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 ,以板块构造单元为基础 ,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成矿信息 ,将甘肃北山成矿区带厘定为 2个Ⅱ级成矿区 ,3个Ⅲ级成矿带 ,1 0个Ⅳ级成矿带。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崔振奎  方茂龙 《铀矿地质》1995,11(3):155-160
在前人对矿化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验证结果,本文通过对TM影像、尖兵1号甲卫星影像以及航磁、航放资料的综合处理与解译,对北山重点金成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和金矿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取出与金矿化有关的地层层位、构造期、断裂构造切割深度、岩浆岩及蚀变等金成矿地质信息,经“证据权重法”复合处理,得出了9个金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岩性识别一直是遥感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题之一,有效识别岩性可以大幅减免地质填图工作中野外工作量,而一些特殊岩性的识别对于相关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甘肃北山辉铜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应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处理研究区ETM+数据,以突出辉铜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信息;其岩性识别结果与地质图中已知基性岩体吻合较好,进而以遥感影像特征圈定了11处疑似辉长岩体,经野外对其中9处进行验证,全部与遥感分析结果吻合,证明了此方法识别基性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甘肃北山地区岩浆岩及变质岩出露广泛,植被稀少,地势平缓,是无人机遥感开展地质填图试验的理想目标区。为解决传统地质填图方法受地形、环境限制和投入高及工作周期长等问题,选取北山长流水地区20 km2化探重点工作区为目标区,利用大疆精灵4专业版无人机采集图像,并采用Photoscan软件合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以及三维模型,建立解译标志,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解译,获得比前人1:1万地质图更加精细的地质图。该方法较传统填图方法能够解译出地质体形态、岩脉产状、微小断裂等更详细的地质内容,并能提供划分岩脉期次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北山旧井地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分析、地质填图和断裂活动性研究,探讨了北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变形机制。结合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应变、应力场,认为北山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北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重新激活东西向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断裂,并产生北东向新生断裂。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并持续向北运移所产生的构造变形不仅局限于青藏高原内部及其边界,更影响到青藏高原以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铀矿专家系统之一,砂岩型铀矿勘查专家系统SUES于3月16日在石家庄市通过部级鉴定。鉴定委员会由20名铀矿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原总公司地质局刘兴忠总工程师任主审.地质局总工程师沈锋,军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陈智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陈功任副主审。总公司地质局、北京地质研究院、南京大学、西北地勘局、203研究所、航测遥感中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鉴定会。该项科研课题是1990年1月由核工业西北地勘局下达的,并由213大队组成铀矿专家系统研究组承担完  相似文献   

7.
水系沉积物中铜元素在不同地质背景(地质体)中的聚集特征,反映了成矿物质向周围介质的分散模式。通过对地质体中铜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得出甘肃北山地区志留纪公婆泉群、奥陶纪牛圈子混杂岩和窑洞努如岩片以及震旦纪马鬃山混杂岩中的火山岩、变质碎屑岩、中基性及超基性侵入岩,是铜元素高度聚集的矿源岩。重点研究这些矿源岩,是分析铜异常和铜矿床空间叠合关系的关键,也是寻求区域找铜突破的关键,并对甘肃北山地区铜异常评价和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狼娃山铁矿床地处甘肃北山地区白山—狼娃山航磁异常带,通过对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磁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属于岛弧火山岩成矿区,是寻找火山岩型铁矿有利地带。矿床内强度较高的磁异常集中区均为地表及浅部矿体引起;强度较低的宽缓磁异常是深部隐伏磁性体的反映;环形强磁区中心的弱磁区可能是受周边强磁性影响,仍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该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较重要的铁矿类型,磁异常的解剖研究成果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矿物亚类的光谱曲线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对层状硅酸盐矿物使用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中的区分提取难度较大。笔者以甘肃北山柳园工作区为例,利用发射率光谱特征,进行了层状硅酸盐蚀变矿物提取实验。通过与ASU光谱库标准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了来自于图像端元的光谱曲线特征,区分出了层状硅酸盐矿物如蛇纹石、绿泥石等。野外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息提取方面精确度较高,遥感应用效果更加定量化、精确化,对于遥感地质填图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遥感地质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地质方法与地面地质、物化探工作结合,找到一系列矿床和圈定了一大批找矿工作靶区。以遥感地质技术为基础的地质测量方法,已经逐步形成新的地质工作程序。尤其在区域地质测量、成矿区带找矿预测和找矿靶区选择上,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里根据在国内一些有色金属成矿区带、矿田、矿区的遥感地质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实践,总结遥感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讨论遥感地质找矿工作准则。  相似文献   

11.
甘肃北山地区是古亚洲成矿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两个(即准噶尔成矿省、塔里木成矿省)金、铜、铅、锌、钨、钼、铷、铁等重要成矿省,目前已发现重要矿产地289余处,成矿时段以华力西期为主。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矿产预测类型、成矿作用演化的综合研究,简要介绍了Ⅳ级成矿亚带地质矿产特征;重点讨论了区域成矿控制因素;并归纳总结了矿产预测类型,概述了区域成矿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煤田地质第一勘探公司147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大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勘探方法研究》课题;于1989年5月在徐州通过鉴定。课题提交了“卫星遥感地质构造解释”、“储水构造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研究”等项成果。  相似文献   

13.
航空高光谱遥感固体矿产预测方法与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应用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遥感的直接找矿带来了新的希望,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米级)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够识别规模小的近矿围岩蚀变,从而具有直接找矿的效果。直接找矿的核心是对矿产的预测,预测效果是矿产勘查取得突破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CASI/SASI/TASI(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和新疆雪米斯坦地区获取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固体矿产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成矿环境分析法、矿床定位模型识别法和含矿构造追踪法等预测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应用示范,共发现7处金属矿化地段,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该项成果不仅为研究区的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有利地区,而且建立的预测方法,将会助力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其它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98-1999年,地质力学研究所"甘肃北山玉石山-黑山-马鬃山成矿带铜金镍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研究"课题组,在甘肃北山地区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时,于北山南带发现了分布比较广泛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庆阳南部地区为鄂尔多斯盆地(甘肃)划定的煤炭重点开采区,内含矿区1个,在建和规划的矿井有6对。在研究区内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建设和开发中存在的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开发规模、资源损毁、次生地质灾害及环境污染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运用建立的灰色综合评估模型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除子午岭生态保护区及外围,研究区其他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都为较严重-严重。通过对上述矿山地质环境趋势的分析,提出未来环境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次生地质灾害、水环境和固体废物污染、土地资源损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北山地区婆泉盆地水地质、水地球化学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之后,从基础地质条件、水地质条件、水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盆地的铀成矿前景,同时通过对比研究,选出了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形成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山盐池黑山一带圈定多处金弱异常。为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高找矿效果,优选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弱异常,开展1∶1万岩屑测量,利用相关性及R型聚类分析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圈定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2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追索、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探槽等手段进行查证,发现了盐池黑山南金矿,实现了在水系沉积物弱异常区的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北山水系沉积物测量弱异常区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资源预测及金矿远景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明辉  李浩昌 《铀矿地质》1997,13(3):159-166
本文通过信息量法、方差法、逻辑法及分形理论分别圈定了我国花岗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岩金矿床的远景区。应用概率法、吉波夫分布法、逆推法、富集系数法、数量化模型Ⅰ法计算了中国金资源总量,并讨论了金成矿区与地质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北京区域成矿规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9年开展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北京卷"项目是全面总结北京地区现代地质矿产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旨在全面反映北京市矿产全貌及重要成矿规律。本文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系统收集了北京市铁、金、煤、石灰岩等各类矿产资料,划分了矿种矿床类型,重点对铁、金、煤、石灰岩等矿种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全国Ⅰ-Ⅲ级成矿区带划分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提出北京市区域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划分了怀柔北金萤石成矿区、八达岭金铜钼铅锌成矿区、京西煤石灰岩成矿区、密云-怀柔铁金成矿区、密云-平谷金石灰岩成矿区5个Ⅴ级成矿区,总结了不同区带各矿种规律特征。从矿产时空演化、岩浆岩控矿、构造控矿角度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提升了北京地区矿产地质研究水平,填补了北京区域成矿规律多矿种综合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南沟矿区的遥感影像分析,系统分析了该地区遥感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分布特征,结合地质、化探等找矿信息,以多元信息综合解译和相互印证的找矿思路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获得了两个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