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ML在海洋数据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继香 《海洋通报》2004,23(2):46-50
XML是W3C组织推出的作为下一代网页发布的语言。本文分别从XML在海洋数据表达、海洋数据交换、海洋信息发布三个方面对XML在海洋数据服务领域的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海洋数据的XML表达中描述了XML有效集成海洋原始数据、质量控制记录、编辑修改的数据的原理:在海洋数据交换中,提出了基于XML的星状交换模式:在海洋信息发布应用中,设计了基于XML的三层结构的海洋信息发布系统模型。最后对XML在海洋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推动XML在中国海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彦  王宇飞  王鑫  朱锐 《海洋通报》2011,30(6):697-701
海洋环境数据是海洋科学研究、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获取手段的不同,导致各类数据格式不一,为数据交换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海洋环境数据交换能力差这一问题,利用XML技术统一数据格式定义,并通过对小浮标获取数据的解析处理,说明XML技术在应对跨学科、跨平台的海洋环境数据交换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ARGO计划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计划是借助卫星定位和通讯系统向地面接受站实时发送海洋温度和盐度数据以及浮标位置等信息的计划。本文全面介绍了中国加入国际ARGO计划的背景情况和意义、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情况、国际ARGO计划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实施ARGO计划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结合XML技术和海洋元数据标准,在分析遥感卫星地面站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海洋遥感卫星数据格式,旨在为海洋遥感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为海洋遥感卫星数据的交换与集成奠定标准基础.  相似文献   

5.
PROVOR型剖面浮标检测及布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剖面浮标,即PROVOR型浮标,在布放前的检测过程,以及海上布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以便为今后大规模布放ARGO剖面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原理,设计了针对剖面数据的XML存储格式,并给出了一个XBT实测剖面数据的实例。该格式可用于海洋环境要素的剖面数据交换,并可进一步用于断面数据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7.
海洋XML数据集成系统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海洋学科中数据源的异构性,文中采用XML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海洋数据的统一表示。本文以Java,XML和Web为支撑技术,提出并实现了1个多层B/S体系结构的海洋XML数据集成系统原型,其中利用了XML的新兴技术——可伸缩矢量图形(SVG)技术来实现基于XML的海洋数据的交互。作为国内海洋XML数据集成的第1个原型系统,旨在推动我国海洋XML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ARGO计划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际ARGO计划的科学目标和可能得到的成果,分析了参加ARGO计划对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牵动作用,阐述了ARGO计划对我们的启示。分析了海洋技术对海洋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了没有一流的海洋技术手段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海洋科学成就,而技术的发展需要积累,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几种海洋元数据内容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几种海洋元数据内容和运行背景.主要有MEDI、ODAS元数据、EDIOS、EDMED和ARGO元数据。并对这些元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海洋元数据描述对象和建立目的在海洋信息元数据标准建设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对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元数据技术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ARGO资料中心获取的全球ARGO浮标观测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为基础,从ARGO浮标的所属国家、仪器类型、布放时间和运行寿命及其观测资料的地理分布、观测时间分布、质量状况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全球共享的ARGO浮标及其观测资料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了ARGO计划实施以来全球ARGO浮标观测网的建设现状和各国ARGO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为我国ARGO计划实施、海洋管理和资料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Argo浮标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平台,首先应用在国际Argo计划,故又称之为Argo浮标,专用于海洋次表层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布放后自行在大海中工作2a以上,直至电源耗尽;2004年11月8日实验的Argo浮标潜入深度已达到1900m,历时两年的浮标研究工作,在下潜深度、上浮水面、剖面测量、数据处理、卫星传递数据等功能上已经达到国际Argo组织的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剖面浮标的设计与研制内容和各种试验项目及所得数据,不仅为浮标设计提供科学的实测数据,还为今后该仪器产品化进程提供大量可靠依据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接收、处理与共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承担着中国Argo计划的浮标布放任务,而且还承担我国浮标资料的实时接收和处理,同时,还兼顾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布放的浮标观测资料的延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资料及时分发到用户手中。文章将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对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过程等作一系统介绍,以帮助用户对Argo资料有一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Quality Control of ARGO Data Based on Climatological T-S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y implementing the ARGO program, a large number of T-S profil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world ocean.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xamine changes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s equipped at the ARGO float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ir condition in the sea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 must be done in order to avoid the wrong conclusion deduced from the wrong data.One of the realistic method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e ARGO data is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local climatology. High quality climatological T-S models in northwest Pacific have been built based on the Nansen bottle data and CTD data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in NMDIS. The models are used to check the ARGO data in this area and have got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14.
Monthly Variability of Mixed Layer over Arabian Sea Using ARGO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ixed layer depths over the Arabian Sea were computed for the three successive years 2004-2006 using ARGO floats data. The large availability of ARGO floats for the above period resulted in better estimation of mixed layer depth (MLD) over the Arabian Sea.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World Ocean Atlas 1994 MLD Climatology. Marked variability in MLD on a monthly time scale is observed and it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nd stress and/or net heat gain variability, which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influencing mixed layer over Arabian Sea.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large number of ARGO profile data, an attempt is made to study the monthly variability of Mixed Layer.  相似文献   

15.
以日本以南的黑潮下游段为研究区,使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提供的2005~2009年的ARGO浮标资料,研究该范围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并利用同纬度带开阔大洋的ARGO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海域200m深度附近存在—不随季节变化的恒温层,温度常年保持在19.1℃附近,标准偏差0 5℃,且该现象自西向东渐不明显.恒...  相似文献   

16.
ARGO剖面浮标电导率传感器漂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RGO剖面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其携带的电导率传感器漂移会导致测量数据误差,从而影响观测资料的质量。文章利用误差理论和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数理统计方法,检测和处理由ARGO剖面浮标电导率传感器漂移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并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已经发现有电导率传感器漂移的ARGO资料进行了校正,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