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2年元月 8~ 1 0日 ,“中国前寒武纪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国中西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群及全球构造意义”项目首次工作会议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该项目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 ,组织实施的第一个研究中国前寒武纪重大地质问题的联合攻关项目。会议期间 ,课题负责人分别作课题工作汇报。主要内容有 :“柴北缘—秦岭—大别—苏鲁中新元古代巨型花岗片麻岩研究”进展 ;“华南陆块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群及构造格架”课题野外调查的重要发现和认识 ;“塔里木东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群及…  相似文献   
2.
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和特征,指出菱镁矿、硼矿、磷矿、滑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赋存于不同的沉积建造、火山堆积以及不同变质岩系之中,是由古陆块的构造部位所决定的。前寒武纪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大陆地壳演化关系密切,古元古代大陆拼合焊接的造山带和新元古代稳定地块的海相沉积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构造环境,前者在中国北方(如胶辽裂谷、佳木斯地块)形成菱镁矿、硼矿、滑石矿和石墨矿等矿床,后者在南方(如扬子陆块、苏鲁大别带)主要形成磷矿床。前寒武纪产出大型、超大型非金属矿床数十个,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弱变质)型,文中着重对硼、石墨、菱镁矿、滑石、磷矿等五个主要矿种的资源分布及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现代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有着良好的条件和优良的传统,前寒武纪岩石在中国大陆上有广泛的分布,保存了从3800Ma到543Ma较完整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记录,并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我国前寒武纪研究的历史,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巨大进展。概述了中国前寒武纪时期的大陆,特别是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克拉通进行了对比。指出前寒武纪地质学在研究地球科学中仍然处于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研究前寒武纪超大陆汇聚与裂解及前寒武纪成矿区带的划分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工作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于 2 0 0 1年 2月 8日至 1 1日在天津召开了《中国中西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群及其全球构造意义》预设计项目学术研究计论会。这是“中心”组织的首次主题研讨会 ,会议目的是策划“中心”在“十五”期间研究的主攻目标 ,向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交“十五”期间“中心”导向性研究立项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前寒纪分会中国委员 ,国际冈瓦纳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主任陆松研究员向会议报告了“国际前寒武纪研…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28日)主席、各位同志、各位同行:这次会议是在华北地调中心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地质研究中心”、“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的会议,我衷心祝贺她们的成立。请我发言勉为其难,利用20分钟写了个题纲,关于前寒武纪地层,我1933年夏季大学毕业那年,在西山填3幅地质图时就开始接触了。我在1931年4月在清华大学当学生的时候,曾随着谢家荣先生,冯景兰先生,以及一位德国地貌学家科罗教授到五台山去过,以后工作中断断续续地搞,对前寒武纪地质开始有感性认识。解放以后,我做了大量的岩石学工作,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多少也接…  相似文献   
6.
7.
尊敬的程老、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首先 ,我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 ,向到会的全体来宾、院士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感谢你们对地调局工作的热心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国家赋予职责 ,组织实施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地质工作。自 1 999年 7月 1 7日成立以来 ,地调局正在组织实施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地质调查工作。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有两个基本的目标 :一个是紧密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取得一批高质量的对国…  相似文献   
8.
辽吉古裂谷地质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华北太古宙大陆内2.3Ga开始裂解的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于2.2~1.7Ga期间完成拉伸裂陷、沉积堆积、底辟侵入、挤压褶皱、隆升拆离、逐渐消亡的全部演化过程。辽吉古裂谷的矿产丰富,其成矿作用与裂谷的地质演化紧密相关。裂谷拉张裂陷堆积阶段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源,在不同的古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裂谷构造体制转换的挤压造山阶段,在变质、变形、岩浆活动等构造热事件影响下,由不同矿源的物质基础或在不同的成矿就位场所,形成不同成因的矿床类型组合;在非造山岩浆活动阶段,岩浆和热液的作用可使某些矿床进一步富集。在裂谷演化结束稳定之后,由于中生代的濒西太平洋构造带横跨辽吉古裂谷,印支-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裂谷的成矿作用不可忽视,古元古代的含矿建造或已形成的矿床都有不同程度的印支一燕山构造岩浆活动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此外,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也在早期成矿物质的基础上新生成一些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研究中国前寒武纪层控铜矿矿石组构特征的初步总结。所研究的层控铜矿床既有早前寒武纪的,也有属于晚前寒武纪的。虽然早、晚前寒武纪层控铜矿床在地质特征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张秋生,1981),但是这些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晚雨寒武纪层控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查明矿石组构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全球地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是在地球早期大陆形成演化方面提出了Rodinia超大陆的假说。这个假说传入中国 ,在我国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王鸿桢院士、IGCP4 4 0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陆松年研究员等有关专家分别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在中国开展Rodinia超大陆国际对比研究的建议 ,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 ,一个重点项目“我国古陆块对Rodinia全球超大陆事件的响应”列入 2 0 0 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并向社会发布。经过自由申请和专家评议 ,2 0 0 0年 8月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