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原 《气象》1988,14(6):51-51
中国气象学会(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于198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委员会委员和各学组成员。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市气象局、国家气象局科教司、国家气象局业务发展司、气象出版社和“中国气象”、“气象学报”、“气象”、“气科院院刊”等编辑部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办 ,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 ,宁波市气象局承办的第 1 2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 2 0 0 2年 4月 9~ 1 2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院士主持了会议。本届会议是新世纪第 1次全国台风学术盛会 ,也是这一系列性全国台风科学盛会创立 3 0周年。本届会议邀请了原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还邀请了从 2 0世纪 5 0、6 0年代即开始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工作、并对我国台风科研、…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4月1 0~1 4日,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 5届台风委员会和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上海台风研究所协办,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和岱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浙江省岱山县顺利召开。本届会议组委会主席、台风委员会主任委员端义宏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组委会名誉主席、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院士致开幕词,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院士到会指导,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来自各省、市气象部门及军队、院校从事台风业务预报和从事理论研究的近1 2 …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是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台风项目评审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出席本届会议的有中央和地方有关的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有关大专院校,军队气象部门和海洋系统有关部门共48个单位,代表98人。  相似文献   

5.
陆同文 《气象》1992,18(2):57-57
中国气象学会第22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2月24—25日在北京国家气象中心举行。这是一次很活跃、有成效、效率高的会议,也是一次具有显著时代气息的会议。无论是本届委员会的工作宗旨,会议制订的学术活动计划,还是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陈晓梅报道 :世纪之交的一次全国台风学术交流盛会———第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于 1999年12月 15~ 18日在江南名城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办 ,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和江苏省气象局局长胡辛陵主持本届会议。我国是世界上登陆台风最多 ,灾害最重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 ;近 4年来 ,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单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 46亿 ,死亡人数 5 70人 ,受灾农作物 5 35 0万亩 ,倒塌房屋 39万间。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名称主任委员挂靠单位大气物理学委员会胡志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与气象仪器委员会葛润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陈联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学委员会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大气化学与...  相似文献   

8.
仲书 《气象》1990,16(6):65-65
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台风项目评审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5月12—15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9.
仲书 《气象》1991,17(2):2-2
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暴雨和强对流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12月11—14日在无锡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区气象局,大专院校,水利、军队及盐业等部门的100位代表。会议共收到245篇论文,内容涉及暴雨强对流的成因、物理机制、监测手段、分析方法、数值试验、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等许多方面。 会议除大会报告和讨论外,还按专题  相似文献   

10.
陈联寿     
1934年3月7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央气象台工作。1980年来,先后担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第21、22、23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全国台风海洋气象专家工作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工程与技术科研重大基础研究TIPEX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兼职教授。1984-1995年曾任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1.
李晓东 《气象》1991,17(2):65-65
由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新疆及广东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大气环流与中期预报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5—28日在广州召开。会议还得到江苏、河北、内蒙气象学会的资助。来自有关省、市、区气象台,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7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42篇。会议采用大会和分组两种形式进行报告和讨论,学术气氛浓厚。 会议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低频振荡活动的规律,地域分布,可能的机制及低频振荡同大范围天气和气候异常的关系;大气环流对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4月 10~ 13日 ,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办、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协办的“全国季风与暴雨科学讨论会”在广东珠海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计 90人 ,其中 ,有来自中国气科院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院士和权威人士 ;也有来自各区域民航空管局气象中心、各省、区气象局 (台 )、热带所的气象专家和课题主持人 ,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中山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教授、学者。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也派出专家出席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6 9篇 ,大会报…  相似文献   

13.
沈如金 《气象》1994,20(1):53-54
全国中期天气预报方法和低频振荡理论应用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四川省气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中期天气预报方法和低频振荡理论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1-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收到来自全国26个单位的学术论文55篇,...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王淑民报道: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农业气象学委员会暨’99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8月21-24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代表参加会议。农业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郑大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农业气象学委员会主任李湘阁教授致开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魏柳根和自治区气象局局长、新疆气象学会理事长徐羹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内容涉及遥感与GIS技术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候和气候变化、农气适用技术等方面,基本反映了90年代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工作的水平。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极地气候和通常笼统称为极地气象学研究的特征。列出了与极地气象委员会(ICPM)一起对南北极感兴趣的组织,并对他们的活动作了简要的描述。确定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极地的海-冰-大气相互作用、冰盖上地面风的季节变化特征、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研究、大气化学和大气成分、云和古气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极地气象学将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4月1 0~1 4日,中国气象学会第2 5届台风委员会和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在浙江岱山联合主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来自全国有关省(市)气象部门、军队及院校从事台风业务预报和从事台风或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近1 2 0名专家汇聚一堂,交流了近两年来在台风研究和业务领域取得的成果。从会议交流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台风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各项研究进展迅速、成果喜人。雷达及云迹风、TRMM、AMSU、QuikSCAT等卫星非常规资料的应用发展迅速;台风数值模式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台风数值预报的初始场形成技术的进展,可望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台风会议——第11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1999年12月15~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召开.这次世纪末的盛会是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委员会主办,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江苏省气象局和苏州市气象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气象系统、军事气象部门及大专院校的科学家达一百余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特邀了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数十年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22位资深科学家参加会议.大会收到论文一百余篇,综合报告8篇,会上报告七十余篇,其余由大字报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年来,始终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在大气探测、中尺度气象学、气候学、极地和高原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学、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雷电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东亚季风、台风、暴雨、高原气象、极地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气象科研与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人,著名气象学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兼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北京市气象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长、北京市减灾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长江三峡防洪专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学会第23届大气物理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成立暨首次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验,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等出席了会议。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志晋研究员报告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主任游来光研究员提出分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介绍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开展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项咨询,积极推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