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从地面三角网和卫星同联合平差的原理出发,讨论了对卫星网的最低精度要求。指出,为改善地面三角网而布设卫星网时,卫星观测站的最低精度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地面三角网的精度; ——对地面三角网精度改善程度的要求; 一卫星观测站之间的距离。这里通过模拟计算对卫星网的最低精度要求与上列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数字分析,并建立了估算卫星网最低精度的数学模型。预期,在一般情况下,该模型的估算误差将不会超过10%。  相似文献   

2.
魏向辉  夏春林  鲁庆伟 《测绘科学》2010,35(5):152-153,79
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设计与研究对DTM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已有三角网算法的基础上,根据逐点插入算法的思想与凸包算法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算法:先绘制凸包,然后构建初始三角网,最后用LOP方法整体优化。该算法尽可能的减少了对一条边的优化次数,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台淼  王佩贤  姜东 《测绘科学》2011,36(5):134-135,124
Delaunay三角网具有的优异特性决定了它在计算机图形学、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等离散数据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介绍Delaunay三角网原理及其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利用Delaunay三角网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网构进行优化,此方法也同样适用干大范围甚至是全国CORS系统网构优化问题.对基准站位置的选择,网形中基站点的...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三角锁是地面网的基本形式。因此,综合利用各种新的大地测量观测成果,以改善平差后三角网的精度,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从误差传播理论出发,借助现代计算设备对三角锁优化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数字的研究,从而得出了若干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停车场、水泥地以及与道路相连的地面点难以去除等问题,提出一种三角网约束与密度聚类相结合的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方法。在已有滤波结果的基础上,该方法首先根据道路点云样本的强度信息提取初始道路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运用三角网边长约束精化初始道路点;然后,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连通性较好且密度较大的独立三角网;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算法优化道路边缘,确定最终道路点。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提供的两组城市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道路点云提取,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道路点云的自动提取,且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形态学滤波与三角网加密滤波是从LiDAR点云中自动识别真实地面点的两种重要方法,本文分析了两种方法优劣性及其过程实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形态学灰度重建与不规则三角网分层加密的点云滤波新策略:1首先对LiDAR点云实施Ⅰ类错误优先的形态学灰度重建初始滤波,并通过"非最小值抑制"将LiDAR点云标记为地面可靠点、地面可疑点、非地面可疑点三种类别;2依据形态学灰度重建迭代顺序对非地面可疑点进行分层标记;3利用地面可靠点构建初始三角网,对地面可疑点、非地面可疑点依次进行三角网加密滤波,并基于分层标记信息自适应调整地面点判据参数。ISPRS标准数据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滤波质量高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诸点近似地在一条直线上的直伸形三角网是一种高精度的准直控制网。它不能用一般三角网平差程序来计算。本文提出了直伸形三角网平差的思想:把网中各点间距作为已知数,从而把二维网简化为一维网,既使法方程组性质改善,又简化计算。相应的误差方程式为若在直伸形三角网中观测所有通视的方向,工作量太大。本文提出用比较各观测值对目标函数的贡献大小的方法进行优化。分别推导了以绝对精度、相对精度和可靠性为目标函数时“贡献”的计算公式。最后给了实例。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各种观测结果(例如高精度的距离、方位和卫星网的观测结果等)进行地面网的平差计算,以改善现有大地网的精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各国已经完成的主三角网,一般建立的时  相似文献   

9.
基于Windows的扫描等高线地图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高线分版地图扫描获取的影像进行识别,可以实现栅格矢量自动转换,进而建立以不规则三角网为基础的数字地面模型。文中论述了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述过程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Windows的扫描等高线地图识别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等高线分版地图扫描获取的影像进行识别,可以实现栅格矢量自动转换,进而建立以不规则三角网为基础的数字地面模型。中论述了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述过程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周秋生 《测绘工程》2001,10(1):14-18
讨论了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边界线的自动搜索和联三角网的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是高速的、有效的、所建立的模型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是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也是目前LiDAR点云数据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提出了基于渐进三角网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方法,首先以规则格网和不规则三角网组织数据,采用区域分块法或数学形态学法选取种子地面点建立初始稀疏三角网,通过不断向上加密三角网提取地面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算...  相似文献   

13.
三、地面网的优化 A.最优化的任务:在当代电子计算技术的推动下,最优化方法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已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以及空间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活动范围广、消耗大、精度要求高的大地测量工作,最优化方案的选择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在经典大地测量学中关于三角网最佳图形的确定、基线网权的最佳分配、  相似文献   

14.
三角网结构DTM的土方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离散高程点建立的三角网DTM,能够在多方面应用。如生成等高线、建立地面模型、计算工方量等。文中就其在地面整平(切割面水平或有一定坡度)、河道(或水渠)开挖及筑堤中的土方量计算和水域容积中的体积计算方面介绍三角网DTM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非凸包边界约束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高程模型(DEM)模拟的大多数地形区域是多种类型区域镶嵌而成的复合体,且子区域的边界一般为非凸多边形,即三角网受到边界的约束。而目前已有的各种Delaunay三角网构网算法生成的不规则三角网的边界都是区域内采样点集的凸包,不能表达复合区域和边界为非凸多边形的区域。本文作者对三角网扩张法作了扩展,使之能够在任意多边形所包围的区域内生成不规则三角网。扩展后的算法具有步骤简单、适合任意多边形边界内生成不规则三角网的优点,而且该算法可用于"分块"式生成数据量较大的三角网,同时保证各"分块"之间完整的邻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中初始不规则三角网对地形近似模拟的精度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该方法利用扩展局部极小值法,在包含点云的格网中提取待定种子点,并采用最邻近插值法获取不包含点云的格网高程;然后设定阈值来判断局部薄板样条插值的邻域高差,确定最终种子点;最后构建初始不规则三角网并迭代加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地面种子点提取的准确率,并进一步提高点云滤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在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中,为了确定地面三角网的尺度和定向,通常在网中均要适当地布设若干条实测边(或基线扩大边)和若干个实测方位角作为起始数据。严格说来,在三角网的平差计算中,应把网中的这些实测量跟角度(或方向)观测量一样,作为具有先验信息的观测量参加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数模建构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存贮结构,并以此结构为基础的三角剖分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9.
知识引导下的城区LiDAR点云高精度三角网渐进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区LiDAR点云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三角网渐进滤波方法:①对格网内插后的栅格数据进行面向对象分割;②采用迭代Otsu聚类手段对地面对象与非地面对象自动分离;③针对分类结果构建初始三角网,并自适应调整地面点判据参数,达到提高滤波质量目的。选用ALS50系统真实数据进行滤波实验,并与传统方法滤波结果进行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知识的滤波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点云滤波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竞雪  张雪洋  洪绍轩  陈洋 《测绘科学》2019,44(5):151-156,183
针对传统不规则三角网滤波精度依赖于初始种子点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形态学与不规则三角网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首先采用KD树粗差剔除方法对异常点进行剔除,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滤波算法对粗差剔除后的点云进行粗滤波,最后采用改进的不规则三角网滤波算法对上述结果进行精滤波。三角网迭代滤波过程中每次对滤波得到的地面点进行整体构网,减少了构网次数以及离散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提供的3组测试数据进行滤波,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I类误差和II类误差,验证本文滤波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