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豫西(型)震旦系地层层布于河南省中西部和北中部、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和王屋山区及陕西省洛南等地。由于各地区地层发育的差异及地质调查的先后不同和认识上的局限性等主客观原因,使豫西(型)震旦系地层出现三套(甚至更多的)命名系统。对这三套地层间的对比及与蓟县震旦系地层的对比,历来各说不一。略举近几年具代表性的几种认识做一比较(表1)。  相似文献   

2.
一、太原西山石炭纪及二叠纪地层的初步商榷太原西山是我国华北石炭纪及二叠纪地层的标准地区之一。虽有许多地质学者作了研究,惟其意见至今还没统一。1956年夏,作者与甘佩荣同学到此收集毕业论文资料时,曾对本区之石炭纪及二叠纪地层有了一些新认识。故作者愿以自己亲身工作中的点滴之  相似文献   

3.
一、区域地貭簡述 (一) 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以昆阳群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其余则为震旦系澂江组、灯影组、陡山沱组及部分古生代地层。昆阳群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石英岩、砂岩及碳酸岩,厚度在10,000公尺以上,目前划分尚不一致。 (二) 构造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一隆起地块,其基底由昆阳群组成;而盖层由震旦系地层组成。隆起的东面、西面及南面均分别为大断层所围限,并作为隆起与凹陷带的分界线,区内主要断裂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垂直  相似文献   

4.
周中毅 《地质科学》1959,2(1):28-29
我们在太行山二十四个县进行了初步找磷工作,得到了一些认识,现在将它写出,供同志们参考。几乎各个时代的地层均含有磷矿,而以下震旦系中部、下寒武系及二迭系上部(石盒子系上部)为好。各含磷层的情况。大体如下: 1.前震旦系在夹有大理岩及钙质页岩的绿色页岩及角闪片麻岩中含有磷矿。此外在大理岩及钙质页岩中也含有一些磷矿。含磷厚度约达三十米,但它的品位均很低,分布则较广。 2.震旦系在山西平顺到昔阳一带的震旦纪地层中几乎全为白色及紫红色砂岩,在其中部的灰黑色、灰绿色泥质砂岩中含磷较富。  相似文献   

5.
胡厚田 《地质论评》1980,26(4):287-292
云南曲靖西山公社一带,早泥盆世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其地层剖面是我国西南地区下泥盆统的标准剖面。前人对该区地层及动植物化石,已做过大量工作。1978年6月,我在西山公社关下村南1公里和1.5公里两处的下泥盆统下西山村组中,发现了一种保存相当完好的化石,定名为中沟石Mediosulcolites。一、含化石的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6.
尹继才  吕林素 《地球学报》2005,26(5):473-474
笔者在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石松化石,发现地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以北约8km处的杨坨煤矿中(图1)。早在1916年,叶良辅等就在北京西山做了大量的地层工作,在《北京西山地质志》中称为石炭纪杨坨煤系,该地层称为杨家坨煤系。1928年,杨曾威等在杨坨煤矿区做了详细的地层工作,根据岩性差异划分为:下杨家坨煤系(相当于本溪系和太原系),中杨家坨煤系(相当于山西系),上杨家坨煤系(相当石盒子系)。后又有熊秉信、李悦言、杨杰和李星学等分别在此做过地层划分工作。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芬老师带学生实习,又做了大量的地层剖面测量和动、植物化石的采集工作,后该地质大学古生物教研室的杨关秀又做了许多古植物化石的采集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细河群(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浑江群(万隆组、八道江组、青沟子组)具备衔接北方青白口系与南方震旦系的层序。而青白口系、震旦系又是国际上在晚前寒武系建立系一级地层单元的范畴。弄清细河群、浑江群的层位、时代以及在青白口系、震旦系中所处的位置,对我国南、北方晚前寒武纪地层的衔接,争取在国际通用的地质年代表使用震旦系一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细河群、浑江群的划分,顶底界线及对比方案在省内外还存在着不同意见:省内主  相似文献   

8.
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对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地震活跃期的观点,综合层序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等,对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对徐淮地区一些构造片的重叠衔接提出了质疑。重新厘订了徐淮地区震旦系各岩石地层组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采用地震活跃期的观点,综合层序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等,对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对徐淮地区一些构造岩片的重叠衔接提出了质疑。重新厘订了徐淮地区震旦系各岩石地层组的顺序。  相似文献   

10.
一、震旦系及寒武系的关系在历史传统上的认识震旦系和寒武系的关系,是地貭基础理論中的重要問題。由于传統上的概念,代替了科学上的結論,虽已經过五十余年的工作但还沒有彻底解决,因此在地貭工作的实践和思想领域中长期存在着这个疑难問題,成为划分地层和了解构造的阻碍。在地貭研究史上  相似文献   

11.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云南中东部是我国震旦紀地层发育良好地区之一。1938年,熊秉信最先报导昆明附近的震旦系。随后地貭工作者陆續发表有关文章,对本区震旦紀地层的划分提出了意見,并为以后的地貭工作所引用。解放以后,通过一系列地貭矿产普查工作,在地层方面获得不少新知識。1960年,笔者前去云南中东部的一些震旦系出露較好的地区,进行了剖面实测工作(图1)。其后把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东部震旦系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云南东部南起田房地区,北至金沙江,震旦纪地层发育特别良好,出露比较齐全。自1938年熊秉信研究了昆明附近的震旦系之后,米士(1942)将震旦系分为:燧石层、灯影灰岩、紫色页岩、南沱冰碛层和潋江砂岩。1963年刘鸿允、刘钰将震旦纪地层分为:上统  相似文献   

14.
关于米仓山的前震旦纪地层,前人已作过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地层层序、组成、划分及对比等方面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多年来,在本区工作的各地质队,在其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自立系统,各持己见,不能取得统一的认识。又鉴于米仓山(与鄂西神农架)之前震旦纪地层的展布,横亘东西,是所谓中国南、北震旦系的  相似文献   

15.
程军 《吉林地质》2010,29(1):78-80
长财井田位于中朝古陆南缘,基底为前震旦系变质岩、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地层,中生界接受了屯田营组火山岩、长财组、西山坪组陆相沉积,形成了一套含煤地层,由于隆起,造成浅部断层发育,并破坏了煤层。通过勘查工作,总结了含煤地层及构造分布规律,勘探取得了较大成果。根据这一认识,提出了达里洞地区有望发现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南部震旦系地层发育,从下至上可分为桥头组、万隆组、八道江组、青沟子组,其中万隆组沉积以各类碳酸盐岩为主,厚度巨大,且是与辽宁南部和徐淮地区震旦系地层对比的关键层位,因此建立吉南万隆组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对比格架是十分必要的。依据沉积发育过程和米级旋回的叠置规律、费希尔图解、最大海泛事件等层序划分对比方法,吉南万隆组可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根据Sr、C同位素测年资料,万隆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50Ma、八道江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12Ma,每个三级层序的年限约为4.2Ma。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包括西山煤田和霍西煤田,总面积约5560km~2。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是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总厚约150m,其中有多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在地层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或尚未涉及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对本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及煤层赋存规律的认识已成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的中西部和北部震旦至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发育良好,属扬子地层区,是我国研究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在我队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和支持下,在梅树村期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找到了一些连续剖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皖南兰田残留向斜不是构造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心起 《地质论评》2000,46(4):337-346
兰田地区翔实的1:5万区调填图工作,收集了丰富的前震旦系实测地层剖面资料、震旦系休宁组底界角度不整合资料及后期构造变动的证据,证实了皖南属晋宁期造山带,并存在元古宙地层的完整层序,而震旦系-寒武系则为原地沉积在前震旦系基底之上的盖层。加里东期区域伸展体制条件下兰田地区产生滑覆断层体系,震旦系-寒武系盖层残留在前震旦系基底之上形成向斜构造。中生代的构造作用对兰田地区构造轮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改造,但未  相似文献   

20.
该矿床原是一个航测异常点,经多年工作,现已成为一个工业矿床。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对矿床形成,谈几点认识。一、地质概况矿床位于褶皱隆起带西侧,一个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和石炭系。地层产状:倾向240—320°、倾角10°±(图1)。矿床主要在震旦系灯影组中段(Zbdn~2)的硅质页岩夹硅质白云岩中,也是矿区第二含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