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大气能量平衡方程和海温变化方程出发,得到海~气耦合的多频振荡系统,分析此多频系统的特殊频率方程得到: 1)当大气视为非定常,海洋视为定常的情况下,得到的波动本质上是非绝热的Rossby波。 2)当大气定常,海洋非定常的情况下,得到两类性质相异的波动;一类是周期为准半年(4~9月)的非绝热慢波,另一类是周期为准两年(2~3年)的非绝热慢波;两类慢波的传播方向完全相反,准两年波比准半年波传播得更慢(两者几乎相差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2.
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西藏地区建站早、有代表性的15个站1961~1996年逐月10cm、20cm、40cm三个层次的地温资料以及月降水量资料。运用EOF方法分析了各层地温的时空特征,并对不同时段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SVD分解,并讨论了前期地温变化,尤其是10cm地温变化与我区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浅层地温最高值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出现在6月,其它各地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值全区均出现在1月。地温年较差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最小,林芝、昌都次之,阿里地区最大。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地区近36年浅层地温呈现上升趋势,且冬春季升温幅度较汛期要高。阿里、昌都及林芝变化则不明显。地温阿里地区最低,低值中心靠近改则,昌都的西北部和南部为两个次低值区;雅江一线、东南部地温较高,最高值中心在察隅,次高值在泽当~林芝的沿江地区。10、20、40cm地温年变化和冬春季、汛期变化存在准3年或准6年的周期性规律。前期地温场变化,特别是10cm地温变化与降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雅江中游地区和阿里地区、冬春季地温偏高(低),汛期降水偏少(多),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9月)及夏季(6~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的区域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中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MM4模式为框架,研制并建立了东海近海热带气旋及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将对热带气旋的预报和一般天气的预报统一在一个模式中,并实现了业务自动化控制,自1994年台风季节起投入了业务试验和准业务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东海近海热带气旋路径、风场、降水及江淮梅雨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作四川盆地主汛期降水预报对相似方法作了改进,首先是根据四川盆地主汛期降水的前3个特征向量分别寻找有物理基础的前期信号作为预报因子,然后充分考虑各因子对总降水量贡献大小定义因子场的相似,确定相似年,最后引入“集成”的思想,由5个相似年的降水场得到预测年降水的定量客观预报。1981~1994共14年的预报结果准确率高于当前业务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MHAT小波变换分析和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对海南琼海1953—2007年55年的暴雨频次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频次分别存在2a、6a、8a的准周期变化,8a准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80年代初期的信号最强,但1990年代后,暴雨频次较降水量出现了更多的小尺度周期波动扰动,表明极端降水事件有频繁出现的趋势。暴雨频次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夏秋两季的暴雨多发季节,夏季主要存在2a、6a、12—13a、18a左右的准周期,秋季主要存在2—3a、8—9a、12a、17—18a左右的准周期,并且在各个季节表现出多时间尺度交替的复杂结构变化的非周期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暴雨频次较为异常的状况。琼海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秋季原因,可能与西行热带气旋和南下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同时配合偏东回流的环流背景有很大关系。文中基于小波分析和灰色预测方法的研究结果,提供了琼海地区暴雨预报和防灾减灾的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近10年来四川盆地汛期降水预测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与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水平作了对比。在分析影响四川盆地汛期降水主要物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盆地汛期旱涝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实测资料、NCEP刷CAR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对绵阳地区2008年9月22—27日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其区域不同、强度不一;副高、冷空气、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台风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第一降水时段的各物理量水平皆大于第二时段,不稳定能量、水汽和气流的辐合、辐散区分布及上升下沉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大气非线性惯笥重力内波方程组,利用相平面分析法导出了相应的KdV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求出两类有意义的孤立波解,讨论了波解的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一类奇异孤立波与某些天气系统(如青藏高原500hPa低涡)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作为大庆油田外围最有潜力的油气盆地之一,其古地温梯度以及古地温与油气的关系尚未进行系统研究。
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求取的古地温梯度为3.44~4.20℃/hm。其中乌尔逊凹陷古地温梯度与现今地温梯度接近,贝尔凹陷和
呼和湖凹陷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值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值。热史模拟表明海拉尔盆地最高古地温是在伊敏组沉积晚期90Ma达到。
一类凹陷如乌尔逊凹陷属于持续埋藏型凹陷,中生代以来是一升温过程,在凹陷的中心部位现今地温是地层经历的最高地温,烃
源岩热演化程度受现今地温场控制,现今持续生烃。另一类凹陷如贝尔凹陷和呼和湖凹陷,属于抬升剥蚀型凹陷,伊敏组沉积之
后是一个降温过程,现今地温小于古地温,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场控制。古地温演化史结合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伊敏组
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非常重要的油气成藏期;古近纪以来为第二次成藏阶段,主要为早期形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和二次生
成的油气继续注入成藏。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4~2010年北太平洋鱿钓船队生产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以海表温度(SST)1℃、海面高度(SSH)为1 cm、叶绿素a浓度(CHL-a)为0.1 mg/m3的间距,分析作业产量、CPUE与SST、SSH、CHL-a的关系,得到柔鱼渔场适宜环境因子范围,并将生产数据和环境数据匹配组成样本集,建立北太平洋柔鱼空间分布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2011年环境数据预报柔鱼渔场,并与2011年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10月各月实际作业位置落入基于频度统计方法预报渔场的概率达90%以上;而BP模型预报的平均精度为79.2%,最低精度为52.5%。基于多环境因子的频度统计柔鱼渔场预报模型优于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分析BP算法的基础上 ,应用BP网络的理论与方法 ,选取地下水位、临界深度、平均标准贯入击数、地面最大加速度、震动持续时间作为指标 ,评价砂土震动液化 ,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响应矩阵法 ,建立了河南新郑龙湖地区地下水优化开采管理模型 ,用单纯形法在计算机上求解得出供水水源地不同开采井的优化开采量 ,并进行了水位预报 ,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4.
Numerical models and correct predictions are important for marine forecasting,but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are often unabl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operational wave forecasting.Because bias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of numerical models and the actual sea state has been observed,predictions can only be released after correction by forecasters.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ve processing bias correction method to correct numerical prediction fields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operational ocean wave forecasting products.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numerical models and Forecast Discussion;specifically,it integrate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formation to achieve interactive spatiotemporal correc-tions for numerical prediction.The method corrects the single-time numerical prediction field in space by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sub-zone numerical analyses using numerical model grid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real-time observations and the artificial judg-ment of forecasters to achieve numerical prediction accurac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numerical prediction field and the spatial correction field is interpolated to an adjacent time series by successive correction analysis,thereby achieving highly efficient correction for multi-time forecasting fields.In this paper,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forecasts from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re used as background field for forecasting correction and analysis.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for the bias correction of numerical predictions under different sea states.The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spatial correlations for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field and the time series development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o correct numerical predictions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讨论西安市地面沉降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西安市地下水开采量、承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三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初步认定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地面沉降主要原因。典型水准点沉降量与邻近自备井承压水位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两者间相关性极强。经综合分析市区地貌、第四系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并进行工程地质分层后,可确定出市区地面沉降的第一和第二主要压缩层。据地面沉降与承压水位下降值回归方程所预测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表明,西安地面沉降今后还会继续发展,将对西安城市建设产生严重影响,故应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地裂缝分布广泛,遍布43个县(市)128处。主要形成于1970~1991年间。文章概述了全省地裂缝时空分布,分析了地震、构造、地层岩性、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裂缝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地裂缝成因、活动周期、预测、防治等问题。认为全省地裂缝主要是人类采矿活动和构造活动两大因素引起的。构造活动引起的地裂缝主要是地应力释放的结果。与太阳黑子11年活动周期一致,而且发生在谷年附近。地裂缝危害主要发生在显示阶段,气象干旱强烈蒸发以及阵雨、暴雨引起地面积水汹涌流入地下是地裂缝显示的两个条件。故控制这些显示条件,可有效地防治和减轻地裂缝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ARIMA???????????????????????1?????????????????????????????з???????????????????????β???????????????????????MA????????????????????????ARIMA??0??2??q?????????????????????????ARIMA??0??2??q?????????????????????ζ?????????????  相似文献   

18.
跨断层形变不同观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安丘地震台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和MD断层蠕变观测同期资料的变化特点、干扰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安丘定点短水准观测受温度和地下水位的影响,与温度负相关,与地下水位正相关;安丘基线与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5;MD断层蠕变观测水平正交、斜交和垂直观测均受温度影响,MD断层水平正交、斜交长期资料与温度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9,但短时间MD观测与温度相关性比较复杂,观测到的地表形变超前于温度变化;垂直观测分量在不同的季节,观测值与温度相关程度不同.2)短基线和MD断层水平正交一致性较好,在场地合适的情况下可进行对比观测;短水准和MD垂直观测分量没有明显的一致性变化特征,MD仪安装在半地下室的情况下,两者不适合进行同步观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重庆雾1981~1987年159个例进行500hPa、700hPa、850hPa各气象要素的相关和合成分析,得到了影响重庆雾的主要因子和主要关键区以及雾发生时24小时以前各层要素场的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重庆雾进行了分类,用关键区的因子作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残差订正和模型集成,建立起重庆雾24小时预报模型,并设计成软件系统,在IBM机上自动预报。  相似文献   

20.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按季度建立基于各环境因子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通过与实际作业渔场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准确性达到70%以上,具较高渔情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