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11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组建。实验室定位: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为中国气象局。实验室以中国气象局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定位于应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6日08:3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召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王辉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并向研究生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有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八条轨道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以及科研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目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三个业务轨道建设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学科点建设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总体情况,使新入学的研究生对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一个整体了解。为鼓励…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经过3次院理事会的审议、全院职工的充分酝酿讨论以及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的审核,最终于2002年12月11日经中国气象局党组会讨论通过.这次深化改革将围绕"机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变、制度创新",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立足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以及国际大气科学的发展前沿,重新确立了我院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促进与国外雷电研究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批准,吕伟涛于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月20日赴日本岐阜大学进行了1个月的科研合作交流。合作专家是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日本岐阜大学的王道洪教授。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在2004年8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部门级科技体制改革验收。2004年10月14日通过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评估验收。验收会由联合验收组组长、科技部体改司副司长张晓原主持。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以及财政部、中编委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中国气象局总体改革情况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气象局所属三个专业研究所的改革情况汇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于2004年12 月16日在京举行。该中心是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中国气象局多家业务中心共建的科研型业务单位,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兼任中心主任。该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同时拥有国家级气象科研机构、业务单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14日张小曳、王辉正式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命大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出席会议。郑国光副局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宣布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对张小曳、王辉同志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张小曳和王辉两位年轻同志,是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  相似文献   

8.
1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15~17日中美干旱监测评估研讨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承办。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为参加研讨会的中美双方全体代表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8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气象局专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局专业研究所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局科技发展司赵大铜副司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一院八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在推进科研与气象业务结合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影响逐步扩大。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还指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27日,卞林根研究员、郭亚曦研究员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命大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四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局科技发展司汤绪司长出席任命大会.郑国光副局长宣读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卞林根、郭亚曦的任命通知>,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