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藤州中学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学校1#、2#、3#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用改进传递系数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分别对这3组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滑坡区由于1#、3#滑坡的滑动牵引2#滑坡滑动,形成了独特的牵引式滑坡。(2)2#滑坡在枯水季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常水、丰水季节处于欠稳定状态;1#、3#滑坡在枯水、常水和丰水季节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1概况沪-蓉高速公路湖北宜昌K59+000~K65+000段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古树屋至春潮村之间北侧南高北低的单面斜坡上。设计路线高程820~995m。斜坡坡脚高程一般730~790m,坡顶高程1200m以上,地表坡度一般20°~35°,局部稍陡达40°。沿线崩塌、滑坡及浅部岩体卸荷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如区段内孔家湾滑坡、春潮0#滑坡、春潮1#滑坡、春潮2#滑坡、头道河1#滑坡、头道河2#滑坡及响石坝滑坡等古滑坡均为沿层间节理面顺坡向发生的岩质滑坡。设计桩号K63+850~K64+120区段,因318国道开挖切断南侧斜坡岩层而发生浅层顺层滑移,对318国道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铜王公路2#滑坡侵蚀实例,定性分析了该滑坡侵蚀的诱发因素、变形特征、复活的原因;并在研究该滑坡侵蚀地貌特征、岩土体组成、水文地质特征后,建立了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斜坡的初始应力场特征进行模拟研究。计算成果及分析表明,铜王公路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最后,对该滑坡滑动后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及侵蚀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特征,评价其在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风险,采用高精度遥感、机载LiDAR、工程地质勘查等“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对该隧道进口规划区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区内发育有1#、2#滑坡和俄洛堆不稳定斜坡;1#滑坡规模约32.48×106 m3,2#滑坡规模约10.15×106 m3,均为已发生的特大型岩质滑坡;俄洛堆不稳定斜坡位于2处滑坡中部,规模约35.80×104 m3,下部为强风化岩体,上部为碎石土结构,为中型复合型结构斜坡。评价认为: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选线从2处滑坡体中部山脊穿过,2处滑坡对铁路选线未构成地质安全风险,但隧道进口穿过的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存在潜在地质安全风险;1#、2#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和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规避工程建设扰动诱发潜在的滑坡风险,建议将卡子拉山隧道选线进口向东南侧平移,通过边坡开挖的合理设计、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及运营期间的针对性治理等措施,从源头上对潜在滑坡风险进行防控,以保证工程建设及运营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川藏铁路选线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晃县五里牌滑坡特征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里牌滑坡位于新晃县城以西约3km的五里牌村,系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怀新高速公路滑坡。该滑坡形态复杂,经勘察和分析认为:滑坡为牵引式和推动式共同作用形成;根据其形态,可分为1#和2#两个滑坡体,其中1#滑坡体又可分为Ⅰ、Ⅱ两个分区;Ⅰ区滑坡体在往北东方向为主的滑移过程中,遇右侧硅化含砾砂岩阻挡,形成反力,往Ⅱ区产生北西方向的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6.
2017年4月2日凌晨,新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境内由于持续降雨,诱发黄土滑坡堵溃型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本文在查明滑坡堵溃型泥石流形成条件、成灾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克孜勒赛沟泥石流静力学和运动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此次滑坡堵溃型泥石流成灾模式为:持续降雨→黄土斜坡变形破坏→滑坡滑入沟道形成堰塞坝→堰塞坝溃决形成泥石流;(2) 3#、4#、5#、6#和7#滑坡堰塞坝溃决洪峰流量分别为5. 4 m3/s、10. 1 m3/s、49. 5 m3/s和30. 3 m3/s;(3)泥石流断面流速为1. 88~3. 50 m/s,断面流量为4. 51~41. 39 m3/s,泥石流堆积扇最大长度263. 1m,最大宽度212. 6 m。调查研究结论对克孜勒赛沟滑坡堵溃型泥石流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建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川藏公路前-龙段Ⅰ#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公路前-龙段位于二郎山东坡,天全河上游,全长22.8km。该段河谷深切、地形陡峻、雨量丰沛、灌木丛生,线路沿河流右岸逆流而上。1994年该段公路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大部分路段裁弯取直,下挖降坡,以直接切坡方式通过岩性破碎、构造复杂的区域。由于破坏了原坡体的稳定性,加之雨季施工,因而相继发生了大柏牛崩塌、严江坪滑坡、门坎山滑坡、鸳鸯崖滑坡、龙胆溪滑坡。1997年雨季,此段又发生了1#、2#及3#滑坡。其中,1#滑坡范围大、危害严重、滑体十分破碎、戎因复杂、极具代表性:文章介绍了前一龙段地质情况及滑坡分布,重点研究Ⅰ#滑坡,对其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该滑坡整治工程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它已经起到了作用的结论。并指出该滑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了山区道路建设地质选线和滑坡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临江路斜坡位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金川县城。该不稳定斜坡分为1#滑坡、2#不稳定斜坡,其中1#滑坡体在汶川地震时已经滑塌,2#不稳定斜坡体处于临滑状态。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金川城区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GEO-SLOPE,SLIDE等数值分析软件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参数分析和数值模拟并且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了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2#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在暴雨状态下欠稳定,在地震作用下不稳定。最后定义了临界滑面角度Z,并拟合了临界滑面角度曲面,曲面以上斜坡不稳定,曲面以下斜坡稳定。  相似文献   

9.
川藏公路102滑坡群地段基覆界面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坡坡体结构中,下伏基岩与上覆松散堆积体间接触界面(即基覆界面)的形态特征对边坡稳定性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边坡稳定性计算和边坡抗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著名的川藏公路102滑坡群路段边坡基覆界面特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该路段河谷冰川地貌特征、2#滑坡后壁地下水渗水带特征和少量物探钻孔资料提出了新的基覆界面位置,即102滑坡群路段边坡基岩与上覆松散堆积体的界面位置在平均海拔2 325m,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帕隆藏布江河谷基岩出露处(海拔2 120m)。该新认识对2#滑坡工程整治设计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建议首先考虑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有大量不同尺度的临界降水标准对区域性滑坡进行预警,但仍存在预警空间外延性差、时间精度低、临界降水阈值不科学等问题。针对当前构建的临界降水阈值实现滑坡预警模型,以云南昭通盘河流域头寨沟为例,在研究区两个不同海拔高度位置分别布设气象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降水观测,并比较了研究区两个不同位置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梯度高达190 mm/hm,两个不同海拔位置降水变异性显著;降水持时是造成山上(2#站)与山下(1#站)次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小雨时2#站与1#站的降水差异性很小,但1#站发生中雨及以上的降水事件时,2#站的降水等级比1#站高1~2个等级,且有59.26%的概率会发生大雨或者暴雨;1#站为暴雨时,2#站100.00%概率为暴雨甚至大暴雨;2#站与1#站夜间降水均大于白昼,且强降水事件多发生于夜间。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莉 《云南地质》2007,26(1):77-82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类:危险大(Ⅰ类)占11.04%,危险中等(Ⅱ类)占41.8%,危险小(Ⅲ类)占47.16%。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菱镁矿、高岭石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由TG、DTA两种实验数据,用Coats,Redfern和Kissinger计算方法对比计算,从而得出高岭石活化能E=188.712kJ/mol,菱镁矿活化能E=180.828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