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反应了重力异常的空间变化率,在地球物理勘探等多学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南海局部区域实测重力异常数据和Sandwell测高重力异常数据,将搜索范围、距离和精度多种因素融合考虑并对Shepard算法进行改进,给出了南海局部区域(19°N~20.5°N,114°E~115.5°E)分辨率1'×1'的重力异常并反演了对应分辨率的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结果表明,基于Shepard改进算法的高精度船测重力和测高重力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单一测高重力数据反演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细节纹理,提高了反演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分辨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卫星测高重力场与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多卫星测高数据的综合处理,获得西太平洋卫星测高重力场,进行不同尺度、深度构造动力信息的分离,探讨诸边缘海盆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测高大地水准面反映了研究区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其高频成分可以刻画各海盆的构造特征。测高空间重力异常也可刻画陆架构造及盆地分布,由其推算出的海底地形含有大量的海底构造信息。各边缘海盆的莫霍面埋深具有往南变浅的趋势,与菲律宾海各海盆的莫霍面埋深大致相当,说明岛弧两侧的构造动力强度基本相似。大尺度地幔流应力场总体上反映了欧亚板块向东南蠕散和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扩张的特点;日本海北侧和南海巽他陆架的中尺度上地幔对流与地幔柱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西菲律宾海的上地幔对流强化了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岛弧的活动强度;小尺度地幔流主要限于软流圈层内部,在各海盆分散,而在冲绳海槽和马里亚纳海槽则会聚,可与均衡重力异常类比。还讨论了大、中、小地幔流体系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籍以阐明海盆及海槽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西太平洋卫星测高重力场与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卫星测高数据的综合处理,获得西太平洋卫星测高重力场,进行不同尺度、深度构造动力信息的分离,探讨诸边缘海盆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测高大地水准面反映了研究区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其高频成分可以刻画各海盆的构造特征。测高空间重力异常也可刻画陆架构造及盆地分布,由其推算出的海底地形含有大量的海底构造信息。各边缘海盆的莫霍面埋深具有往南变浅的趋势,与菲律宾海各海盆的莫同埋深大致相当,说明岛弧两侧的构造力强度基本相似。大尺度地幔流应力场总体上反映了欧亚板块向东南蠕散和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扩张的特点;日本海北侧和南海巽他陆架的中尺度上地幔对流与地幔柱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西北菲律宾海的上地幔对流强化了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岛弧的活动强度;上尺度地幔流主要限于软流圈层内部,在各海盆分散,而在冲绳 海槽和马里亚纳海槽则会聚,可与均衡重力异常比。还讨论了大、中、小地幔流体系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籍以阐明海盆及槽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重力垂直梯度在解决和解释地球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而获得其模型和分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测高卫星可以得到空间大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垂线偏差、重力异常以及大地水准面数据,利用测高重力资料和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计算了南海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帕里西维拉海盆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弧后盆地,根据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形态特征,将帕里西维拉海盆分为帕里西维拉海盆主盆地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南端。本文利用国际公开的重力数据和实测的多波束、浅地层剖面数据研究了帕里西维拉海盆南端的重力异常特征和海底地形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区域的特殊性及成因机制。海底地形与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表明,帕里西维拉海盆南端可划分为A、B、C、D、E 5个区域,分别代表海盆NE-SW向扩张形成的NW-SE向扩张构造、海盆E-W向扩张形成的N-S向扩张构造、海盆旋转过程中由北向南传播的扩张中心与海盆最南端的裂谷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NEE-SWW向构造、与帕里西维拉海盆同期形成的海山区以及裂谷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深渊区。海盆南端表现出明显的东西不对称性,海盆只存在扩张中心以西的部分,推测受卡罗琳海脊碰撞影响,帕里西维拉海盆南端东半部一部分逆冲至雅浦岛弧之上,还有一部分被推离至现今西马里亚纳海脊以西,随着洋壳持续的逆冲和迁移,最南端逐渐暴露的帕里西维拉海盆扩张中心与雅浦海沟合并,形成现今的雅浦海沟,最终造成了现今帕里西维拉海盆南端缺失东半部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磁计算解释南海海盆中部地壳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南海海盆中部3个海盆的交汇处为研究区,通过对重磁异常场的向上延拓计算及对重力异常的重反演拟合计算,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来揭示此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结构复杂,三种性质的地壳均有分布。各海山形成过程和岩石组成及地壳结构不尽相同,区内有年轻的大洋玄武岩海山,也有包含了大陆玄武岩的“双性”海山。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现象,认为南海海盆可能是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西南、西北两海盆的形成时间要早于中央海盆。  相似文献   

7.
重力数据处理是进行重力反演和解译的必要环节,其中将区域场和局部场分离对于重力勘探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算法,插值切割法是一个优良的算法,算法中切割半径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计算比较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与原始数据及地形数据的相关性,认为可以通过相关性确定最佳切割半径,应用于南海的重力异常数据分离,并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海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海地处西太平洋边缘,位于两大俯冲带之间,四周被深海沟所环绕,陆源物质较少汇入,海底保存了较为原始的构造地貌特征。通过收集的精细水深测量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板块构造为基础对该区域划分四级构造单元,并对主要构造地貌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菲律宾海地貌的形成、分布受构造活动控制,西菲律宾海盆因以中央裂谷带为中心的海底扩张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的大型构造地貌;其东侧因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形成了近南北走向的"沟-弧-盆"体系。西菲律宾海盆中央裂谷带线状海岭、海山,海盆内不断转向的海岭,帕里西维拉海盆雁形裂谷等特殊地貌形态的存在,都与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有关,能与其复杂发育史相印证。  相似文献   

9.
南海西北海盆的构造特征及南海新古生代的海底扩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伯初 《热带海洋》1999,18(1):7-15
分析了南海西北海盆及其邻区的地形地貌,重磁场异常和地壳结构特征,并对穿过西北海盆和中央海盆的地震剖面进行精确解释。结果发现,西北海盆的地球物理场异常,地质构造和地壳厚度均呈NE走向展布,而中央海盆则表现为EW向特征,西北海盆中的新生代沉积比中央海盆多一套地层(T4-T8),说明西北海盆的年龄比中央海盆老,联系到南海西南海盆和西北海盆在区域构造,地球物理场异常和地形地貌特征等方面的相似,以及西南海盆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域重力异常模型,是将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全球高程基准统一和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仅利用了海域重力观测值的空间信息,没有考虑重力观测值物理特性的缺陷,提出一种借助EGM2008重力场模型构建海域重力异常模型的反距离插值算法。以DTU10重力异常数值模型为基础数据,设计了海域重力测量数据格网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改进海域重力异常格网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北部的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重磁异常的分析和处理,结合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等地区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区的重磁异常特征划分了4个异常区。应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推断了该区的主要断裂35条,其主要走向为NW、NE、NEE向及S-N向4组。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在该区划分了7个构造单元。依据地震剖面、物性资料和重磁资料的分析,对南海东北部地区中生界的地层标定、构造与结构特征有了新的认识,研究了该地区前第三系基底和中生界的分布,并对南海东北部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开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以及国内外航次调查积累的海底地形等资料,笔者编制了西太平洋海山区1∶500万构造分区图。西太平洋海山区构造分区图包括1幅主图和3幅辅图,主图为《西太平洋海山区构造分区图》,共划分出了3个一级板块、22个二级分区块体、12个三级分区块体,3幅辅图分别为《西太平洋海山区地质构造图》、《西太平洋海山区布格重力异常图》和《西太平洋海山区εNd(t)等值线图》。本文介绍了构造分区图编制的思路和方法、数据来源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依据,还通过搜集和整理西太平洋海山区玄武岩εNd(t)同位素数据,在研究区圈定了9个Nd同位素异常区,并讨论了Nd同位素填图结果与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以及其对海山区构造分区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龙  郑彦鹏 《海洋学报》2020,42(1):144-153
本文基于中国南极考察第30航次、第32航次所获得的实测重力资料,结合NGDC资料,开展12个航次重力场数据的平差融合工作,全部386个交点平差后标准差减小为±1.53×10−5 m/s2,与卫星重力差值平均值为1.49×10−5 m/s2,均方差为±3.81×10−5 m/s2,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率域界面反演法计算莫霍面深度。研究发现,与沉积盆地对应重力异常低值相悖,在罗斯海北部盆地、维多利亚地盆地、中央海槽、东部盆地4个主要盆地腹地却表现为重力异常高值,跨度达100 km以上。莫霍面深度分布整体呈南深北浅之势,范围为10~28 km。伴随着罗斯海西部盆地的多次拉张及岩浆活动,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和莫霍面深度高值和低值相间分布,并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性。综合剖面结果表明,罗斯海重力异常值的长波长变化与莫霍面的起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反演的莫霍面深度与区域重力场特征并非完全对应,所以岩浆底侵和地壳侵入仍不足以导致罗斯海盆地的重力异常或盆地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分辨率水深、重力、地磁和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楚科奇边缘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划分了区域构造单元。研究表明,楚科奇边缘地不仅是楚科奇大陆架外缘独特的地形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与周边的加拿大洋盆、阿尔法-门捷列夫大火山岩省、北楚科奇陆架盆地和阿拉斯加被动陆缘等构造单元在地球物理场和区域构造上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楚科奇边缘地是一个地壳减薄的微陆块,新生代早、中期发生了大规模的E-W向构造拉伸作用,基底断块的差异性升降塑造了当前的地形地貌和沉积层的发育。边缘地可能形成于北楚科奇盆地侏罗纪-早白垩纪的张裂作用,而内部盆-脊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则可能与加拿大海盆相边缘地俯冲作用停止后的均衡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热液区沉积物接受了大量热液物质的输入,其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是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的有效指标。由于重力作用,洋中脊区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低洼和平坦地形区。为了探索地形因素对热液区沉积物分布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ArcGIS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数据的海底热液区沉积物分布趋势预测方法,并对西南印度洋中脊龙角区地形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沉积物重力搬运方向提取、沉积物汇集量估算、海底沟谷提取和沉积物源区划分。通过与研究区底质解译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预测结果与研究区内沉积物的实际分布范围较为吻合,表明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指示地形影响下海底热液区沉积物的分布情况。本方法对海底硫化物矿产勘探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为海底沉积物取样站位设置与海底硫化物成矿远景区圈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冲绳海槽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及其非同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冲绳海槽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特别是其构造活动性表明,海槽轴部存在一个扩张应力场,是弧后扩张形成的边缘盆地。其基本特征和构造活动性从东北至西南差别明显,具有南北分段的特点。据此作者把海槽分为扩张作用非同步发展的三段;东北段处在扩张前以裂陷为主的地堑或半地堑阶段;中段处于初始扩张过程的裂谷阶段;西南段则处于相对高级扩张的弧后盆地阶段。这种非同步发展可能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过程中,其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7.
Complementary to previous work mainly based o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ur compilation of geophysical data (multibeam bathymetry, gravity, magnetic and seismic) acquir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ZoNéCo (ongoing since 1993) and FAUST (1998–2001) programs enables us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the New Caledonia Basin, Fairway Basin and Fairway Ridge, located within the Southwest Pacific region. The structural synthesis map obtained from geophysical data interpretation allows definition of the deep structure, na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Fairway and New Caledonia Basins. Development of the Fairway Basin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95–65 Ma) by continental stretching. This perched basin forms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New Caledonia Basin. A newly identified major SW–NE boundary fault zone separates northern NW–SE trending segments of the two basins from southern N–S trending segments. This crustal-scale fault lineament, that we interpret to be related to Cretaceous-early Cainozoic Tasman Sea spreading, separates the NW–SE thinned-continental and N–S oceanic segments of the New Caledonia Basin. We can thus propose the following patter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tudy area. The end of continental stretching within the Fairway and West Caledonia Basins ( 65–62 Ma) is interpreted as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onset of emplacement of oceanic crust within the New Caledonia Basin’s central segment. Spreading occurred during the Paleocene (62–56 Ma), and isolated the Gondwanaland block to the west from the Norfolk block to the east. Finally, our geophysical synthesis enables us to extend the structural Fairway Basin down to the structural Taranaki Basin, with the structural New Caledonia Basin lying east of the Fairway Basin and ending further north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within the Reinga Basin northwest of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18.
On the basis of bathymetric data and other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obtained during the first survey conducted by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area off eastern Taiwan Island from May to June in 2000,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region, the tectonic control to the seafloor topography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both the slope zone of the Ryukyu arc and the Ryukyu Trench present a typical morpho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controlled by the trench-arc system in the West Pacific Ocean. At the slope of eastern Taiwan Island the isobathic lines parallel to the coastline and distribute densely in nearly N-S direction and the slope gradient of topography is large. Such a unique feature is attributed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Luzon arc and Eurasia continent. In the Huatung Basin, turbidity fans and submarine canyons are well developed, the formations of which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steep topography of the slope of the Luzon arc and the abundant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