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朝阳县河道管理中存在河道乱侵乱,占、乱排乱放,滥挖乱采等致河道污染严重,防洪能力大大降低,主要从朝阳县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朝阳县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河道管理中重要性以及河道管理生态治理落实河道管理工作,应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严格控制采砂许可,严厉打击排放污水和乱放垃圾的行为、加大水环境的保护宣传教育水平,完善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等措施等进行生态治理,保证该县水资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鉴于海域覆盖面积大而污水排放形成混合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于四叉树网格布设的思想,分层次对不同研究区域按不同尺度网格对近海水域进行嵌套网格联合布置,重点模拟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odunov型通量差分裂(FDS)格式有限体积法计算模式,实现了在不同尺寸的网格联立求解,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又保证了计算精度.以海州湾近海水域为例,对海州湾近海水域流场及污染物混合区的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由此建立了排污量与混合区面积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环境管理部门对入海排污量的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晓燕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20,39(3):426-4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CO2浓度等,对岩溶景观的影响,探讨溶洞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问题;针对目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有限空间与无序客流的矛盾,提出了合理调控洞穴旅游客流量,增强洞穴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意识,从地学、旅游、环境以及健康等角度评估和开发洞穴,使旅游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实现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的CODCr、BOD5、SS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要求。处理后的中水排人城市河道,可以快速改善河道水体黑臭现象.并且工程投资少、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尹德战  张先军 《探矿工程》2014,41(8):73-75,80
济宁市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干线的重要工程,该工程从济宁市污水处理厂铺设管道5.9 km,再利用明渠输水,把中水引到蓄水区,确保南水北调调水期间中水不进入干线。其中管道施工需穿越济宁南部的老运河、洸府河。因洸府河为行洪河道,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拖拉埋管技术,不影响河道原有功能,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穿越河道问题。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非开挖定向钻进牵引拖拉埋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春光 《地下水》2018,(5):236-237,239
河道治理涉及到民生问题,民众对其关注度高,政府部门也将河道治理列为首要任务,中小河流的生态治理工作极为重要。针对建平县中小河流的现状、河流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河流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防洪标准过低、河道堤防管理意识不强、河流生态建设不够、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和规划设计经济合理性不够等许多问题,提出应通过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河道治理方向、加强河道污水和行洪排涝治理以及合理规划建设,多种治理方式结合等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改善当地水生态环境,为防洪、防灾以及城镇用水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黄河下游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简述了河南省黄河下游存在的水资源持续衰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环境异常,黄河断流及影响黄河下游河道稳定的河道淤积与悬差,活动断裂,基底活动性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溃决和冲决两种模式分析评价结果,以及专家评价系统,从环境工程地质角度,对不是堤岸段进行稳定评价,对已出现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国土资源开发,地质灾害评估,防洪抢险,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5)
浑河右岸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属于沈阳市城市段,河道现状岸顶高于河底12~14 m,岸坡缺少防护,多年来受浑河洪水冲刷、雨水冲刷以及王家湾橡胶坝下泄洪水的影响,岸坡整体稳定性差,危及岸边滨水路及河道行洪安全。本文针对河道现状及问题,对浑河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右岸治理思路进行探讨,以河道治理原则为基础,对岸坡治理工程进行计算和合理设计,选择生态格网护坡结合混凝土桩基础作为岸坡防护的型式。从工程建成后的成效来看,治理工程建设后可提高该段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河岸冲兑,确保河岸安全,保护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环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5,(5)
生态基流量是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障河道输水能力,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是维持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的最小水量临界值。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及工程管理运行中应充分考虑最基本的河道内生态基流量,以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防止因工程的建设而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陕西镇安云镇水库工程生态基流量,在传统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水库工程规模的影响程度分析综合确定。经分析,生态基流量占天然径流量百分比的10%,即满足工程下游河道生态需水要求,又不使工程规模过大,对"小库高坝"云镇水库工程取低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胡海燕 《地下水》2020,(1):199-200
在河道水资源管理中水情监测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准确的水情监测有助于及时做好调控准备,从而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河道的安全性。以老哈河流域河道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针对河道调控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滞后、信息错误等问题,通过对河道水情测报系统管理现状及自动化改造必要性进行研究。从投入应用的效果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有助于全面监测区域内地下水水质变化,对地下水水位进行动态分析,为流域地下水开采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在保证流域水质环境的情况下提升地下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凌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河流,流域沿岸的采砂活动频繁兴盛,每年年产砂石总量可观。在进行河道采砂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砂石采补不平衡,环保意识较差,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甚至存在排洪隐患等问题。在阐述大凌河水文条件、采砂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河道采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采砂对策措施,以期对大凌河采砂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更为水利部门河道采砂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3)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脚步的加快,环境破坏和污染加剧,河流成了纳污的主要载体。河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辽宁省阜新市柳河河道沙土淤积、防洪标准、河床不平整、水土流失、农田防淹防冲、人为破坏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柳河河道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清淤、护岸固坝、生态修复三大柳河河道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柳河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为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鉴于江桥地区近年来多口新钻井在萨一油层组均获得工业油流,表明针对该油层组仍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井钻探证实,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其物性较好。首先分析该油层组河道砂体地球物理特征,测井上具有高声波时差、低密度特征,地震上主要表现为弱振幅特征;然后,通过地震沉积学的方法,利用90°相移、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预测了两期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范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城市污水管道的建设不断增加,大量的污水管道慢慢老化,它们就需要修护和更新。本论文介绍了对污水管道不产生影响的管道检测和评价技术,污水管道防御性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冉浩然 《地下水》2022,(5):309-311
为探究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河道建设管理问题状况,基于崆峒区河道现状,对河道生态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远期发展对策。分析结果认为:崆峒区河道生态治理中主要存在突出工程效益,忽略了河道生态赋性及水系连通和护岸的景观价值,大部分护岸工程均为砼挡墙式结构,“渠化”“硬化”过多,河流水域岸线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针对河道治理及管理问题,应从重视河湖水系连通、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注重护岸的景观价值及水文化元素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加大河道管护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加强治理及管理,补齐河湖监管的短板弱项。分析结果为后期河道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类和自然因素对风景旅游洞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和洞穴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许多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高的风景旅游洞穴景观因洞穴景观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不得不关闭。因此,风景旅游洞穴的安全已引起了国内外洞穴学家、洞穴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游客的广泛关注。对洞穴环境和碳酸钙景观的安全性威胁,普遍认为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运行是主要的影响。综上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都会强烈影响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太子河河道生态需水量及其生态环境改善问题。采用10a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污染稀释净化法、多年汛期平均含沙量的倒数以及水体总量的平衡原理对维系河道基本功能、维持河道净化功能、输沙以及维系人工湖功能的需水量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得出:维系河道基本功能的需水量为3.69×108 m3;维持河道净化功能的需水量为3.82×108 m3;输沙需水量为5.21×108 m3;维系人工湖相关功能的需水量为3.704×108 m3。通过减少污水与废水的总排放量、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增强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等措施,有效解决太子河河道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光生  张建新  袁国霞  孙春鹏 《水文》2002,22(1):35-37,43
从河道洪水运动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解入手,推导出了涨落差法的计算公式,进而证明该计算公式为河道洪水扩散波方程二阶精度的有限差分解。该洪水预报方法参数少,计算方法简单,有预见期。实际应用表明,涨落差法的特点是实用性强,而且具有较高的洪水预报精度,但同时也存在误差累积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中小河道治理中存在设计编制质量不高、工程建设投资不足、政府对工程管理力度不够以及工程项目覆盖面广等问题显著,现以大连普兰店区河道治理为例,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治理的理念为主,对如何高效高质的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阐述,为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韩燕 《地下水》2019,(3):54-55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选取2016-2017年全市的六处重点水功能区混合入河排污口的核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衡水市近年随着排污整治力度的加大和污水处理厂的启动,大部分排污口已改排或汇入污水收集管网,但仍有少量污水超标排入沟渠、河道、洼地,造成了水质恶化和环境污染。并针对入河排污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