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东 《地下水》2012,34(5):47-48
在计算内官-香泉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多年地下水超采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了盆地年均地下水超采系数和年均泉水流量衰减率,从理论上证明内官-香泉盆地是中型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盆地地下水超采量的年际变化呈明显递增趋势。由于长期持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本区域环境地质灾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6)
在对酒泉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盆地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天然排泄资源量、储存资源量;以行政区和灌区为单元,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进行各灌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划分可增加开采、控制开采、调减开采和尚难利用规划区。  相似文献   

3.
昆明盆地浅层孔隙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盆地内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特征及其影响条件,将孔隙水年内变化动态划分为灌溉型、开采型和降雨型等三种类型。在时程演变上,近20年来,除少数开采井点水位下降外,区内大多数富水块段地下水位一般变化不大或略有回升。盆地西部、北部地下水水位表现出一种缓慢抬升的过程。而盆地东部边缘和南部呈贡附近地下水受开采影响,水位呈下降趋势。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昆明盆地地下水普遍遭受污染,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在降低,同时,农业用水量也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内孔隙水水位抬升有很大影响。然而90年代以来,昆明地区进入一个相对丰水期,降雨量的增加是盆地内孔隙水水位整体抬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平谷盆地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及管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缓解北京城区的用水紧张问题,平谷区建立了王都庄和中桥两个应急水源地。持续过量的开采导致盆地内水位急剧下降。为研究大规模开采对平谷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地区的开采潜力,本文建立了合理刻画三维地下水流动特征的数值模型,对五种不同的开采方案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丰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回升明显,王都庄水源地补给条件优越,尤其是盆地上游地区,具有更大的开采潜力;而盆地中下部应适当限制开采,避免水位下降过快。高仿真的数值模型可作为强有力的管理辅助工具,为地下水资源分析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敦煌盆地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5,(5)
敦煌盆地地处疏勒河流域下游的党河流域,是敦煌市城镇和农业绿洲主要分布区。分析敦煌盆地内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和动态特征,结果认为盆地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沟水及渠系、田间水的入渗,径流方式垂直与水平均有,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和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年内和年际的变化,呈明显的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忻州盆地内所有县市进行地下水水位统测工作以及开采量的调查,利用统测与调查结果对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可知山西忻州盆地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开采强度和程度均不是很高,开采强度大小分布规律明显与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开采程度除与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外,同时还受水资源分布和地下水质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依据迁安盆地的水文地质模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单元法对迁安盆地内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并对其开采量和开采后的水位进行预测,同时与水均衡法求解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论证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保证程度,并对中长期取水要求提出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周仰效 《地球学报》1991,12(2):153-168
武威盆地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东段,腾格里沙漠西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灌溉盆地。本文针对该区由于不合理开发水资源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下水系统管理模型确定地下水系统的最优开采方案,以使地下水的开采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论文通过地下水系统的目标分析、环境分析、结构分析和模型化,确立了盆地地下水系统管理的目标、自然环境、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约束条件,校正了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响应矩阵法把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藕合起来,建立了盆地地下水系统的管理模型。通过运转管理模型,获得了盆地地下水的最优开采方案,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地下水是吐鲁番盆地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制约了盆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盆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新疆东疆煤炭基地地下水勘查吐鲁番-哈密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研究资料和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进行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为0.437 6,整体严重超采,无开采潜力。但空间分布不均,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博斯坦乡西部等局部地段还有一定的开采潜力。从分质供水的角度看,盆地平原区的地下淡水、微咸水已严重超采,无开发利用潜力,而咸水、盐水、卤水基本无人类开采,可适当扩大开采。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划和调配,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民勤盆地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下游,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该区域由于地下水大规模的开采,造成了水质恶化、植被退化、沙漠入侵等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准确评价民勤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采用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综合潜力评价方法,对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P为1.16,潜力系数为1.18,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为0.31,从综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地下水潜力一般,地下水开发利用处于临界值,地下水开发利用在保证当地国民经济规划用水中已处于极限状态。为今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保证民勤盆地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陶虹  丁佳 《地质论评》2014,60(1):231-23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中盆地地温场划分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阳  穆根胥  张卉  王克  刘建强  张亚鸽 《中国地质》2017,44(5):1017-1026
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的地热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地温场划分紧密相关,关于关中盆地整体地温场划分的研究鲜有报道。根据关中盆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总结了岩体类和砂土类的热物性质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认为干燥重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含水率、天然重度、孔隙率三者影响程度相近;干燥重度对比热容影响程度最大,天然重度次之,含水率和孔隙率影响最弱。利用盆地内多个地温常观孔,绘制了地温变化曲线和地温梯度等值线,认为关中盆地常温带位于15~20 m埋深处,地温梯度总体呈中部高、东西低,固市凹陷、西安凹陷、蒲城凸起、断裂及断裂汇合区域地温梯度较大,宝鸡凸起、咸礼凸起以及临蓝凸起地温梯度较小,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等三方面。利用热物性参数和地温梯度值,计算了盆地内浅层和深层的大地热流值,并分析了两者差异的成因,经对比全国区域地热资料,认为关中盆地是一个复杂的坳陷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居全国上游。该文旨在系统地分析关中盆地地温场特征,为地热能的勘查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关中盆地地热开发利用,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Guanzhong Basin is a typical medium-low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mainly controlled by geo-pressure in the west of China.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and storage mode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basin.In this paper,t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six geotectonic units,where a total of 121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geothermal wells and surface water bodies for the analysis of hydrogen-oxygen isotopes.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otopic signature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throughout Guanzhong Basin reveal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 from the basin edge areas to the basin center.In terms of recharge systems,the area in the south edge belongs to the geothermal system of Qinling Mountain piedmont,while to the north of Weihe fault is the geothermal system of North mountain piedmont,where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is about 0.2℃-1.8℃in the recharge areas.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eothermal waterδ18O drifting include the depth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and temperature of geothermal reservoir,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ater-rock interaction,geothermal reservoir environment and residence time.Theδ18O-δD relation shows that the main source is the meteoric water,together with some sedimentary water,but there are no deep magmatic water and mantle water which recharge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the basin.Through examin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ydrogen-oxygen isotopic signatures,the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model of this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open circulation type,semi-open type,closed type and sedimentary type.This provides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对海河流域地下水开采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战友 《地下水》2003,25(2):89-91
地下水是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长期的过渡开采已造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等。本文根据各区域水文地质状况及地下水开采情况的不同 ,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关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段汉明 《地下水》2011,(1):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本文在对关中地区水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下调蓄方式,依据野外实际调查测试的数据,利用有限元和有限分析数值模拟技术对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库调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关中盆地秦岭北坡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优越,水量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展该地区地下水库人工调蓄是挖掘水资源潜力、增大可供水量和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维持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性,缓解黄河断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热井中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的温度以西安地区最低,咸阳次之。同时应用Na-K-Mg三角图和水化学平衡温度理论的方法,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关中盆地最大热储温度为118℃。热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关中盆地腹部应为中低温热储层。  相似文献   

18.
杨宏伟  朱瑾 《新疆地质》2012,30(3):350-354
准噶尔盆地南缘平原区是新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是严重制约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和分析区内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和特征及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对盆地南缘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具重要指导意义.从区内30年来地下水位时间和空间变化分析入手,阐述了盆地南缘因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水位持续下降和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特征及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今后区内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较好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同盆地砷、氟中毒地方病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山西大同盆地属干冷荒漠景观条件的半封闭型断陷盆地。区内有害元素的聚集导致氟中毒等多种地方病肆虐,20世纪90年代因开发和饮用深层地下水爆发了水砷中毒病。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地下潜水高含F,超标1.3~12倍;深层承压地下水富As,砷含量超标2~20倍。砷中毒发病率与饮水中As3+/∑As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盆地周边分布多层富含As和F的地层和火成岩体,处于富As、F的区域地球化学省内。由于大同盆地的不均匀沉降,在其边缘部分形成深凹陷带,含砷下渗地下水经有机碳质层的还原作用,使砷还原为三价,提高了地下水的毒性并滞留聚集。探讨了F、As富集和中毒的机理和生态地球化学危害评价,提出了治理和外围调查预测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关乎民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秦岭北麓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及战略性经济资源的重要性。讨论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结果表明:秦岭北麓对于关中地区而言就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其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在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开发,地表水-地下水统筹利用,建立地下水库及水资源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