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应对海洋渔业发展新挑战,促进渔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文章基于2009—2019年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运用包含生态环境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泰尔指数分别量化我国海洋渔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地区差异与变化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我国海洋渔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仍不高,随着海洋渔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的逐步提升,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泰尔指数逐年降低,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正逐渐缩小;(3)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占地区GDP比重、海洋捕捞产量占海水产品产量比重、渔业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水产技术推广经费对我国海洋渔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水产品因污染造成损失产生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加强海洋资源监测、强化海洋渔业科技支撑、转变渔业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提升海洋渔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区域产业链联动水平,深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产业链多维内涵,从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空间链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2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 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措施。结果表明:(1) 时间上,研究期内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向好,各维度贴近度数值均呈现不同程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创新链维度贴近度数值较高且稳定增长,价值链和空间链维度贴近度数值增长较快,供应链维度贴近度数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 空间上,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在四大维度中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3) 优劣层级划分上,研究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层级较为明显,其中山东表现最好,河北和海南较差,除江苏、上海、广西三个活动要素外,其他地区发展稳定,呈刚性结构。(4) 影响因素上,创新链水平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阻碍最大,价值链水平和供应链水平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期内第一障碍因子分别是X1水产技术推广经费、X5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技术成果数量和X3渔民技术培训期数。产业链视角下研究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可促进现代渔业体系向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慧  高凡  赵昕 《海洋通报》2020,39(1):61-69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和贸易国,中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选取基于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DEA模型测算了中国海洋渔业补贴的效率水平,进一步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补贴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解,探究效率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然后建立分析补贴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Tobit模型,对补贴投入和环境变量对补贴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海洋渔业补贴效率整体较低,且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从改善补贴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改善渔业补贴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7年我国沿海9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除河北和广西外,其他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从空间特征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碳排放效率的"高-高"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海洋渔业经济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邻近地区;渔民收入、渔业科研投入和渔业对外开放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海洋强国和发展海南自贸区(港)等的战略背景下,海南省海洋渔业发展迅速,但诸如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也随之发生,因此开展海南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对海南省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海水养殖排污总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1998—2019年海南省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海南省沿海市县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9年海南省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波动增大趋势;各沿海市县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率可分为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3个类型,受边际效益递减和生态修复滞后性的影响,不同时期各市县效率类型不同。针对各市县不同生态效率类型,提出海洋渔业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海南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产量和产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海水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休闲渔业;未来我国海洋渔业应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科学延伸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以及积极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科技进步逐渐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但不是渔业科技强国。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基于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科技效率与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概要介绍了我国海洋渔业科技发展的成就和问题;然后从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领域梳理出现阶段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从经济增长、产业机构调整和产业模式创新三方面分析科技进步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最后概述了常用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在海洋经济,尤其是在海洋渔业经济领域的运用。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的测算及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绿色协调发展,文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考察其动态演进和收敛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再下降态势,仍存在较大的效率增长空间;中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且区域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存在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绿色经济;实施差异化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策略,缩小效率差异;打破区域边界壁垒,构建海洋绿色协同发展格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渔业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测算我国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效率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收集2004—2013年我国沿海9个省、市的海水养殖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 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效应,并进行了地区间的动态比较。实证结果表明:2002—2009年我国海水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有较明显改善,其中技术进步贡献高,技术效率贡献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均值存在地区差异;规模报酬在不同省、市和不同年份也存在地区差异及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宁凌  宋泽明 《海洋通报》2020,39(6):641-650
在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科技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推动力,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三阶段 DEA 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测算 2006—2018 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 建立 Tobit 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 2006—2018 年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海洋科技创新规模效率过低是限制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政府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规模、企业科技研发强度、科研机构研发能力、科技人才专业素质和科技人才组成结构等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应通过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核心主导下的区域协调机制,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规模化水平,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了解和把握海岸地貌的变迁及发育模式对于海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至关重要。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抽象,本文对海岸滩地和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的研究总结了4种方法,重点讨论了模型的构建,并根据作者的研究实例给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在剖面模型的应用中通过不同年代剖面的对比分析可了解海岸地貌的动态变化,平面模型则通过等深线的退缩、扩张及形态变化来研究岸滩的动态冲淤及海岸地形的宏观变化,而冲淤速率分布平面图是分析大范围海域冲淤趋势和局部变化的有效手段。测点统计模型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用来建立测量点的高程和坡度与岸滩冲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地测量中数值逼近模型可分为两类:函数模型与统计模型,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函数模型逼近一般求定逼近场的系统性或某种规律性趋势。统计模型逼近的主要特点是计算灵活,尤其对稳态随机过程的逼近效果较好。试图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函数模型逼近的规律性和统计模型逼近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待求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并通过实际算例证明将两者结合起来可有效改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试验模型地形制作是物模试验的一个基本工作,模型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精度.模型试验之前,需要根据相似理论,选取合适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几何比尺进行模型的制作.通过2个具体工程作为实例说明了模型制作的过程、制作的技术性问题和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复合模型实现的关键在于把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不同的模拟方法实时连接起来,本文对连接过程中变量的选择,数模部分与接口的匹配、物模部分与接口的匹配以及接口实时性实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复合模型的实时耦合。  相似文献   

15.
The estuary and coast is an area where the land and the sea interact and a place in which human beings frequently move about so that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modes of the coastal landform plays a vital part in exploiting and protecting coastal resources. A model is the generaliz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objective things. This paper summarizes four methods for the landform development of the tidal shore and underwater delta,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l‘s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presents their specific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uthors‘ case stud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file model, the dynamic change of coastal landform can be clearly seen by contrasting the different profiles of different years. Through the shrinking, exp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isobath, plane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macro-change of the shoal and the coastal landform. Speed model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nd the local change in a great area of the sea. Statistical survey model is a static analysis, which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of the shoal and the altitude and slope of survey spot.  相似文献   

16.
国外渔具选择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渔具选择性的研究在国际上倍受重视。该文以比较作业法中渔具选择性曲线的推导 ,特别是利用扩张 SEL ECT模型推导渔具选择性曲线为例 ,介绍国外渔具选择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以期作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获得的海浪有效波高、海表温度、剖面温度和水位等要素的实测数据以及历史CTD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检验WW3海浪、三维温盐流以及MODAS(模块化数据同化系统)等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并设计相应的软件进行各时次的实时比对和旬月统计,自动生成客观的旬月检验报告.为改进预报模式、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和预报产品的使用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GP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GPS观测数据的仿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仿真模型包括卫星参数模型、动力学模型和观测误差模型。仿真计算表明,卫星参数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卫星的运动规律;误差模型反映了观测环境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同时可以调节和选择仿真模型的参数,仿真选择了地面静态和地面低动态的观测数据,这对于论证GPS定轨、导航算法、设计GPS接收机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利河口水文、地形、地貌及潮汐条件,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变率为8、水平比尺为400的平面模型。模型地形表面经球体梅花型布置加糙后,再现了天然潮汐及河道径流过程.其主要控制点潮位、流速、流向变化过程与原形实测资料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海上活动持续增多,发生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随之加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如不得到及时控制,必将严重损害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为了完善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我国处理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海上溢油污染应急技术研究已经得到开展。本文综述了溢油预测模型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溢油扩展模型、溢油漂移模型、油粒子模型和溢油风化模型等。这为进一步开展溢油预测和溢油污染应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