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农 《气象》1983,9(12):18-18
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0月8—12日,在湖北十堰市召开了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学术讨论会议。会议交流的材料,大体分以下几个方面:①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考察方法和资料计算方法;②探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③分析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柑桔、茶叶、毛竹、  相似文献   

2.
世界气象组织于1989年4月,在里斯本召开了气候委员会第十届会议。现根据该会议有关技术报告的内容,对气象专业服务的有关问题作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3.
潘小凡 《气象》1988,14(2):13-13
由浙江省气象学会天气动力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东六省一市“早春强对流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年15—19日在杭州召开。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杭州大学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的专题性论文37篇。  相似文献   

4.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十届会议于1991年12月2—13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有48个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排灌委员会(ICID)等5个国际组织的96名代表参加会议。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 CAgM 第九届会议以来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进展,确定至下届会议期间的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贯彻执行1991年 WMO 第十一次大会批准的 WMO第三个长期计划中有关农业气象的计划(1992—2001年),审定农业气象技术规则与业务指南,审议上届工作组和报告员的报告。围绕农业气象业务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天气、气候与农作物、畜牧业生产,干旱和沙漠  相似文献   

5.
国际TOGA学术会议于1990年7月16—20日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召开,今年恰是TOGA计划进行到一半之时,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半期任务,因此本次会议对完成TOGA计划(1985—94)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和国际科联(ICSU)四大国际科技组织联合主持召开。北京气象学院史久恩和笔者有幸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下面对这次会议和TOGA今后的工作作一简要报道。 TOGA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的相互作用,作好气候预报。为此需要建立复杂的热带海洋-大气探测系统并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开展一系列海-气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并发展耦合数值预报模式。会  相似文献   

6.
《气象》1980,6(12):19-19
中国气象学会于1980年9月23—28日在杭州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创作会议。在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学会评选推荐的基础上,这次会议共评议出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书籍11种、短文4篇,气象科普先进集体17个、先进个人58名。它们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学会(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主任委员陈联寿,副主任委员丁一汇、唐新章主持了会议。会上就本届委员会的大部分领域如大气环流、台风、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极地气象学、强对流和超短期预报、暴雨和高原气象等的现状、水平、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会议还对本专业委员会和各学组今后的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并作了具体部署。会议重申,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1会议概况 第14届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组会议于2009年3月23~25日在日内瓦召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随中国气象局王守荣副局长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自2005年11月在北京召开届会和技术研讨会之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组在2010年15届换届会议之前的一次承上启下的会议。  相似文献   

9.
为检阅我省气候和长期预报方面取得的成果,推动这方面的业务和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气象业务建设和国民经济服务,省气象学会气候和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于1月8-9日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气候和长期预报学术研讨会. 参加会议有来自11个市局、省气候资料室、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等业务  相似文献   

10.
国家气候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和长期预报委员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农业气象学委员会以及甘肃省气象学会和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于1989年9月5日至9日在兰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干旱气候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60名,收到论文101篇,参加交流的81篇,其中气候和长期预报方面的42篇,水文气象方面17篇,农业气象方面22篇.会议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集中讨论. 一、干旱地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干旱包括旱灾和气候干燥两层意思.旱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与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3月14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动力统计天气预报学术会议,交流了近年来在概率统计和动力统计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会议表明,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应用了众多的统计方法,国家MOS业务系统已开始建立,地方MOS已在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应用,部队也在建立适合军事需要的MOS预报方案。因此,统计方法已成为我国业务气象预报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和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全国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4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各大学和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省气象局39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在会议开幕式上,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组长、中国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丁一汇先生介绍7此次会议的目的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组的有关情况。中国气象局气候司副司长周曙光先生、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彭光宜先生、国家计委土司环境处处长高光生…  相似文献   

13.
孟莹 《辽宁气象》1999,(1):52-52
1月20日至21日,省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与省气候中心联合召开了辽宁省气候诊断分析及预报研讨会。省局科教处、业务处.省气候中心、气象台、科研所,沈阳民航气象中心及各市地气象局3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章淇 《气象》1981,7(6):44-44
全国杂交稻气象科研协作组为了研究杂交稻秋季冷害指标及其变化规律(课题Ⅰ)和杂交稻制种花期相遇的积温稳定性问题(课题Ⅱ)而于1979—1980年组织的联合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已经结束。于今年4月5—9日在漳州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对以上两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自1976年开始,每年秋天在美国商业部及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主持下,召开一次气候诊断讨论会,并及时出版文集。到1980年已是第五次年会了。会议每年轮流在不同地点召开。第三至第五次会议地点分别为:迈阿密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及华盛顿大学。参加会议的主要是美国各大学、研究单位与气象系统的气候学家与气象学家。1980年的会议还有苏联、法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学者与会。从会议的文集来看,气候诊断会议以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内美国气候与北半球大气环流为主。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时间尺度为几年的短期气候振动。同时,对影响气候的诸多因子,如冰雪、海温、火山等的情况十  相似文献   

16.
宋兆民 《气象》1987,13(5):54-54
中国林学会于1987年2月28日—3月4日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1987年学术年会(即第五次全国林业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林业、农业、气象及科学院系统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学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与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3月14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动力统计天气预报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1名,列席代表62名,26个省市自治区的气象业务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家气象局、部队、民航、长办以及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气象界老前辈、会议顾问么枕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浙江省气象局潘云仙局长、浙江  相似文献   

18.
戴洋 《气象软科学》2009,(4):161-166
2009年10月15日,气象软科学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19分会场——“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气象行业不同单位的几十位气象软科学和气象经济学的学者、关注者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分会场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气象软科学和气象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协江 《气象》1989,15(2):30-30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国家气候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气候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讨会》,于1988年11月1~5日在大连召开,到会代表54人。会议收到研究论文88篇,48篇论文在会上报告。内容包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1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这是天气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会议主要交流了大气环流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近成果和中期天气预报方面的业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