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震旦纪是扬子区的重要成矿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矿床,如贵州的大塘坡锰矿、湖南民乐锰矿、江口锰矿、湘潭锰矿和贵州开阳磷矿、湘西磷矿、保康磷矿、荆襄磷矿等。对于这些矿床的成因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各家观点不尽一致。这些矿床基本上都分布在贝义西(长安)冰期的冰碛岩和南沱期冰碛岩之上。本文以此为基点展开对震旦纪沉积矿产的控矿、成矿因素的探讨。一、地层概述  相似文献   

2.
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依矿床成因类型不同而不同。磷矿成因有内生、外生和变质等三大类。内生磷矿包括岩浆岩型、火山岩型、热液型等,还可细分若干亚类【1】;外生磷矿包括海相磷矿、陆相磷矿;变质型磷矿包括沉积变质磷矿、绿岩带型磷矿。磷矿成因类型虽多种多样,但最具成矿远景的是海相磷块岩、沉积变质磷灰岩和岩浆岩型磷矿中的碱性杂岩型三类,这里只讨论这三类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河北阳原—怀来地区岩浆岩型磷矿成矿条件较好,其成矿预测是我们1989年的研究成果。交流这一研究成果,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目的在于加强北方找磷工作,在北方找到更多工业磷矿床。一、国内外岩浆岩型磷矿概况岩浆岩型磷灰石矿多为中低品位(P_2O_53~20%),但由于其可选性良好,磷精矿比沉积磷块岩精矿有更高的品位,在大于36%(P_2O_5)的世界商品矿产量中,火成磷灰石矿占  相似文献   

4.
<正> 磷矿的重介质选矿试验研究,为我国磷块岩的选矿开辟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探讨其适用条件等有关问题及其工业化问题,具有实际意义。适合重介质分选的磷矿工艺矿物学特征(1)磷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及硅铝酸盐矿物、氧化类矿物分别聚集成为磷块岩、白云岩及页岩条带,相间分布。(2)由于磷矿重介质分选比重较高,为保证良好的分选效果,磷矿粒度下限在1~2mm 较好,上限一般为6~15mm。这就要求磷块岩条带宽度大多数在1~2mm 以上。(3)磷块岩条带和脉石条带间力  相似文献   

5.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是鄂西地区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地层。著名的磷矿有荆襄磷矿、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保(康)磷矿。迄今已有20多年的勘探史,但由于各矿区研究程度不一,又缺古生物依据,亦不能依靠同位素年龄来作划分对比,故在地层及磷矿层的划分、对比上认识不一。笔者结合磷矿特征及含磷岩系岩类组合、剖面结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等,将本区划分为4个磷矿分布区,将陡山沱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5个含磷层位。  相似文献   

6.
大庙斜长岩杂岩体是中国唯一的岩体型斜长岩杂岩体。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控杂岩体中斜长岩、苏长岩、铁磷矿属同源斜长—苏(辉)长质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成岩(矿)作用具液态分异和结晶分异双重性。REE和Sc的丰度、Eu/Eu比值等参量能为铁磷矿勘查提供示踪判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开阳地区是我国富磷矿集中分布区。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实现了磷矿理论创新,推动了该区磷矿找矿突破;厘清了开阳地区磷矿成矿受黔中古陆长期剥蚀夷平的平缓海岸型的无障壁海滩(缓坡浅滩)环境控制;建立了富磷矿"三阶段"动态磷矿成矿模式,阐明了"富"的成矿作用过程,即原始生物-化学、波浪波选(机械)暴露淋滤、磷质沉淀胶结成矿作用。建立新的磷矿区域成矿模式和地质找矿预测模型,开展找矿预测,通过工程验证,估算磷矿资源量(333+334?) 54892万吨,取得了富磷矿找矿新的重大突破。预测区内富磷矿还有8亿吨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和特征,指出菱镁矿、硼矿、磷矿、滑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赋存于不同的沉积建造、火山堆积以及不同变质岩系之中,是由古陆块的构造部位所决定的。前寒武纪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大陆地壳演化关系密切,古元古代大陆拼合焊接的造山带和新元古代稳定地块的海相沉积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构造环境,前者在中国北方(如胶辽裂谷、佳木斯地块)形成菱镁矿、硼矿、滑石矿和石墨矿等矿床,后者在南方(如扬子陆块、苏鲁大别带)主要形成磷矿床。前寒武纪产出大型、超大型非金属矿床数十个,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弱变质)型,文中着重对硼、石墨、菱镁矿、滑石、磷矿等五个主要矿种的资源分布及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9.
赵东旭 《地质科学》1982,(4):386-394
对东焦式磷矿(和与之相当层位的磷矿)的时代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分布在太行山的这个含磷岩系是震旦亚界的产物;另一种认为,它属滹沱群范畴。近来,王启超等把这一含磷岩系建为东焦群,归入滹沱超群内部。对于含磷的嵩山群、榆树砬子群、大罗圈河群等的时代,也有不同认识。另外,对这套含磷岩系或磷块岩的成因更有多种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冰碛物,有的认为是海相沉积,有的认为其中磷块岩(如曲阳)是次生富集结果,有的则认为它是热液成因,凡此等等。 根据对太行山等地的野外观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分布在各地的这个含磷岩系彼此间可以对比,为滹沱群内部的产物,系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低品位磷矿利用问题,地质系统进行了长期的大量工作,现在我们只谈谈有关生产利用的简要情况,供大家参考,有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首先谈谈当前低品位磷矿利用的重要性。根据截止一九七二年磷矿资料统计,品位(指五氧化二磷含量)>25%磷矿储量的99.5%集中在云贵川湘鄂五省;品位10-25%磷矿储量的95.5%也集中在上述五省;而品位<10%磷矿储量的92.5%则分布在五省以外的广大地区,尤其“三北地区”磷矿储量的96.6%是属于品位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的线索,不少的沉积磷矿(磷块岩)已在陕西各地发现,这些磷矿的生成时代为震旦纪与寒武纪。陕西寒武纪磷矿位于下寒武统下部并出现于地台边缘(大巴山地台的北缘),它们的存在显然和我国西南的惰况一致,如把陕西属于这个层位的许多矿区加以归纳和综合,不难看出一些生因上的共同性,包括构成磷矿的物质来源和形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古生物学会最近出版的“世界古生物学家名录”(Rex A.Doescher,1989)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已收人“名录”的共有7456人.拥有古生物学家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其次是西德、法国、英国、日本、波兰和加拿大等(都在200人以上).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一般分布在四类不同的单位:(1)地质矿产开发部门和经济实体部门;(2)大学;(3)科研单位;(4)自然博物馆.有些国家的古失物学家主要集中在(l)和(3)类单位,如我国、苏联和波兰等;而另一些国家略有不同,其相当多的古生物学家分布在(2)和(4)类单位,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当然在(1)类单位也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磷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量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磷》在全面收集贵州磷矿勘查开发和研究资料及总结贵州5种矿床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磷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在拉伸纪晚期(下江时期)及震旦纪—早寒武世大陆地壳离散构造环境下,陆内隆升或断裂隆起控制了磷矿床形成;厘定了早震旦世磷矿和寒武纪晋宁期磷矿成矿时代分别为635580 Ma、541520 Ma。认为早震旦世黔中古陆周边成矿有利环境是初始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之生物滩(礁)和局限台地潮间—潮下带,寒武纪晋宁期磷矿成矿有利环境是局限—半局限台地上相对凹陷的生物滩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上升洋流仅是物质搬运的动力;总结了磷矿成矿规律,建立了“开阳式”磷矿、“瓮福式”磷矿和“新华式”磷矿区域成矿模式,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对未来勘查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宝贵 《地球化学》1991,(3):265-275
本文从矿床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租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麻田磷矿成矿作用进行讨论。 研究表明,麻田磷矿床属于多成因层控矿床。按地质作用先后、主次,麻田磷矿经历了沉积成矿(成岩)、构造破碎、岩浆气液叠加和风化淋滤等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位于湘鄂交界的东山峰磷矿,是我国南方晚震旦世磷块岩建造中的一个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东山峰磷矿在矿层赋存部位、含磷岩系岩性组合、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成矿机理等方面,与区域内同层位的其它磷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这里着重从东山峰磷矿杨家坪矿段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磷矿的相旋回建造及成矿机理。一、含磷岩系特征及沉积相 (一)岩矿石的结构及沉积构造东山峰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下距冰碛层400米左右。含磷岩系属碳酸盐岩相,厚度20—153米,一般为70—80米,由炭泥质白云岩、含磷白云岩、白云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一个磷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已发现的磷矿石中有1/3以上伴生铀、钍、镭等天然放射性核素(鄢正华,2011)。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磷矿的开采量逐年攀升,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放射性污染,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为提高深部磷矿的地质勘探效果和加快勘探速度,我们在国内不同勘探区的46个钻孔中进行了综合测井工作。本文仅就这些地区的测井效果及应用问题谈点浅见.以期与广大测井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共同研讨。一、建立以自然伽玛法为主的磷矿测井系列我国磷矿床主要分为沉积、岩浆、变质、风化淋滤、生物堆积等五大类型,其中以沉积型磷块岩为主(占已探明储量的69.90%),变质岩型磷灰石次之(占23%)。磷块岩主要成矿时代为震旦纪、寒武纪、泥盆纪。磷块岩中有钛、铀、钒、锰、铁、锌、铅、氟、碘、铝、  相似文献   

18.
滇池地区沉积磷块岩中胶磷矿矿物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成因结构等方面,对云南滇池地区胶磷矿进行了矿物学特征研究。提出该区胶磷矿主要以三种形式赋存在磷块岩中。对不同矿石类型中胶磷矿做扫描电镜研究,得知胶磷矿主要由超微晶低碳氟磷灰石集合体、磷酸盐显微莓群以及纤维放射状磷灰石等构成。经化学分析、红外、晶胞参数测定,不同胶磷矿有一定差异,特别是碳和磷,经矿物学对比发现,反映随变质作用的加深,胶磷矿有向晶质氟磷灰石演化的趋势,脱碳作用表现明显。本区胶磷矿稀土元素含量不高,钇族较富,铈族较贫。球粒陨石标准化后为铈亏损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华南埃迪卡拉纪磷矿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华南埃迪卡拉纪磷矿床的沉积环境,本文选取瓮安磷矿区和开阳磷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稀土元素和铁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黄铁矿,显示重稀土亏损、无铈异常的特征,δ~(56)Fe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33‰~0.27‰和0.1‰~0.54‰之间)。瓮安上磷矿层和厦安磷矿床、英坪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铁氧化物,δ~(56)Fe在~0‰附近,具明显的负铈异常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方面,瓮安上磷矿层呈现出"帽子"型的配分特征,厦安磷矿床类似于现代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英坪磷矿床类似于热液的稀土配分模式。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在还原的沉积环境中形成;厦安上磷矿层、厦安磷矿床及英坪磷矿床形成于氧化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磷矿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地质作用为主要依据 ,将中国磷矿分为内生磷矿床、外生磷矿床和变质磷矿床三大类。中国内生磷矿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及黑龙江等省 ,可分为六种类型 ,其中超基性 -碱性 -碳酸盐类磷矿颇具远景。中国外生磷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五省 ,它们在形成时代、大地构造、沉积环境、岩石组合类型及生物作用等方面都有某些共同的规律 ,是中国最主要的磷矿床。中国变质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的东北部、华东地区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 ,早元古代晚期沉积变质磷矿最具代表性。中国磷矿可分为 8个成矿区 ,16个成矿带及若干个聚磷矿区。在此范围内可以圈定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