软件.通过4幅150000和10幅1250000数字填图试点应用,使数字填图系统已臻于完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广数字填图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使得地质调查数据实现了一体化的描述、组织、综合、管理及资源的统一描述、再现和集成.建立个性化的多用户,多目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今后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