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渤海湾、莱州湾毛虾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莱州湾的毛虾资源相当丰富,1977年总产近8万吨,成为两湾海洋捕捞量最高的品种。研究毛虾资源的现状和前景,搞好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辽宁、河北、山东省和营口市等水产研究所对毛虾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预报方法等,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自1975年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仅就渤海湾、菜州湾毛虾资源的状况从宏观上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毛虾是我国海产虾类中产量最大的虾类资源,常见的有中国毛虾和日本毛虾。前者主要分布在黄、渤海,产量约占毛虾总产量的80%,后者多见于东海。两者极为相似,如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同种虾了。毛虾个体小,一般只有3厘米,因此不为人注意。然而,用它加工的虾皮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海产品之一。毛虾产量大,群体集中,一网捕上来往往都是清一色的毛虾。一般都就地晒干加工成虾皮,因虾小,肉坚实的干制品很易使人感觉似虾皮,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依据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和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的每月上、中、下旬在大亚湾西部海域进行的5条拖网测线的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调查,以及2016年10—12月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调查,分析了中国毛虾的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毛虾总个体密度在L2和L3测线的平均值与L1测线无明显差异,但均略高于L4和L5测线。中国毛虾个体密度基本都是在1—2月达到最高值,个体密度与温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不存在温度聚集效应,可能因为较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为中国毛虾提供丰富的食物,使中国毛虾出现较高的个体密度。中国毛虾个体大小组成从12月份至2月份呈现小型-中型-大型占优势的转化,当温度下降时,大型个体更易成为主要优势,可能是毛虾个体自身的生长使得种群中大型个体增多,以及寒潮降温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为毛虾提供了大量饵料有关,从而使其能够较为快速地生长成为较大个体。  相似文献   

4.
粤东沿海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 Kishinouye)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 Kishinouye)是隶属于甲壳动物十足目樱虾科毛虾属、体长15—30毫米的小型虾类。它是粤东沿海毛虾优势种,年产量500—1000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国内刘瑞玉和郑重报道过日本毛虾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国外方面,日本岸上镰吉和池末弥分别报道了日本近海的日本毛虾和它的某些生物学、生态学特征;Rao对印度科钦沿海的日本毛虾作了一些形态特征方面的描述。但大多都仅限于地理分布以及形态特征描述,对其生长繁殖等生物学报道则很少。本文对日本毛虾群体结构、性发育以及生长繁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今后对该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中国毛虾在浙南近海的季节性洄游及分布、昼夜垂直洄游规律、毛虾的世代交替和个体生长情况,并对当地毛虾资源的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河口附近海区毛虾渔情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Hansen)(简称毛虾),是黄河口附近海区主要水产品之一,为惠民、东营等地区沿海定置网具主要捕捞对象,年产量一般为1.5万吨左右,最高可达2万吨以上,在渤海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渔场分布在渤海湾南部和莱州湾西部,毛虾具有繁殖能力强,世代更新快和洄游活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因此其世代数量、渔汛期和渔场变动很大。这种情况导致在捕捞前期,往往由于生产安排与毛虾资源状况不合拍,  相似文献   

7.
陈俅 《海洋与湖沼》1990,21(2):154-159
本项研究以定期采集的毛虾及培养的产卵后雌性毛虾标本为材料,对其卵巢等生殖器官作整体显微观察和组织学、组织化学研究,以阐明初夏世代毛虾的卵巢中生殖痕迹的形成过程,及探讨运用这种痕迹作为世代划分标志的可行性。观祭结果表明,(1)在经历首次繁殖周期的初夏世代毛虾的卵巢中,遗留的卵泡组织一直存在到下一发育周期的新卵泡形成期;这种遗留组织占据卵巢的周边区,形成无卵边缘,与首次发育的夏秋世代毛虾卵巢的形态差异显著,易于判别;在遗留的卵泡细胞的胞质中,RNA减少,中性多糖产生和积累,显示细胞的老化趋势,同时细胞呈PAS强阳性反应而区别于新生的卵泡细胞。(2)在雄性毛虾的精巢中无生殖痕迹可寻,仅发现较大个体的精囊中射精孔上皮组织破裂,这是否交配的痕迹,尚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与莱州湾西部,定置网的主要渔获物种类,挂子网50余种,樯张网40余种。主要捕捞对象是毛虾,其他种类大多都在2%以下。其中占0.1%以上的经济幼鱼、幼虾有鳓、青鳞、斑鰶、黄鲫、鲻、梭鱼、鲈、梅童鱼、小黄鱼、黄姑鱼、银鲳、半滑舌鳎和幼对虾等。毛虾等经济虾类和经济鱼类的主要出现时间,挂子网为7月11日—8月20日;樯张网为7月6日—8月25日。夏一世代毛虾产卵群体的主要死亡时间在8月中、下旬。经济幼鱼和幼对虾,挂子网从6月21日,樯张网从5月21日开始逐日增多,至8月20日以后出现的数量都很少。为合理利用毛虾资源,保护经济幼鱼、幼虾资源,根据调查结果并参看毛虾生殖期等有关文献资料,建议这两个海区的毛虾生产期,春汛挂子网应于6月20日,樯张网于5月20日结束,秋汛应于8月21日开捕为宜。禁渔期,挂子网应由原来的7月1日—8月31日调整为6月21日—8月20日;樯张网由原来的6月10日—8月31日调整为5月21日—8月20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贮藏温度对中国毛虾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毛虾虾皮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25°C及37°C贮藏期间感官评分、亮度值(L*)显著下降,红度值(a*)、黄度值(b*)、菌落总数显著增加(P0.05),p H值先缓慢增加后趋于稳定,TVB-N和TBA值在贮藏前期均缓慢增加,后期增加显著。4°C贮藏下,感官评分缓慢下降,p H值、菌落总数基本不变,贮藏30 d后,L*、a*、b*、TVB-N及TBA值呈现显著变化(P0.05)。综合分析,不同温度对毛虾虾皮贮藏期的色泽、感官评分、TVB-N、TBA、p H值及菌落总数变化均有显著影响;毛虾皮在25°C和37°C下分别贮藏至15 d及9 d时,已严重发黄并产生异味,菌落总数均大于107CFU/g,已腐败变质。4°C下贮藏至60 d时毛虾虾皮仍未失去食用价值,说明低温能显著延长毛虾虾皮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20年6月15日—7月15日,我国首次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限额捕捞试点于江苏连云港实施。本研究提取62艘毛虾网船在限额捕捞期间的421700条北斗船位数据经纬度、航速、航向等信息,运用缓冲区叠加分析法、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平均中心算法、核密度估计以及数据库查询对捕捞努力量等管控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毛虾网船累计作业239个航次、1942个网次,捕捞过程分为航行、抛锚布网、等待渔获、收渔获、停航等5个状态,中国毛虾捕捞状态船位点呈直线分布,总捕捞时长为4413.73h,82.4%的单网次捕捞时长为1.5—3.5h,各网次捕捞产量呈现多核心空间分布模式,总捕捞努力量为108106343 m~2·h,计算62艘的捕捞总产量值约为2328 t,比上报产量高12.6%;本文通过北斗船位数据解译和提取捕捞努力量以计算中国毛虾捕捞产量及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有效应用于中国毛虾限额捕捞,为解决我国单品种限额捕捞难点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By utilizing the denser upper-air observations from the Okinawa region and the Japanese islands during August 17-23, 1975, the structure of Typhoon 7507 formed in this area has been analysed.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cyclonic tangential wind maximum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typhoon and the strongest inflow occurr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typhoon about 150 km away from the typhoon centre. There was a deep inflow layer below the 300 hPa level. The anticyclonic outflow was the strongest at 150 hPa and was located in the NE quadrant of the typhoon. The convergence mainly took plac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yphoon, while the divergence occurred at the lower and middle levels in the northern sector of the typhoon. The pattern of vorticity and vertical motion field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imilar asymmetry.  相似文献   

12.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辐射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宁琰  刘宇峰 《海洋科学》2002,26(12):53-56
研究了单细胞红藻紫球藻(Porphyridium sp.)对^60Coγ-射线辐射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紫球藻胞外多糖(Plysaccharide of Porphyridium sp.PSP)在体内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正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增殖水平,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杀伤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活性。IL-2可以激活T细胞,增强NK细胞的活性,改善^60Coγ-射线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小鼠的免疫功能达到甚至超过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切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主枝不同部位的生长,以顶枝生长最快,基部生长最慢。实验结果还表明,切下的枝段生长有极性。文章还对切枝培养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of further analys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hoon, mainly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fields of typhoon No. 7507.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the typhoon developed from the warm-core disturbance. The height of maximum warming is highest (300 to 250 hPa) during the mature stage. There is a dry layer capping the typhoon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nce the typhoon rapidly developed, the dry layer was destroyed. A deep saturation layer eventually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typhoon. Meanwhile, the dry air from the China main continuously intruded into the outer region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of the typhoon.The initial eyewall of the typhoon sloped outward with increasing height, and then became nearly vertical below 12 km level. This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onvective activity. Th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had been mostly released during the growing stage of the typhoon and stratification rapidly tended to moist neut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培育双壳类软体动物幼苗所需的饵料,是指池内培育阶段适合于幼虫和幼苗(壳长一般在1mm以下)的饵料。育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是否已经选择到这样的饵料。自40年代找到适宜的饵料生物以后,双壳类幼虫的培养才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以往利用过的一些饵料生物巳有文献系统记载。我国贻贝人工育苗是在分离与培养出扁藻以后才获得成功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的饵料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性育苗特别是多茬育苗考虑,必须因地制宜地筛选出一定种数的饵料,以便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有机动选择的余地。同一时还应找出适宜的投饵数量,以求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为此目的,我们于1975-1978年结合生产性育苗的需要进行了一些饵料饲养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多年来生产性育苗的实践,对贻贝育苗的饵料问题进行总结,侧重于不同饵料的饲养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6.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 Ⅰ.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于1994年9月-1995年12月,在青岛近海采集37尾鲈鱼的生化样品,采用淀粉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2种电泳分析,分析了LDH、MDH、MEP、IDHP、PGM、G3PDH、AK、CK、ADH、SDH、G6PDH、GDH、PGDH、CAT、MPI、EST、SOD等同工酶在鲈鱼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鳃、胸鳍等7种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7种同工酶由31个基因座位编码,其中Mep-1,Pgm-1,Sdh,Gdh,Pgdh,Mpi,Est-1,Est-4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25.8%。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贻贝(Mytilussp.)为原料,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程序设计, 对影响冷熏调理贻贝生产加工工艺的4个关键参数即盐水浓度、烟熏温度、烟熏时间和成熟时间进行优化, 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贻贝加工成品感官评分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冷熏调理贻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腌制用盐水浓度17.0° Be、烟 熏 温 度25℃、烟熏时间1h、成熟时间2.5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冷熏贻贝肉色泽呈金黄色, 滋味鲜美独特, 并具有贻贝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K,Na,Xa,Mg硅酸盐的热力学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K,Na,Ca,Mg硅酸盐的热力学平衡,结果表明,间隙水中的镁有明显转移,在较高的pH(〉8.5)下,可形成带Mg(OH)2夹层的无序海泡石(W)沉淀,从而有效地除去间隙水中的镁及溶解硅,海底到盐矿物钙长石,钾长石可风化为钙蒙脱石,高岭石等,钠长石仅表现为溶解,使间隙水中钠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人工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性别以及养殖对虾和天然对虾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粗蛋白含量从8月开始增加,至9月达最高值。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在8月以后逐月增加,增加幅度较大;其它氨基酸含量随着对虾生长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2、无论是养殖对虾,还是天然对虾,雌雄虾之间其氨基酸含量几乎完全相同;3、无论雌雄,养殖对虾和天然对虾的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一致。图6与图7所示甘氨酸和亮氨酸的差异,可能是分析上的随机误差,并非对虾本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南沙群岛永暑礁90多万年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0年5-6月在永暑礁坪上打一全采芯的地质研究钻井,编号为南永1总进尺为152.07m,对岩芯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地层学,相学和岩石学等进行多学科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暑礁地区的海平面自早更新世晚期以及经历了4次上升和间隔的3次下降,形成了4个沉积旋回及其间的3个沉积间断。海平面呈波动式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